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木
木头有什么好?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花志
木头有什么好?
《红楼梦》里贾母曾用“木头”形容过王夫人:
“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公婆跟前就不献好儿,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意思是贾母觉得王夫人耿直,不善言辞,不懂讨她欢心,恨铁不成钢;凤姐能说会道,情商到位,贾母觉得她就是个硬核开心果。
可见,用“木头”形容人的时候,大概率情况下,不会是赞美。
然而,木头本身呢,又因为屡见不鲜,在平凡的日常中,也让人觉得是日常中的平凡存在。
所以,“木头”有多招人爱?
总能招到某些人的爱。
01
一个只爱木头的皇帝
比如明朝著名皇帝明熹宗。

明朝的皇帝很多,但是很少有“正经的”。明朝存在267年,共有16位皇帝,几乎个个都是史上皇帝“奇葩”榜,排名靠前的天才选手。其中就有对木头情有独钟,钟爱木作的天启皇帝——明熹宗。
明熹宗的木作段位有多高呢?
《寄园寄所寄》:
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
意思是,明熹宗骨骼惊奇,天生就是个做木匠的奇才,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做木活,并且不是一般的优秀,连受过专业训练,科班出身的匠人都望尘莫及。

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都热衷木作,明代家具的奇巧与精工细作在历史上大放异彩,也是情理之中了。
随便拿几件故宫收藏的明代家具来举例子,都能让我忍不住为我国木作设计史上的高光时刻献上掌声:

衣架搭脑两端雕出须发飘动的龙首,中牌子上分段嵌装透雕螭纹绦环板。立柱下端有透雕螭纹站牙抵夹,如意云头式抱鼓墩。
中牌子下部和底墩间原有横枨和棂板,现尚存被堵没的榫眼痕迹。各部榫卯均为活榫,可拆装。
此件衣架造型简洁明快,兼具实用性,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皇家风格。

树围四面镂空,每面分三层打槽装板。前后两块围板上层透雕葡萄纹,中间透雕捕鱼图,刻画渔夫摇橹、撒网的生动情景,下层为菱花式透棂。
左右两块围板纹样与前后两块基本相同,只是中间为透雕花卉图。腿间有云头形壸门牙板,方腿直足。围板之间以活榫连接,可拆分成四块。
树围,又名护树围子,为庭院中护花木之用。此树围雕刻精美,为传世孤品。

架格四面平式,分三层,正面开敞,两侧及背面镶攒接棂格。全架格以紫檀木制成,惟背面正中连贯上下的板条为黄花梨木,这根板条不仅平衡了背面棂格的承受力,其黄花梨木色突破了紫檀黑褐色的沉闷,实用而又美观,可谓点睛之笔。
腿足外圆内方,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
此架格的棂格纹样系从“风车式”演化而出,有通透空灵之美,三面镶棂格虽然繁多,但整体显得明快大气,美观秀丽。
02
为何全民爱木头?

从我国优秀的古代建筑到家具设计,木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上至皇帝,下至文人雅士、平民百姓,为什么全民都爱木头?
原因有很多——
►自然环境

中国曾经是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环保型国家,虽然今天听起来,这个数字难以置信。正是这种植被覆盖率如此之高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建筑和日用家具材料的选择,起到了很大影响。
►文化使然

中国自古是个农耕民族,普通人每天都在田地里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生,这就形成了长久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和有机材料的依赖和喜爱。
此外,珍贵的树种又因生于深山幽谷,而被文人雅士们赋予了卓然独立的品质,经过历代高级知识分子的认可和追捧,使木文化在我们心中的崇高地位牢不可破。

直到今天,大家都还不放弃“盘”它。
►自身优势
木头作为一种建造材料,取材方便,加工简单、工期最短,特别适合中国的皇帝们时不时翻新个宫殿,修个园子,建个度假胜地。

