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学文《逆水而行》
读胡学文《逆水而行》。从两个层面写几句话。
一,小说诗学。叙述平稳、扎实,文体却没有摆脱农村题材一贯的臃肿。这是格局和写作者本人美学形态的问题。“叙事”与“抒情”并不相悖,这一点却正好立见高下。
二,意识形态。在这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农村的认知和观念并没有新的东西。权力、利益、性是支配一切的根本准则。唯一的亮色源于一个残缺的人(哑女)。观念和意识进而决定了这篇小说的叙事需要依靠不断的纷争和一个核心矛盾点来推动。这也进而导致人物形象的“光怪陆离”。叙述本身是扎根于现实、表现现实的,却并没有渲染出更多真实生活的气息。于是,深刻的悲剧成了纷扰、喧闹和嘈杂,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