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非自然关系疗愈
自怜、多愁善感的文字,我一般都不建议人读,越读问题就越严重。病人才能写出好文,因为能和很多人产生共鸣。而治愈系的文字,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生活,但我要说,它从效果上讲,实际上并不解决问题。
真正有治愈效果的,是人,是和人的互动,无论是旅行还是失恋,无论是咨询师还是神父。最疗愈的就是人了,他们会成为我们的重要他人,有资格和能力扰动我们的人格,促成其重塑。咨询师只是其中一种。
咨客来找咨询师会得到两种帮助:心理治疗和解释支持。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解释支持是什么?是用一个体系解释清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你能够解释自己的问题,就会获得对自己的掌控感(基础安全感),不管它是什么理论,只要能够让你厘清自己,那这个东西就是管用的。
解释有疗愈效果,能够起到支持的作用,所以才叫“解释支持”。读书让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疗愈效果,不管它是不是透,不管它是不是科学。所以读书属于解释支持,心理治疗还没有开始。解释支持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见得对任何情况都有效,而且最常见的就是,有效那么一小会儿,当下作用非常明显,持续效果一般没有。所以,解释支持之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中起最大作用的是陪伴、反馈。不幸的是,自己操作,就不会有陪伴和反馈。幸运的是,有些技术和方法,也就是家庭作业部分,个人也可以操作。但自己操作,治疗往往容易走偏,而且耐心一般会跟不上效果的进度。不过,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问题,自我监督和自我洞察总比旁人的观察和测量要准确得多,所以自我疗愈是有优势的。
马斯洛说:“成长往往是痛苦的过程,所以人们其实是逃避成长的,人们会同时热爱和恐惧自己最好的机会,无一例外对成长怀着极其矛盾的心理,既爱又怕。”也就是“我的内心其实是抗拒的”。
精神上的治愈,是深入、细微和持久的,短期内并不会有直观的效果,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慢。其实,凡是自然界的东西,过程都是缓慢的。安全感的重塑,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效果是渐进且扎实的。快速的往往无效,慢慢的变化才是妥妥的,就像猴子一旦进化成人,就基本上回不去了。当你掌握了技能,学会了优雅,再往回走,自己都觉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