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理论总结欲叫醒
突然有个想法,一门外语的学习和与人交往的阶段是相通的。
1.语音阶段
我们在接触到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总是充满热情,因为是从零开始,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像语言学习的语音阶段,能磕磕绊绊地念出十分钟前还完全陌生的语言,像与一个新朋友交谈的火花四射,发现你们是如此默契。
2.语法阶段
过了一段时间,进入语法阶段,先前的新鲜已经几近消失,你开始了解这门语言的整体架构,你开始真正了解你的新朋友,开始对你们的关系形成整体认知。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而枯燥的,甚至还会伴着痛苦和想要放弃的念头,之前的每一个知识漏洞都开始显现,就像之前相处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开始暴露。
3.膨胀期
终于熬过了语法阶段,你迎来了一次喘息的机会,你甚至有种“我对这门语言几近精通了”的错觉。这时你对这门语言(新朋友)的兴趣会达到又一个峰值,认为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语言(与对方相处)之道,并积极付诸于实践,表现为超乎寻常的学习(交往)热情。
4.冷静反思期
之后就是冷静反思期,你发现作为非母语者,你对这门外语的掌握程度永远不可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你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就像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百分之百了解并理解另一个个体的想法和行为,你反思,如果想长久相处下去,就一定要张弛有度,保持适度的沟通。
5.长久平稳期
最平稳的阶段,应该就是这一阶段——长久学习。等你与这门外语的关系就像老朋友一样轻松自然的时候,大概就进入这个舒适平稳的状态了。你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自信,但也清楚要读文学作品时的头痛是真实存在的;你信任你的老朋友,也明白你们的有些差异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也不会每天腻在一起。
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和最合适的相处方式。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