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军追捧的这家超市 ,终于要来中国了!
对于国人来说,Costco这家超市并不陌生,即便它还未在中国开店。因为小米公司的雷军在不少公开演讲中都对Costco大加称赞,还经常拿小米与Costco进行类比,Costco可能是雷军除了小米谈得最多的一家公司了。

Costco中国(开市客)首店将于2019年8月27日开业,坐落在上海闵行区朱建路235 号 ,不同于台湾店的译名“好市多”,上海店的译名叫做“开市客”,在发音上更加贴近英文名Costco,而且有“敞开大门迎接客人”的意境在。

Costco上海店的选址也用足了心思,因为是仓库类商场,占地较大,所以开在了离市区稍远的地方,但亮点是,店址周围全是各种国际学校,比如上海新加坡国际学校,上海韩国学校,上海台商子女学校,这种学校的学费大家晓得的,一年没有20万下不来... ...
Costco作为美国第二大零售商,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它以超低毛利模式著称,凭借“选品+平价+会员”的独有模式,目前全球会员逾9200万人,在《财富》杂志“2018全球最受赞誉”榜单中,排名第十三位。
根据Costco公司公布了2019第二季度财年报告显示,Costco第二季度利润飙升,远超华尔街预测的上限。截止2019年2月17日,当季净收入总计8.89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01美元,上年同期为7.0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59美元;且仅当季仅会员费收入就达到7.68亿美元。
Costco之所以能在全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和它的特有优势息息相关:

Costco内部有两条硬性规定:第一,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高过这个数字,则需要汇报CEO,再经董事会批准;第二,面对外部供应商,一旦别处销售产品比Costco价格还低,它的商品将永远不会出现在Costco的货架上。
- 以仓储式会员为主,收取会员费,会员费贡献利润67%左右;
- 传统超市追求毛利率“最大化”。而好市多追求毛利“最小化”和“合理化”任何单品的定价要超过14%的毛利率,就要经过CEO批准,还要再经过董事会批准;
- 他们的财报,只有7%的毛利率,这在很多传统零售企业恐怕不可想象,传统超市光“后台毛利”(收取供应商的进场费、条码费等)综合费用率都在10%-20%之间。
- 无条件退货,只要有会员卡,只要符合退货条件,无条件退货,这也是很多行业人士和网友不看好好市多进入中国的原因之一。好市多可能不是因为经营不好倒闭了,而是被“大妈们”给退货退倒闭了。
- 精选SKU,不以追求商品数量丰富为荣,而是合理控制SKU,而且是行业内的超低SKU.这种低SKU,直接让其有了更高的周转天数,和最合理的库存。
8000万会员,贡献67%利润
Costco的会员分为非执行会员和执行会员,在美国和加拿大非执行会员的年费为55美元/年,执行会员的年费为110美元/年。相比非执行会员,执行会员还可以享受一年内销售金额2%返利,以及其他一些优惠。
对于传统超市,超市的利润,一般来说直接与商品进货价、销售价和销量相关。而Costco只关注一个数字,那就是会员数。会员费就是Costco向每位客户每年收取的定额中介服务费。Costco每年收取的会员费,几乎就等于它全年的纯利润额。它全球可是有8000多万会员啊!并且还是一年一付!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Costco的营业额为282亿美元,全公司净利润为9.68亿美元,其中会员费收入就达6.44亿,贡献了67%。

以“少赚商品差价”为目的经营超市
所有的零售业态,不论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还是专卖店,从国际巨头Walmart、家乐福,麦德龙到遍布东亚的711,到把红旗插满四川的红旗连锁,都在追求毛利润率不断增长。只有Costco整天在想,如何可以少赚一点?今年毛利10%,明年能不能9.5%,后年能不能进一步降低到9%?在能够打平运营费用税费的条件下,毛利润率越低越好。
在全球的Costco里,都藏着一个14的神秘数字,意思是任何商品定价后的毛利润率最高不得超过14%。毛利超过14%需要董事长签字。Costco接近个位数的毛利润率,除去费用,交完税款等之后,纯利润就几乎为0了。可见,Costco“完全不靠卖东西赚钱”。

超低SKU,善于做减法,不以产品丰富为荣耀
Costco的SKU(库存量的单位)低到吓人,只有4千不到,3700左右的SKU。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小的细分商品品类,在Costco只有一到两种选择,Costco会选择他们认为有“爆款”潜质的商品上架。
低SKU带来的一个直接的正面效果是,Costco库存周期只有29.5天,低于沃尔玛的42天,和塔吉特(Target)的58天。库存周期的压缩,带来了资金运转效率的提升,经营成本也在一定程度地下降。
零售业的“海底捞”,考验中国大妈
都说海底捞的服务有毒,但如果你体验了Costco的服务,绝对会颠覆你的世界观。
我们曾经看到无数因退货而破产的企业案例,比如在美国市场销售液晶电视的歌林,因为一款产品的高退货率,成为它破产的原因之一。而Costco的退货政策,却相当疯狂。Costco规定,除了电脑、数码相机和投影仪等一些电子产品需要在购买后90天内进行退换外,其它商品没有退货期限。也就是说顾客在购买后,随时都可以拿着商品无理由退换,而且不需要提供购物收据。
关于Costco的无理退货,曾经一度刷屏社交网络,比如有人成功推掉已经发烂的桃子、蔫掉的盆栽、吃到只剩一颗的巧克力盒,买了几年的衣服。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收据有没有,时间过去多久,只要你的Costco会员卡里有消费记录,都可以成功推掉。有网友调侃,在Costco可以品尝能 撑饱肚子的免费试吃食物,可以通过不断的退换鞋,让你好几年都不用花钱买新鞋,可以免费换掉跑了1000公里的米其林轮胎。只要你有一张Costco会员 卡,就能养活自己。
Costco通过这种特别“过分”的服务,你会发现,最后反而Costco的退货率特别低。

Costo实体店入驻中国
得先过这些坎!
虽然Costco各种优势福利,但想在国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彻底征服消费者的心,其实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 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与西方国家不同
Costco并非一般的零售超市,他是一家仓储、批发的超市,这样的超市针对的客户群是低频、批量采购、高客单消费、且中产阶级设计的。所以为了考虑转运效率和降低地租等因素,其位置需要远离市区。

但是在中国,绝大部分中大型商场选址在闹市区,在居民楼3-5公里之内,而1公里内也有便利店和社区商店覆盖,因此,国内消费的特点是城市传统超级市场与便利店的高频消费模式,所以两种模式是背道而驰的。

(中国居民区几乎都有一个24小时营业的便利超市)
此外,Costco超市那样的批量采购需要对家庭仓储空间要求较高,中国式住宅的空间明显是不够的,这个客观因素也会是好市多发展的绊脚石。
- 价格真的能像美国那么低吗?
简单说,Costco之所以火,价格低廉是重要因素,但是在中国能不能保证价格低廉呢?
关税就是个巨大挑战,买车的朋友都知道,进口车和国产车的差价很大部分来自于进口关税。并且中国还会对一些中国产业进行保护。这样就使得那些进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但是要是想在中国进行本土化采购,还会遭遇沃尔玛、和其他电商的狙击,要想胜出是非常不容易的。
- 会员制问题
和其他商家相比,好市多的年费是在同行中最高的,以美国为例,普通用户的会员费60美元(391人民币)黑卡用户120美元(783人民币),所以说要想在消费者Costco真正买到便宜货,就必须得多买才行。对于商家高昂会费是其低廉价格的一个保证,但是要想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平衡机制,普通消费者的习惯可能就不能适应这种会员制。
Costo实体店入驻中国,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