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我的真朋友||漫谈井然家庭环境
写于大结局那天,有些不舍,故来码字。 回想剧情,除了井然与真真甜蜜恋爱的部分,最打动我的是井然与妈妈的相处。我太喜欢这两个演员的对手戏了(尤其是前半部分【捂脸】因为幸福的成分更多一些),每一场对都那么自然真实,情绪的转换,肢体的表达,台词的节奏,语气的拿捏都无比生动又不着痕迹。正因为不着痕迹,让我想分析表演技巧都没得分析,因为简直浑然天成啊! 看了好几遍第九集的片段,每看一次都有想哭的冲动,想了很久,就拿这场戏说说我的胡思乱想吧。 关于井然的人设,开播第一天就在热搜上被大家广泛讨论过了,朱一龙先生仅用了六分钟就把井然的人物形象立住了--清冷、秩序感、温柔、极好的修养。而在这样近乎完美的人设性格下,井然却并没有失真,除了演员本身细腻生动的演技外,我要特别感谢这部剧给了足够的时间展现井然和母亲的生活细节(至少对这两位演员来说已经足够)
第一篇:成年人世界里的父母子女关系 剧播前就了解到,井然幼时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又一个人国外打拼,所以养成了清冷疏离的性格。家庭话题和成长的孤独感一向是最能戳中我泪腺的东西,所以心里一直默默心疼井然,也准备好了看这部剧从头哭到尾的准备。 第九集起终于涉及到这一部分。【此段配合截图】井然从里屋走出来,张望了几下,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托着脸皱着眉,望天沉思--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要卖了,心下不舍。他拿起一块毯子,一路走一路抖动,整理地整整齐齐给妈妈披到肩上,并且贴心的在妈妈肩上来回揉了几下--年纪大了,夜里又凉,室外待时间长了很容易冻的骨头疼。妈妈说“谢谢儿子”笑得很是欣慰。井然斜坐着为母亲整理毯子,并关切地问道“怎么样,冷不冷?”很平常却很有温度的话。母亲答了“不冷,挺好的”,他还是整理好了才坐定。 坐下时那个气声实在真实,是因为忙碌了一天终于歇口气,也是因为没有杂务缠身没有外人在侧,此刻只有母亲和儿子--国外拼事业那么多年,他再顾家这样的陪伴也是难得的吧。所以此刻的井然是放松的、没有警惕的,但仍然带着些敏感,珍惜着此刻。他没有马上说话,而是也像母亲一样抬头看了看天,大眼睛眨着,神情里带着些天真和孩子气。【图】像不像为了事业和家人聚少离多的你?在外面腥风血雨,疲惫奔波,对这世界用一身盔甲抵御所有可能的伤害,也会时常为不能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而自责,然而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家庭的责任你都不能也不会止步。好不容易的相聚,如果能有这样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氛围,来一场随意的谈心,心里自然是期待又满足的。太真实的感觉了,以至于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和家人。 随后妈妈谈起房子和移居的事,老人大都重回忆,喜欢珍藏老物件。年龄越大对生活和事业的无力感越明显,开始觉得不被需要,逐渐怀疑自我的价值,也不敢期待未来会有更精彩的人生,所以年轻时候的爱情亲情事业,无论是甜是苦是喜是悲都是珍贵的经历和回忆,仿佛抛掉那些就是抛掉了自我的证明。尽管儿子承诺会有更多时间照顾,那种生命的空虚感和价值感却无法因此得到填充。况且,井然爸爸早逝,这个房子见证了他们的甜蜜的爱情,一家三口的幸福,以及悲痛过后倔强的相守,实在意义非凡。 井然也知道这座房子承载了太多回忆,但是对于回忆,他说:“有些回忆是很沉重的,我又离你那么远,总是放心不下。”对于井然来说,十余年的国外打拼生活教会他,沉重的回忆会变成负担,不如心无旁骛朝前看。年轻人的想法。而且相隔万里,让母亲一个人留在国内面对偌大的房子,他不放心,所以更倾向于接到身边好好的陪伴。要不要把父母接到身边,这其实是现代很多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问题,为了自己的事业孩子们渐渐飞离父母所在的“老家”,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到底哪种方式才是正确的孝顺?我想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答案,又或者,根本找不到很好的答案。 剧中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担心,也源于对儿子一贯的信任【图;他什么都不让我操心】选择了移居。 现实中其实无论移居与否,父母所做的决定大都是为了子女着想,不一起住是怕你无暇照顾,怕干扰你工作节奏,怕影响你们夫妻关系;住一起是为了不让你担心,为了能方便照顾你,也方便照顾孩子。的确有的老人会喜欢照看小孩,喜欢孩子的天真纯纯粹与生机活力,也因此感受到被需要获得自我认可。比如剧中井然妈妈,虽然是个优雅且要强的上海女人,但是儿子的优秀和常年的孤独使得她的世界也局限在了儿子一个人身上【配图31集;我是她的全部世界】她和井然一样,都太渴望一个温暖完整的家。 但是我私心里希望更多的中国父母能够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在退休后培养或者坚持自己的兴趣,在摆脱了工作的束缚后勇敢的尝试一些之前未能实现的事,有自己的规划,有丰富的生活,而不是把一辈子的重心都放在子女身上。就像演员朱一龙在戏外说的:“我觉得很多时候老人一定是希望陪在你身边的,但是如果需要老人付出的代价是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开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整个社交圈,其实反而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我们心里也明白,做到这点何其容易,不仅是老人们自己转变观念,更得子女们有独立的奋斗能力,可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压力不言而喻,买房,教育哪个不重要?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这种时候父母又往往难以袖手旁观。难,难,实在难。 话题毕竟是因井然而起,虽然我跑歪了那么远,还是得回过头来说说他。这段母子关系里当然会有这种矛盾以及后来的各类矛盾,但是令我非常羡慕的是他们时不时的逗趣、【图:第九集女朋友;第?集捏下巴/催婚】和关键时刻的互相体贴互相支撑、【去招标/分手之后车里谈话】。 细致生动的表情,演绎非常动人温暖的母子关系。我羡慕,羡慕那样轻松愉快的氛围,羡慕互相理解和体贴,没有冷漠忽视,没有重压逼迫,没有无尽的埋怨。尽管她也会有挑剔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井然妈妈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很为儿子着想,体贴又优雅的一个老太太。 而井然对母亲的关怀周到细致,极富责任感与担当,剧中展示详尽,我不多言。【图:敲敲,带吃的,道歉。后来的矛盾里井然似乎一直在道歉,他道歉不是因为错了而是为了照顾各方情绪,坦然坦荡没有任何不情愿,借用阿冷的一段评价“井然对白阿姨开启的是一种典型的爱护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是保护、是关爱,而不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