像紫禁城,只建造了14年,就正式开始服役了。
当然了,木材还有其他明显优点,比如弹性和韧性好,抗震抗风能力很突出;在结构上比其他材料更加灵活多变等,所以让我们更加觉得,生活缺少它,就缺少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和慰藉。
03
现代人如何玩木头?
在今天,水泥丛林的都市中,木质建筑或器物,似乎离我们的生活相比从前,远了一些,但是木质材料给人的感觉,却一直没变,温暖、朴素、干净、自然、有质感。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说,所谓的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
原创木作,在今天就成了一份儿渴望不可及的浪漫。那么这些生活在现代奇思妙想的设计师们,是如何把木头玩得风生水起的呢?一起来见识一下。
专为猫咪设计的温暖木制 LOFT

▲猫咪的LOFT
日本人爱木头房子是出了名的,连给猫设计的猫窝,都可以是木质的。
这款名为NEKO的宠物家具,用木条围成圆柱形的空间,中间设置了圆孔供猫咪活动。不仅看着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还是个颇具时尚感的LOFT!
优雅的木质雪橇——Louise Anne


设计师 Louise Anne 在设计雪橇前,通过设计和生产普通雪橇的实践,通过多次尝试后设计出了这款实用又优雅的雪橇。
设计师利用胶合板的可弯曲性,制作出了这款极简风格雪橇。由三层0.5毫米的胶合板组成,并将胶合板弯曲成 9 的形状。
灵感源于咖啡豆的红木咖啡桌——
Javi Olmeda
咖啡豆与木头似乎有着这种共性,即同样质朴的内在与外表,散发着天然的香气。

受到咖啡豆外形的启发,来自波多黎各的设计师 Javi Olmeda 设计了这款红木咖啡桌。
桌子由红木条拼接而成,所有木条并排出一个巨型咖啡豆的造型。红木的颜色呈棕色,正好和咖啡豆一个颜色,用来喝咖啡绝对完美。
可更换镜头的木质玩具相机——
Carl Sturtz&Yu Hsiu Li

这款可以更换镜头的木质玩具相机的设计者,是墨尔本的设计师 Carl Sturtz 和台湾设计师 Yu Hsiu Li。
这款玩具相机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玩耍需求,采用天然木材加工,利用加工碗具的天然蜂蜡打磨而成。代表现代科技的相机,代表原始自然的木头,这个搭配真是时髦透顶。
号称小 MUJI的新奇木作——Hacoa
来自日本的品牌 Hacoa,号称小 MUJI,推出了很多新奇木质制品。



流行北欧半个世纪的趣萌木玩——
Kristian Vedel
丹麦设计师Kristian Vedel在1959年设计的小鸟家庭,是丹麦设计精髓的体现,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成为很多成人的收藏品。

他将北欧传统的木工技巧运用到玩具设计中,做出了各种关节可以活动的玩具。
温暖你深夜床头的迷鹿台灯——路阳

鹿角的制作采用了古法手工琉璃工艺,经四十七道工序,一模仅出一品,每一只鹿角的色彩和造型独一无二,无以复刻。
鹿身选取了天然名贵原木,以本色拼接,并历经了烘干、木工、刮磨、面漆等多道细腻手工工序精作而成,朴素之中自带匠人指尖的温度。

家是我们生活最后的壁垒,是我们拥有100%自主权的地方,是完全独属于自己的最自由的国度。
所以,家,需要有温度。
通过一个轻盈的小物件,比如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我们就从这个繁杂的世界踏出来了,我们渴望轻松,一个小衣架,睡觉之前我们床头的一盏灯,在朝九晚五之余,都能让这些痕迹,给家提供一丝温暖。

设计师路阳想表达和传达的,就是自然。木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因为每一根木头纹理和密度都不一样。
你在接触它的过程中,会随着你使用的时间、痕迹,又随着空气,随着所有东西,越来越多地沉积属于你独有的烙印。

在这个过程中,它会体现一种时间的穿梭,岁月的积淀。甚至家具会变成一个你的朋友,而不再是一件没有生命的器物。
在你上了一天班后,开车也好,坐地铁也好,到了家门口,按开电梯,打开家门,灯一开,如果整个房间都是随和的、温暖的、柔亮的、舒服的,我觉得,那一刻你一定是幸福的。
我希望,这份温暖与幸福能够伴你左右。

扫描二维码,遇见更多心意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