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到目前为止,看过了挺多电影。前几天突然对“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时期看会有不一样的感悟”这一句话反应非常强烈,所以便想在每一次看完电影后写写观后感,让以后的自己方便了解此时的我的一些想法。
<千与千寻>作为我的第一篇日记,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宫崎骏的这部动漫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只记得那时感觉动漫中的人物形态各异,画风可爱,唯独无脸男在油屋中面目狰狞,无情地吃掉青蛙和店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长大一些依稀记得还看过这部动漫,但终究是因为年龄太小,未能敏感地捕捉到动漫中剧情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这些关乎人性的东西,在我们天真灿烂的年纪又怎会理解呢。 我认为<千与千寻>总体想表达的是在这复杂的社会中要保持自己清澈的内心和时刻要保持善良。从影片刚开始千寻父母没有抵住诱惑,在没有经过店家同意的情况下大吃大喝最终被变成了猪。再到后来无脸男在油屋中大肆挥霍,实则内心空虚,像极了某些暴发户的样子,这都体现了我们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容易不能认清自己,甚至迷失自我。就像在片中白龙说的“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名字影射的是我们刚踏入社会时的初心,在社会中有很多的利诱像汤婆婆一样会夺走属于我们的那颗纯洁的心灵,一旦被夺走,就很难回到最初的样子了,会认为一些本不应该做的事却是理所当然了。天真善良的千寻帮助河神去除身上的污垢,帮助白龙解除了汤婆婆的控制并找回了他的初心,帮助无脸男做回自己并带他到钱婆婆那儿让他不再孤单,带着从未出过门的大胖小子出门(这段宫崎骏就是想告诉我们要多出去运动!多出去看看这美丽广阔的世界!别整天待在屋子里!会生病的!),最终通过努力让爸爸妈妈变回了人类。是千寻坚持善良的本性让她能够做到这些。 网络上有各种的人物解读、场景解读、剧情解读,我就不做搬运工了,只是把在现在正想到的东西简要地写下来。我想用最近看到的一个父亲在儿子婚礼上的发言作为日记的结尾:“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你是善良的人,一个保持人性可爱的人,没有什么你必须得到,幸福平安你必须得到;没有什么你必须做到,赤诚善良,你必须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