北野武的小酒馆
这本书其实在几个月前就读完了,可惜有段时间心情不佳,无心做任何事情便把这篇随笔落下了。当时出门都只是为了买生活必需品,虽然每周逼着自己去接触朋友,但每次聚会结束反而觉得生活更没有意义。后来朋友们也才敢告诉我,当时的像个定时炸弹,似乎下一秒就要爆炸。现在该把随笔收收尾了
这周把《北野武的小酒馆》看完了。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导演,这本书的文笔还是值得赞扬的。 可以说作为一个鬼才,北野武的一些想法与众人当然不一致,比如说就
我记得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封闭在一个缺乏战争对手的世界里,沉浸在自我满足的感觉中,这样的人就是宅。而对于正常的世界和正常的竞争呢,他们会用愚蠢义词来予于否定。但其实呢,他只不过是讨厌输掉,只不过是是忍受不了输掉后的伤痛。就这样钻进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亚社会,找到这么一个世人都不关心的世界,然后欣喜于‘‘知道这个世界的好处的只有我一个人’’。这是在轻视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正常世界,或者==然后陶醉于一种本末倒置的优越感。
这段段话惊醒了一直在装睡的我。来到曼大,一直觉得不屑于加入这个大学,这个专业,之前与warwick 和 durham擦肩而过,认为自己deserve better。为了逃避,每天不好好学习,不是看视频就是吃东西,每天靠宅度过时间。虽然这一段话并没其中的奥义并不深。 只是因为那段落把我从那种边缘生活拉回来,所以对这段话有所印象。
还有一段很讽刺的话:【 人要活下去就得杀生,人要有后代就得性交,人要活得健康就得每天早上排便一次,另外嘛,人要活下去,还必须得有钱。 说我喜欢钱,就像说我喜欢拉大便,这都是当然的事,说出来纯属多余。】看起来的大白话,却用类比/讽刺的手法来告诉讲述,我并不是喜欢钱,我赚钱只是生存需要。 但其实又何必急于与【喜欢钱】这个标签撇清关系呢? 作者此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倒是容易叫人误会了。
作者也指出了现代交流的一些弊端。比如‘‘好像蛮甜的’’这个说法, 作者认为,这种表达其实没有把甜的程度表达清楚。 是微微有点甜的?还是想糖精那样甜呢,这只能我们自己想象了。缺乏细致入微的表达,模模糊糊的说个大概而不去描述清楚。是如新鲜采摘的蜂蜜一般清甜?还是如梦中偷偷尝了一口棉花糖似的云朵一样梦幻的甜?对一切事物的模糊描述,归根结底也只是源于路走得不够深,书读得不够精?
睁开了眼看到人们为梦想留下了多少汗水和泪水了,但同时,也看到了那硕果累累。自命清高,只会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