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里脊煎蛋夹馍”的小想法

今早赶点急匆匆跑到地铁口,还心想着去哪里买点早餐来着。回头突然发现一家推车,粉蒸肉夹馍,里脊肉夹馍,赶紧跑过来跟老板要了一个里脊肉夹馍。
老板年龄未知,见容颜很有沧桑感。早上太阳刚起来,只见他额头就有小汗珠渗出,推车周围买的人还挺多,不管是里脊肉夹馍还是粉蒸肉夹馍,整个过程手法娴熟,一气呵成,看来从事这方面的买卖已经很长时间了。顺手两串里脊肉平摊在铁板锅上,在热油的作用下,里脊肉发出嘶嘶的响声,旁边的鸡蛋盒子上抓了颗鸡蛋,顺势磕在边框上,鸡蛋在热油里迅速凝聚,逐渐变得泛黄。两三分钟后,里脊肉和鸡蛋都已熟透,取出专门的合页馍,两边刷上蘸料,里脊、鸡蛋放置中间,再加上两片生菜就算出锅了,用塑料包裹一下就递到我手里了。
多少钱,老板。
“六块”
心里不禁怔一下,真贵。都准备拿上开吃了,只好不情愿的扫码付钱。
绝对是门好生意。
里脊肉500g一般40元左右;合页馍4个一元,量大的话估计还会便宜;一般的鸡蛋3.5元一斤,鸡蛋小的话数量还会更多;油料的话一个夹馍占的量太少了,一桶油不知要多少个夹馍。这成本…。
粗略计算一下,一个夹馍六元,成本最大最大不超过三元。这一天好歹不买个100个夹馍。就这样每天净利润可达300元,月收入轻轻松松上万了。
这样给人的直接感受就是该学一门这样的技术,别看人家操作起来简单,要想熟练顺手肯定要练习一番。谋生路钱定是要付出些劳动的。
一路上遇到类似的不管是摊煎饼的,烤鱿鱼的,馍夹菜的,夹里脊夹粉蒸肉的。基本年龄在四十多左右,其实很少见到刚毕业的学生出来干这一行的,或者年轻人干这一行的。辛苦是辛苦一点,肯能赚到钱呀,或许就是面子问题吧。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怎么着也算高材生了,怎能干这种体力活呢,这让人知道了岂不笑掉大牙,传回村里爸妈多没面子呀。所以年轻人就成了消费这一行业的主要群体了。在交通便利处,三五分钟就能出锅,方便还好吃。年轻人肯定愿意买单啊。
之前新闻就要报道清北毕业生,毕业摆摊摊煎饼、卖猪肉之类的。之所以能上新闻就因为大家觉得新鲜,好奇,或者不理解。再往远点说那就是职业歧视了,为什么大叔大妈们能干的事,大学生们就不能干,谁有有规定说高材生就只能进出高档写字楼,坐办公室。这些想法观点都是对职业的不平等对待,对学历的不正确认知。
高材生那只是表明学业有成,所学知识终归要服务实际应用。再者说了类似摊煎饼,里脊肉夹馍也并不是简单到傻瓜都会呀,要不然怎么有的人卖得就很好,而有的人就无人问津呢。相关食品方面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面子,那是给别人看的;冷暖,只有自知。
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可以减少好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当然了也有底气再去赢得更大的面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也想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可有时无奈被思想圈套圈的严严实实,动弹不得,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的禁锢。
推车老板赚了我们每个买主的多个六元,一天下来就是个不小的数目,那么他就有更大的选择,有能力去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有底气带全家人去某个景点逛一圈,更有可能去置换个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