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娜:与香竹茶有一场美丽的不期而遇

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做一个茶叶品牌。做事干活的过程中,有许多朋友的相助,萬殊堂才能摇而没倒,走到今天。其中,丁丁是一位坚定的支持者。每一次萬殊堂的众筹,丁丁都毫不犹豫坚决参与。
香竹茶是去年年底,萬殊堂推出的茶款。是葉襄在走访云南茶山的过程中,寻找到的。它的工艺正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因此,决定通过制作、市场化的过程,让更多的人知道。
香竹茶是通过“一条”的帮助,得以市场化。“一条”的核心用户在江浙沪一带。江浙沪一带讲究食材的新鲜,口味偏向清淡。就茶叶而言,这里是绿茶区,清清淡淡的就是好。清淡中所包含的醲俨厚重,许多人没有分辨能力。
我仔细想了想,喝茶能够心灵感应的友人,更多的在广州。广州是普洱茶的重镇,那里的有心人长期浸淫其中,脚下自然而然生出走向茶路的“青云梯”。
这就是地方性的口感特征。我并不指望在江浙沪能够获得香竹茶的知己,事实也是如此,很多人对于竹香、茶香,以及竹香+茶香,是缺乏精细辨别能力的。身处其中却能够摆脱局域性饮食文化限制的人少之又少。我没有想到,丁丁突然发给我了一篇文章,对香竹茶的感受体验,是如此精妙。
丁丁的品饮感受体验全文转贴与下:

盛夏步入主场,
炙烈的骄阳挥霍着轻狂,
是高高在上的国王。
天空透着火光,
虔诚的栀子镀上了金黄,
把澄心装入了行囊。
风儿不再清凉,
摇曳的莲蓬褪去了衣裳,
弥漫着成熟的芳香。
用你给的翅膀,
飞过那一碧万里的海洋,
畅游在清雅的殿堂。

邂逅了香竹茶,今年即使在炎炎的盛夏,我也能神清气爽。
清香的青普,清香的竹子,两者相得益彰,一阵阵青气扑鼻而来,蒸腾的雾气中似乎还夹杂着幽幽的花香。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树木苍翠,兰草绽放,还有蛐蛐儿在不远处的青苔里唱歌。

待到睁开眼睛时,壶中茶汤已变得像块通透明亮的琥珀,迫不及待地泯上一口,舌头能隐隐触到竹纤维的纹理之感,很快地一股混着竹汁的清甜味儿地涌了上来,占领了整个口腔。这大概是因为香竹茶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炭烤的工艺使得竹子的鲜竹沥都进入到茶叶之中吧。

这股清甜绵劲而不生硬,醇厚而不猛烈,鲜妍而不谄媚,给人优雅脱俗之感。不同与“气味清和兼骨鲠”的武夷岩茶,香竹茶的口感要显柔和。如按照五行的理论来解释,岩茶属金,其性刚,其情烈;竹茶属木,其性直,其情和。绝尘拔俗的刚烈并非人人接受,刚柔相济的劲节更符合国人的中庸之道。

任由茶汤在身体里自由地流淌着,抚慰着味蕾,浸润着咽喉,滋养着脏腑,舒活着经络。渐渐地,晶莹的汗珠渗了出来,淡了胸口的闷热,浓了身心的畅和。这一刻,思绪徐徐而飞,我仿佛看到了郁郁葱葱的竹林,起伏的山坡如同涌动的绿波,层层叠叠的竹叶沙沙地呢喃着,如诗如歌。

“触景生情”符合大众的逻辑推演顺序,是香竹茶让冥顽的我体验到了由情生景的奇妙感受。向左走,向右走,对遇见充满了期待,而与香竹茶的这场不期而遇真的是令人喜出望外。
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遇见的多姿多彩!

<完>
文字、图片版权归万殊文化所有
萬殊堂香竹茶已在小程序发售,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