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
往事如风: 已经为人父亲的潘先生,我也有很多年没有见到他了,他是北京某报社的工作人员,之所以不注明他的名字,单位,是因为有顾忌,毕竟自己被福州当成异端,万一被小人网成文狱,就牵连他了。其实我是先认识另一个人再认识他的,一样是在报社里工作,姓蒋,我们是因为音乐歌词认识的,他们在工作外有搞乐队,蒋先生是吉他手,在北京搞音乐,聊音乐很正常,毕竟这是艺术,吴彦祖有一部电影《北京乐与路》,说的就是生活在北京的音乐人故事。蒋很热情,几次去他那玩都款待了我,从小到大愿意款待我的人不多,青春似乎是梦想的杀手,蒋已经三十多岁快四十岁,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他也不再奢望什么,也渐渐从舞台退出,有时间就收学生教他们弹吉他。后来蒋离开了工作单位,说是回到老家去了,为了追逐音乐梦想,他一直和老家的妻子分开,感情也陷入危机,说是准备离婚,这些都是追梦者的代价,但是蒋选择了音乐。有时候选择自己爱好的东西,追求的方向,确实会左右为难,会丢弃一些东西,就像我,成长环境,家庭条件都很差,为了追求文艺的乐趣,我无家可归,也一无所有,在福州一直被当成神经病,怪胎看,北京形容我像五四青年。北京虽然是文艺的舞台,可以制造机遇,一样会产生痛苦,有部电影《立春》,就活生生的演绎了到北京寻找梦想的凄凉,无助,特别是那个条芭蕾舞的,推着单车,孤独的大雪中前行,现在只看关系,不看才华。后来我住雷庄村时候,被一男一女骚扰,觉得受到威胁,便计划离开北京,我选择了去南京投靠一个居士,可经济不足,于是我找潘帮忙,他答应了,我也去了南京。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