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民宿酒店
查看话题 >潮州|住在清明的甲第巷
去潮州的那天,是清明节。
火车从广州出发,路过乡村和山岭。山野上撒满了黄色的冥纸,像是抹了黄油的蛋糕。偶尔还有鞭炮未散尽的烟气,夹杂着各种颜色的纸屑,在一层一层的山间飘荡。
我想我去的可能不是一个普通的潮州,而是清明的潮州。

清明
我经历过清明,但我没有经历过这么隆重的清明。
在潮州,我第一次尝试了airbnb。房东说,因为是今天清明节,打扫卫生的阿姨请假过节去了,所以他不得不亲自从汕头赶过来收拾房间。
房间在甲第巷的一幢老楼房里。大概是清明节的缘故,家家户户都生着炉子,楼道里弥漫着浓重的烟气。这座老楼房看上去比我见过的任何老房子年纪都要大,外墙是裸露着的水泥色,不同颜色的、锈蚀了的防盗窗像是给墙面打了一个个补丁,各种电线光缆像爬山虎一样在墙上交错着。

听闻楼下有一家好吃的普宁豆腐店,便想着午饭就在这里解决了。我们按着airbnb评价中的描述,绕着门口的巷子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都没有看到一家开着门的小吃店。这条古老的巷子里,大部分的店面都关着门。我不知道是这里太萧条,还是这里的店铺开门太晚。徘徊了若干次,终于我们决定去问一问坐在旁边晒太阳的老奶奶。老奶奶说,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所以他们都关门过节去了。
“过节”,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在我的记忆里,清明只是去山上扫一扫墓,或者是小学时学校组织去祭扫烈士陵园。原来,在这里,清明节是这样一个严肃的,需要放下工作、关掉店面认真过的节日。
我来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潮州,而是清明的潮州。

暴走
我在潮州走了很多很多路,因为我找不到别的交通工具。
我从广济桥穿过整个古城走到了西湖公园,想要回去的时候,我发现这里既没有出租车,也没有滴滴,更别提共享单车之类的了。
在我去过的古城里,潮州是看起来最“古”的那一个。除了几条作为旅游景点的街,古城内的其他地方都出乎意料的保持着不修边幅的陈旧感,完全是穿越回了上个世纪,甚至上上个世纪的感觉。

我们住的airbnb房间,在甲第巷的一座楼房里。从地址上看,这里叫做猷巷。打开那个“像补丁一样的窗”,窗外便是历史悠久的潮州古民居。
我惊异于这里的古民居,并非像其他城市中的民居一样被供着成为旅游景点,它们还实实在在的发挥着房子的作用。那些房子里居住着老人和孩子,小孩聚在门口的巷子里玩耍,门上贴着春联,屋顶上摆放着花花草草。沿街的房子依然发挥着店铺的作用,卖着油盐酱醋,开着小诊所。
在古城的小巷子里暴走的时候,我竟然没怎么拍照。
来潮州之前,我还期待着能在潮州古城里拍点颓废风格的照片,但是走进古城之后,我竟然不知道应该拍什么才好。
因为我实在觉得这里的每座房子、每条小巷,都太有生活气息。好像不是我穿越回了上个世纪,而是现在就是上个世纪,我是一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这里古老的太过日常,感觉随便要拍点什么,就会入侵一户人家的私隐。巷子里的居民时不时从家里走出来,晒晒太阳,聊聊天,做着日常该做的事情,而整条街只有我一个穿着裙子、戴着草帽的游客。在别人的家门口拍照,对耻度很低的我来说,不是一件很尴尬奇怪的事情么?
韩江
韩江是潮州的母亲河。

沿着韩江走,一边是江水,另一边是潮州的古城墙。
韩江上有一个旅游景点,是广济桥。导览里说,这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我们在潮州游玩的第一个景点便是广济桥。桥靠近岸边的两端是亭台楼阁,最中间依靠十八艘梭船拼成,行人从漂浮的船上走过抵达桥的对岸。听说潮水来时,这些梭船随着潮水浮沉升降,形成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浮桥开启时,有通航和泄洪功能;浮桥闭合时,能连接东西两岸。
如今韩江边已经有更现代化的桥梁,广济桥也不再是通行的工具,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上桥需要买门票,50元,一点也不便宜。我心想,这里已经成为了景点,想必这梭船也应该是长期固定在桥中间了吧。“浮桥开启”一定只是传说中才有的景象。
等我们从古城的另一头走出,再走回到韩江边的时候,已是傍晚。发现梭船原来真的被移出了,广济桥成为了一座断桥。原来这梭船真如导览里所说,每天白天连接,晚上开启。这么一想,这条桥每天的维护成本也真是不小,50元的门票也显得不那么坑了。

屋顶
快要离开潮州的时候,我才去看了开元寺。
开元寺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过两三百米,但是我自认为对寺庙没有太大兴趣,所以一直没有走进去。直到离开的时候,我们拖着行李走到马路边,在等待去汕头的拼车的时候,我才想,要不要走到对面的开元寺里去看一看。
还好我在潮州的最后五分钟里,去看了开元寺。
我记得,当我踏进它的门槛的时候,我有点被惊到。开元寺的大门并不大,就直接坐落在马路边上,旁边有几家香火店,给人一种不那么起眼的感觉。但是走到里面,却能感觉到好像是进了另一方天地:庭院开阔,内殿高大。寺内的每个建筑,屋顶上都塑着色彩斑斓的嵌瓷,好像屋脊上长出了茂密的森林。

想起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纪录片,匠人们用剪刀似的铁钳,将不同颜色的碎瓷片剪成龙的鳞片、鸟的羽毛,剪成细长的月牙,玲珑的圆片。这些碎瓷片随后被粘贴组合,像鳞片一样层层叠叠的堆叠起来,成为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山水走兽。
开元寺内的每座建筑,屋顶上都树立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嵌瓷作品,似乎给建筑赋予了不一样的性格。戴着花鸟的殿显得柔美,举着双龙的殿显得气派,有仙鹤降落的殿显出清高的气息。
绕着庭院走了一圈,深感这里别有洞天,值得细细欣赏。后来我也查到,这里的木雕、石刻、香炉还有整个院子都很有意思。然而离开潮州的车已如约而至,我也没有时间在这里多作停留。
还好我在潮州的最后五分钟里,去看了开元寺,也遗憾我在潮州的最后五分钟里,才去看了开元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