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出轨闺蜜?不能说的秘密 | 密友来信
情,这个字易写难懂。大多数人的困扰往往与“情”离不开。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不是情绪,而是对人和事的正确认知。我们总是在尝试找到一个出口,但更多时间是在钻牛角尖,越想越偏。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只有找到了自己,才能真正找到答案。
——三三
【密友来信】
“密友来信”是莎朗嘿哟周末主打情感问答栏目,至今已回答近千个读者来信问题。每周我会精选一些问题,为大家解答。(参与方式:1、莎朗嘿哟后台留言 2、一对一线上咨询或面询 微信:1650240828)今天来信的这位朋友,面临的情感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老公和闺蜜之间的友好关系?如何管理好自我情绪?
密友来信
三三,我知道你工作很忙碌,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所以你能给我一些意见吗?我感觉我老公喜欢我闺蜜,导致我现在与闺蜜的关系不是很好。因为每次我闺蜜去我家,我老公都特别热情,话多爱表现等等,这都是平时在我面前没有表现过的,也许你会觉得我多心,但其他朋友去我家,他都不会这样,唯独对她是如此。可我这个朋友已经结婚,还有两个很可爱的孩子,所以我也不知怎么去诉说,以前没认识我老公之前,我和这闺蜜是无话不说的朋友,而且还经常在她家过夜,她孩子都管我叫妈,但自从我觉得有这样的变化后,我对这闺蜜的态度变了,也不想跟她说话,她想跟我聊天,我都装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不想讨论她发表的问题,渐而渐之,这样对她的态度也有一年,她也习惯,但其实我知道,不是她的问题,是我自己导致这段友谊发展成今天这样,而她到现在也想不明白,我为何对她的态度突然变化这么大,其实我一直想跟她说清楚,但这样的事让我该如何开口呢。其实我也许是妒忌和羡慕她吧,我们一起工作,她是一个开朗漂亮、善于交谈、幽默、想法多多的人,身边有很多朋友,也很多闺蜜,所以我才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她身上,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感觉得忧郁症,老公的不理解(不跟我沟通),我又要照顾孩子和工作,心里的郁闷又没人倾诉(以前有什么都会跟这闺蜜说),其实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我很想回到以前的感情,但你说有可能吗?该怎么去面对呢,已经过了一年这样的情况,突然跟她和好,她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更奇怪,而且和好了,以后我又来情绪,又这样对她,那不是很不公平吗?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自己的脾气和情绪买单,一切的起因结果都是自己造成,你能教教我吗?
三三回复
以上的讲述也许只是你内心的自我想法,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如何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第二、如何看待老公和闺蜜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三、如何管理好自我情绪?
第一、如何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说一场婚姻里,荷尔蒙的燃烧时间是18个月。婚后,总免不了要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里,所以沟通很重要。而沟通又包含很多元素,比如理解、包容、认同、亲密。你的来信中提到老公不理解你,很少和你沟通。有没有试着去想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的沟通变少了?你们多久没有好好一起做一件事情,比如逛街、吃饭、做家务?你们平时相处中,是不是抱怨比赞美多?他不和你沟通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沟通还是不想沟通?老公不想和你沟通,自己有没有责任?我想,在思考完以上问题后,也许对这段婚姻你会有一个新的思考。有时候,夫妻关系变冷淡了,很多人往往习惯于把原因归结到对方或者别人身上,这样就可以自我逃避责任或减轻内心负担。在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目前你把老公对你的冷淡和不理解与他对其他女人的态度进行的对比,所以才会产生了对这段婚姻和友谊的怀疑。但现实如何?目前我没有看到所谓的“证据”,所以我的建议是,比起老公有没有出轨这件事情上,更应该重建和正确认识夫妻彼此之间的情感。
第二、如何看待老公和闺蜜之间的友好关系?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原本你的闺蜜的关系很“铁”,无话不谈,亲密无间。而关系被打破的主要原因在于你怀疑她和老公的不正当关系。在你的来信中,也可以看到你的一系列自我心理探索,从最开始的认定闺蜜和老公一定关系不正常-承认是自己内心的不正确情绪-想修复这段友谊却无从下手。人生难得有知己,不要因为有些误会就错失这段友谊。从你的描述中,没有看到你闺蜜和老公的不正当关系等信息,如果你老公仅仅是热情或者和对待其他人的态度不一样,那也未必就证明俩人关系不一般。误会往往来自于沟通的缺乏,解开彼此心扉的唯一方式就是坦诚。
第三、如何管理好自我情绪?
女人产后容易抑郁,一方面家庭的关心关爱很重要,另一方面自我情绪调节也很重要。首先,要正确看待产后情绪的客观事实,了解自己不良情绪的来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毕竟,母亲的情绪是会影响到孩子的,相信你也希望宝宝能在一个阳光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其次,及时化解内心不良情绪,不要靠怀疑、抱怨、嫉妒,而是要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的一切。再者,要自我成长,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人只有自己找到生活的原动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母亲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要学会不断成长,自我探索。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同步至腾讯天天快报“莎朗嘿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