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效用范围
体制内话语的本质是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不是让你信,是要让你服。你信了,你就被蒙蔽了;你服了,就更深地蒙蔽了。
指鹿为马的效用 /张鸣 2019,7,14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是赵高和秦二世。赵高指鹿为马,是为了蒙蔽君主。正因此如此,后世君主,只要一提到这个茬儿,就气不打一处来。更何况,这个赵高据说还是个宦者,没有了关键零件,专门伺候皇帝的下人。
然而,历史的现实是,指鹿为马这种事儿,更多的,其实是皇帝在干。把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故意颠倒过来,把鹿说成马,把黑说成白,二加二等于三,鸡蛋是树上结的。这样的颠倒常识,如果是小孩子或者智力不健全者所为,其实没什么,大家也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问题是,经常干这事儿的人,自己也知道是不对的,对方更知道是胡说八道,但偏偏你就是不敢说皇帝不对。还得一叠连声地附和,皇帝说的是,就是这么回事,鹿就是马。
说白了,这样的颠倒常识,无非是一种绝对权势的姿态。只要建构了这种姿态,才能做到为所欲为,无论干多出格,多荒唐的事儿,都不会有人提异议。不要认为皇帝应该集思广益,吸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把自家的事儿办好。说到底,这样的认识,在很多时候,不过是书生的一己之见而已。皇帝就算知道批评意见的好处,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也一般不想真有那个肚量,让人放开了说话。既然做了皇帝,自然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除非迫不得以,没有人会真的让下面的人提意见,更别说批评自己了。唐太宗李世民能忍了魏征,那是因为殷鉴不远,隋朝刚刚二世而亡。
所以,让所有人都知趣地闭嘴,乖乖听话,才是做皇帝的应有之义。否则,做这个皇帝,有什么意思呢?让所有人都闭嘴,最好的办法,就是公然指鹿为马,谁敢说破真相,谁就得死。皇帝的新衣的故事,产生在西方,那里所谓的皇帝,不过一个个小国之君,即便这样,还能有这样的故事被编出来。可见,权力这东西,一旦到了一个人手上,会产生何等的变异!
皇帝知道鹿不是马,臣子们也知道鹿不是马,皇帝也知道臣子们知道鹿不是马,但我就是指鹿为马,你们还得积极地回应,鹿就是马,就是马,皇上圣明。朝堂之上,没有不懂事的孩子,没人敢说破真相。到了这个境地,不像有人说的那样,常识会被颠覆,世界因此而颠倒。世界没有颠倒,常识也还是常识。朝堂上的荒诞,不会让老百姓接受,在老百姓那里,鹿还是鹿,马还是马。
唯一的变化是,皇帝成了一手遮天的大牛,只要他高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了。再怎么劳民伤财,再怎么荒诞不经,不可思议,也没有人拦着他,没人敢。臣子们私下都说,反正江山是他家的,折腾完了,咱们看热闹就是。而皇帝呢,也通过这样的操作,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充分过瘾,充分满足,高峰体验。
然而,因为这样的荒唐,是出自皇帝,所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人死大半,田庐为墟,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我们这块土地,一次次重复这样的悲剧,有人哀嚎,没有人反思。
这才是历史最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