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工作的两年
好久没来豆瓣了,突然看到2年前自己记录的一条帖子,那就顺便来写写这两年来发生的事吧。
第一篇
2017年6月在广州毕业,同学们基本都是年后就开始找实习,我也不例外。年后就由老爸陪着我一起坐大巴回广州准备找工作实习,对于那一天我的记忆还是模模糊糊的,我只知道我哭了一路,5个小时的路我好像一直都在哭,就算老爸陪着我,我还是觉得很惨,毕竟踏出去了以后就是一个人“仗剑走天涯”了,什么都要自己扛着。我是独生女,所以对于当时同行的老爸来说滋味也不是很好受。但是我很清楚,“走出去”这一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并不想一毕业就回家,因为家里是个很小的城市,当时的我觉得我不应该马上就回家找事做,然后就这样平平淡淡,回到我长大的地方,拿着微薄的工资,拖拖拉拉的过着悠闲的日子。
到了广州,就住在亲戚家旁租了个一房一厅的小房子。那是一个城中村,出去外面要坐10分钟的公车。在广州的一切都挺好的,前面两个星期就早上9点前投简历(以便于HR在上班后第一时间可以刷到你的简历,这样可以大提高你拿到OFFER的几率),当时就想着在那些招聘网站上捡着自己喜欢的试试投投简历,然后去面试,看看情况怎样。(那时广州一般类似办公室文员实习工资的话基本都是2500左右吧,3个月实习期,转正后可买五险一金,不包食宿,出行以公车和地铁为主,朝九晚六,双休。)很快的,我顺利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岗位是销售助理。3月9号入职的,然后有个女生带我和另一个女生,日常就是接受销售合同以及负责其他一些跑腿的工作。当接到OFFER的时候,是很兴奋的,感觉公司给出的条件跟我了解到的其他公司开出的条件都差不多,地址也不是很远,公车转地铁1个钟内可以到达,然后又兴高采烈的想着有公司要我了,太好了,我找到工作了(不知道对于其他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人在接到第一个OFFER的时候会不会也这样想,会不会也在心里对这个公司“千恩万谢”,反正我是这样的)。言归正传,上了3天班我就觉得我不行了,对于 Excel不熟的我,每天看着“师傅”对着键盘熟练的敲着公式,跑着文件在不同的部门跑进跑出,然后又回到座位快速的处理接下的事,我每每都是一脸懵逼状,总在她教我的时候脑子里忍不住开小差打起退堂鼓,一个小小的声音一直在说:要不我等会跟她说我学不会,我觉得我做不好不能接她的工作,说明天不来了;脑子里另一个声音说:这样会不会被嫌弃啊,你什么都不会,就是来这样学东西的啊,刚开始你就想着做逃兵了吗?我鄙视你。这两个声音一直在打架,天天打架。
就这样师傅教了我们两个一周后就调去其他部门了,只剩下我们在风中凌乱着,于是当我俩开始“独当一面”的时候,就从内心慌乱的翻笔记的早上开始了。首先是熟悉工作内容,知道拿到销售传过来的合同时需要自己负责后面的哪些工作,这个是最重要的。在没有人的带的情况下,我和另一个助理只能互相扶持着(部门只有我们两个助理,其他的都是销售),艰难迈开“革命征程”的第一步。遇到不懂的情况的就先回忆着师傅怎么教,想不起来就看看笔记或者互相讨论一下,再不懂就要厚着脸皮去请教别人了。当然,这个过程还是有点磕磕绊绊的,秉承着厚脸皮的原则。当我拿着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的合同”去找商务室的“姐姐”们开单时,就是被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呀,“账期几天啊?有担保吗?价格都对过了吗?要不要拆机啊……” 问得我摸不着头脑,大姐你在说什么跟什么啊, 原谅我听不懂啊。看着那“来者不善,颇有领导风范”的人,我只能强装镇定,告诉自己千万要淡定,把不懂的问清楚了就好,不能耽误工作才是重点。于是我顶着一脸谦虚请教的微笑,厚着脸皮把不懂的问题都问了一遍,可能是她们见我态度比较好,还算耐心的一一告诉我了,末了,不耐烦的来了句:“就你们部门的助理换的最勤快了,很多都是没过实习期就走人,待不住,还没把工作交代清楚了就走人,我们都还没记清不知道那人叫什么名就走了,每次来人我们都要把流程一遍一遍的说了又说,烦死了。” 我听完就像小鸡啄米一样的点点头,表示受教了,说了几句谢谢之后,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叫xx,我会让你们记住我名字的。”然后就出去继续工作了。在这之后,我就在每天灰头土脸,顶着早上下午都被骂几次的时间里艰难的度过了一星期,而每天进商务室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我最恐惧的事,对于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小白,什么都不懂,脸皮又薄,我害怕每天面对那些鄙夷又不耐烦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我看的样子,每天下班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解脱,恨不得一下班就脚踩风火轮飞一溜烟的飞出公司。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很好笑。
幸运的是被骂一星期后,我的工作就进展得越来越顺利。有天下班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今天居然没有被骂了,就不由得在心里念了句“阿弥陀佛”,然后愉快的下班了,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抗拒进商务室了,因为所有工作我都已经可以很熟练的处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