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患有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DSPD)的夜猫子吗?

你会经常在半夜三更异常清醒,头脑敏捷,而第二天清晨却昏昏欲睡吗?那你很有可能患有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DSPD)。DSPD是一种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其特征在于入睡和醒来的时间周期比理想状态要晚。
首先,需要阐明的一点是并非所有DSPD患有都需要治疗。事实上,如果身体的自然节律允许,大多数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根本不会出现任何消极症状。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上严格的工作或学习时间表限制了他们的睡眠时间。他们不能早些入睡,但需要提前醒来,导致睡眠被严重剥夺。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造成白天嗜睡和在学习或工作中表现下降。
改善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包括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入睡和在相同时间醒来。
如果在睡前饮酒喝咖啡抽烟等,睡眠环境不够适宜,如温度过高,光线过强,以及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例如电视,电话或电脑),是很不利于睡眠的。
另外,很多人会为了早睡很早就躺在床上,实际上,这样并不能让你早早入睡。在有困意之前不要上床睡觉。
光线疗法
个人应避免在入睡前接触电子屏幕的强光或蓝光。相反,在早晨照射30-90分钟的10,000勒克斯的全光谱灯或暴露在阳光下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唤醒身体。坚持几周,最终,生物钟也会相应地调整。
时间疗法
入睡时间本来就有向后延的倾向,因此,推迟比提前更容易适应。当连续两周依次推迟3小时入睡时间,在最后一两天只推迟1小时。在达到能入睡时间的目标后,维持该入睡时间。

药物治疗
最后,有一些药物有助于帮助症状严重的患者入眠。
当疲倦感达到峰值时,体内的褪黑激素分泌浓度较高。出于这个原因,可以在睡前一小时或更早服用小剂量增补剂来用于助眠。而褪黑素的短期副作用可能包括睡眠紊乱、白天嗜睡和抑郁。
莫达非尼是一种美国批准用于治疗轮班工作睡眠紊乱的药物,可用于改善受DSPD困扰的患者在白天的表现。然而,这仅仅只能在早晨使用,因为如果在下午或之后服用,它可能进一步推迟睡眠时间。因此,这种药物只能暂时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却不能解决深层原因。
作者:Yolanda Smith,B.Pharm
翻译:Cathy 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