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坛点将 | 纽约说人物 · 苏富比书画1990-1994
春拍快结束哩!热夏清闲,续写八卦。之前“拍坛点将”只写了八十年代纽约苏富比书画从初创到高峰的历程,结尾以创始人张洪的黯然离开告终。文末提到苏记九十年代最后的辉煌“张学良定远斋专场”,今次就从这场大拍说起吧——
张洪在1993年初秋辞职,但为了筹备少帅张学良的藏画专场,直到第二年晚春才正式离开,这是由于他和少帅一家做生意近十年,对方指明要他帮忙。
八十年代初张洪到台北征集时,有一匿名女士送来两件卷子要求估价,质量很高,裱工一流。当时台湾买家还没有崛起,少数几位重要藏家拍行都已熟识,突然见到这样精专的生货,张断定只是冰山一角,遂请委托人和客户谈谈,希望看看其他好东西。
这位神秘的客户也引起了苏记台北负责人的Rita Wong的兴趣。Rita Wong即衣淑凡(常玉的推手),和张洪同年加入苏富比,长驻西海岸,八十年代初调来台湾。衣、张二人很快推测出了这批书画背后的主人。
衣淑凡的父亲衣复恩是国民党空军空运大队长,任蒋介石专机驾驶员近十年。越战期间在蒋家授意下创办中华航空,为美军运送物资,后转为民航,七十年代创办了亚洲化学和理成营造。晚年撰文回忆:
1945年抗日胜利还都,我驾驶的飞机中坐着雄姿英武的蒋委员长;3年后,我的飞机载着下野后凄然苦涩的蒋总统;1949年,我的飞机载着容颜暗淡的蒋总统来到了台湾。

衣复恩与蒋经国有通家之好,为其独女蒋孝章之契爷。五十年代衣复恩驻美,和在美养病的国防部长俞大维交好。俞是陈寅恪表弟,早年留德时与一钢琴教师相恋生下混血儿俞扬和,由陈寅恪带回国交给胞妹新午养大,俞大维回国后娶陈新午为妻。五十年代末,蒋孝章联考失利赴美留学,衣复恩全程陪同,安排她落脚俞家,并委托俞扬和照料。后蒋、俞相恋,得知俞扬和比蒋孝章年长十多岁,还曾两度离异,蒋经国暴跳如雷,急命衣复恩飞往美国劝阻。然而俞、蒋两人意志坚决,成婚后定居三番至今。

正因为衣复恩是蒋家近臣,对国民党高层知之甚详,衣淑凡与张洪推测出这批精品当是少帅张学良的“定远斋藏画”,代理人是他的侄女张闾芳(五弟张学森之次女)。
定远斋是张学良在奉天大青楼的书房和藏室名,有齐白石篆朱文印,并“父子节度”之章,取安定边界、收复远方的意思。因张学良喜欢明史,藏品以明清书画为主,由把兄弟周大文(张作霖密电处处长,后任北平市市长,嗜赌成性,离职后下海开饭馆)负责看货。此外还藏有瓷杂古籍、金石碑帖等等。朱启钤“存素堂”的缂丝也是张学良整批买下,建国后调拨辽博,去年展出。
九一八之后,张氏帅府被日军所占,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将府内钱财运往北平,送交张学良本人。为顾及公众影响,张并未收下,命日军原样运回沈阳。火车返程途径山海关时,遭车站上的伪满守军洗劫。虽然后来被追回,但仍有小部分书画不知去向。这批藏品被满洲国政府存放在奉天博物馆。抗战末期,关东军撤退前又将其中珍品洗劫一空,唐蓦本王献之《舍内帖》即在此时流往日本,现藏横滨。
四十年代末,单庆麟在沈阳冷摊上觅得伪满政府的油印本资产账目,收录了张学良从沈阳移至北平顺承王府前的藏品六百余件:
封面正中书“书画目录”四字,右上角书大同二年(1933)十月,左下角书满洲国国务院逆产处理委员会等字......其煊赫有名之迹有王献之《舍内贴》、小李将军《海市图》、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敕书》、米元晖《云山图》,下至宋元明清赵松雪、钱舜举、王叔明、文、沈、唐、仇、四王、吴恽、石涛、八大之品俱全。
单庆麟和张伯驹交好,属春游社,这段故事后来编入《春游琐谈》,以讹传讹,被人误以为是张伯驹之事。
张学良晚期的藏品多钤“毅斋”印,这是切后半生的幽禁岁月了。西安事变后他失去人身自由,将财产委托给私人顾问W. H. Donald(民国政坛上最活跃的西方人,曾赞助辛亥革命,后成为北洋客卿。1915年在《泰晤士报》上揭露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引起世界轰动,促使“倒袁”成功。他先后担任过孙中山、张学良和蒋宋夫妇的私人顾问)。这批藏品后来由赵四带人转移到浙江奉化溪口,暂存于雪窦山中国旅社的库房。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张学良辗转于皖、赣、湘、黔等地,最后到了台湾。

