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的本质
每个英雄的诞生都离不开与其对位的反派,反派越强力英雄也就越伟大,他们彼此映射就像亚伯和该隐,互相衬托就像绿叶和红花,毕竟单方面地虐菜只能产出软脚虾,况且让背负热血和梦想的主角作出恃强凌弱的事情观众可不买账。只有反派中的佼佼者才可以被冠上魔王的名号,能心服口服地统领一众恶党,他势必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金钱、地位、美女那是下位者企图仰视人间的渴望,站在顶峰者是孤独的。大流氓混到头就是绅士,不同与小混混,魔王有一套自己的原则,不会因为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差错就轻易动气。身为领导者,用恐怖来威胁手下是容易的,真正厉害地是让人自愿为你卖命。魔王不一定重情义,却很可能奖罚得当。
虽然偏离了法治社会,但公平的游戏规则确实是臃肿的政府、兑水的管理层无法向人民提供的东西。反派能吸引来多少帮凶取决于他对人性的阴暗面有多深的研究,魔王都是心理学大师,没有主见的勇者往往只能通过堵上自己耳朵的方式来避免被煽动和蛊惑。单纯的疯言乱语只是恼人的噪音,勇者之所以怯于参加这场辩论赛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内心最大的恐惧有被看穿的风险,一旦在心理层面上落了下峰,行动就会有所犹豫,而犹豫就会破绽百出。
反派也是有反派光环的。比方说反派在把他的作案动机阐明之前很少会吃瘪。或许是因为形势逆转的这种套路被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反派在刚登场初展身手的时候必定会在有所保留的情况下获得压倒性胜利,毕竟越看起来无懈可击,终局里主角在对反派的弱点成功破译完毕后换取的极限反杀(猜谜过程中经常会有队友以自己的牺牲换取谜底的提示这种情况发生)越能让观众们集体高潮。
精彩的最终战绝不会只有单方面的面板压制,总是缺少不了解谜要素。这个传统可以上溯到古埃及神话里的斯芬克斯之谜,从这个角度来看,魔王本身就是一道待人攻克的谜题,一项艰险却又能证明成功者资质的试炼。
真金不怕火炼,过不了魔王这关说明勇者仍然有待锻炼。如果魔王是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人,那么你就得先正视自己的弱点、揭开过去的伤疤然后进行自我超越。如果魔王是比你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还厉害的绝对者,那么你就得学会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全面发展。如果魔王是全才,那么你就得学会扬长避短,将他引入你最擅长的领域。如果魔王是独来独往的孤僻者,你就用友情和羁绊来说服他。如果魔王是操纵人心者厌倦人心者,你就用黄金般单纯而闪耀的精神让他自叹不如。
遇上魔王不能自认倒霉,世间这么多坎坷,有挑战是必然的,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不妨看作自身成长的契机。无论如何,先让魔王把他这些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怨念释放完。这样才可以用“即便………仍然……”的句式继续进行论证,想要破解谜题先要审题。看穿破绽是相互的,静静地整理分析你也能用话语的力量动摇他。
当然勇者和魔王很可能最后还是要打一场,不为他们自己也得为观众服务。但战局已不再由魔王主导,没错,魔王的弱点就是他自己所定下的规矩,从自我设限的那一天开始,迎接他的就只有被别人用自己的规则打败或背弃规则变得连什么都不是因而失败的命运。
然而魔王为什么具有魅力的原因我还没有说透。魔王身上没有优点吗?那是不可能的。魔王从来不是盲信的教徒、得过且过的大众,而是反抗命运的强者,对既定事实提出异议的梦想家。但魔王的失败也是注定的,或败于寡不敌众,或败于自作聪明,魔王失败的原因有千千万万,而源头却总是偏离了原有的道路,总只依赖于自己。一人的狂想就算再宏大,也不足以构成世界,亦无法用逻辑补全。再怎么有道理的说辞,如果出发点从来都是自己那就是自私的。
危机不该有人为来刻意制造,没有一个人的梦想伟大到让其他不知情的人来买单。换句话说,在这个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的世界里,别把自己当成上帝了。世界妙就妙在有变数、意外、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有魔王苦苦哀求却从未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奇迹(不是想就有的)。
魔王是代表质疑的问号,所以他笑不到最后,因为他也不知道最后怎么办。勇者是坚定的句号,或许有武断的地方,但有些是生存之必须。虚无主义者则认为标点符号根本是一套自导自演的把戏,那么虚无主义者是什么呢?觉得饭菜不可口便要败坏别人口味者妄图扮演清空键,但其实只是很小的分数,只在与其它意义数字接触相乘的时候才能完成他给别人的人生降格的意义。不过只要有生命,意义就不为0。
说回魔王,讽刺的是虽然魔王本人常常对大众不屑一顾,很多时候自己却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一个大他者的物化,但既然是物化那就是可以被取代的,魔王取代他人时喜欢装扮成命运的模样,却没想到勇者就是他的命运。苦大仇深的朝九晚五的牢骚,强迫别人听自己说话的执拗,环境保护者心中的焦虑,等等人们的负面思绪都体现在这位妄想代理人身上,可多雨的季节里也有放晴的日子,就像人们喝醉后在洗手间排出去的尿那样,生活过得去的时候心底里的魔王总是被人遗忘。
这样来看魔王确实是孤独的,因为没人在开心的时候带他玩耍,没有邀请,魔王只好辩解说自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