1961年张学良解禁,在蒋家同意下,迁往自己出资筹建的别墅,即著名的台北复兴三路70号——这也是他一生居住最久的地方。张的五弟学森当时定居夏威夷,在某航司工作,派长女闾蘅与次女闾芳留在台湾,照顾张学良起居。三年后张与于凤至离婚,正式受洗、皈依基督教。
75年蒋介石过身后,张的行动较自由,和艺坛多有往来。尤其与张大千相熟。77年大千回台,定居于外双溪“摩耶精舍”,两人与张群、王新衡组成“三张一王转转会”,轮流做东。少帅当时经济上并不富裕,张大千常作画相赠。83年大千去世,从不公开活动的张学良破例参与了治丧委员会。

说回苏富比,1984年台北办事处正式成立,张闾芳匿名送画要求估价,很快被衣淑凡和张洪猜出背后是张学良,又通过钤印确定了身份。此后苏富比陆续在纽约上拍没有少帅藏印的小名家,后来张学良以旅美友人的名义,送拍赵孟頫、文征明、沈周等大名头。这样断断续续约有十年,精品陆续释出。
1990年张学良彻底解禁。91年访美,又到夏威夷张学森家中长住,当时已有意在檀香山终老。虽然对外宣称是探病,暗中已着手办绿卡,并嘱咐闾芳将复兴路70号老宅售出,家具分赠亲友,藏书捐给大学,为免当局生疑,在天母另租了一栋公寓落脚。
到1993年底,绿卡已有眉目,当年圣诞节,闾芳赴夏威夷交待家事,带去了苏富比开的估价清单,劝少帅卖掉余下藏品,作为移民后养老的经济来源。当时张学良和赵四很难接受公开拍卖,认为有伤体面。张学森父女反复劝说,张闾瑛(于凤至女)和张闾琳(赵四子)也从加州赶来商讨,最后张学良勉强同意——其时苏富比已开始宣传一个多月了。




1994年定远斋专场以百分百的成交率,1.3亿台币的成交额(超出4000-5300万的估价近三倍),创下诸多纪录,盛况可想而知。据说张宗宪事后感叹自己参加过的拍卖会成千上万,数这场和朵云93春拍最成功、印象最深。
张学良专拍是苏富比古书画90年代最后的辉煌。
在纽约,九十年代初期市场行情平平。张洪离开后,继任者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候选人龚既遂。最早知道这个人不是因为拍卖,是在阿城的《遍地风流》,讲起老三届上山下乡:
“先是去山西雁北,同去者有黄其煦、龚继遂等五六个人。黄其煦是我的小学同学,又是邻居,龚继遂则是一起去时认识的,这两个朋友现在都在美国而有成就......继之去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同行的还有章立凡、刑红远、李恒久等十来个人......再去的就是云南了。这次朋友中只有黄其煦,其他则是新朋友.....像龚继遂,他就没再走,在北京,横下一条心,硬扛着......我在这里写到昔日的青春同路人,想想当时都才十多岁,额头都是透明放光的......”
乖乖,阿城的兄弟哎!(待续)
参考:
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
万君超《定远斋主张学良》
窦应泰《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
初国卿《“定远斋”的来历与收藏》
孟芳琳《我在于凤至身边的日子》
李新总主编《中华民国史·第八卷》
祝君波《槌边往事:张学良卖画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