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天津湿地观鸟
2018年11月30日,摄于天津滨海,by 薇薇
在外工作多年,近期返回家乡,发现还有不少我从未知晓并探索过的地方,比如老同学一家带我来观赏的这片保护得宜的海湾湿地。
北方的冬季,朔风肃杀、一片萧瑟。毗邻渤海湾,在开阔的盐碱地上,却疯长着大片丰裕的芦苇荡,成为鸟类越冬和栖息的绝佳选择。
约好周末利用半天时间去观鸟,我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早饭后的清理工作,同学已开车等在楼下,叫我马上出发了。大概十来分钟,驱车开进湿地,将车停在芦苇荡近旁,三人下车徒步,开始动人心弦的观鸟之旅。
步入开阔的自然湿地,冬季清冽的空气瞬间扑面而来,深吸一口,让人心旷神怡;细心观察,近旁的芦苇叶片和狗尾草上,仍沾满晨露,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清新而动人。突然,一声声啼叫不绝入耳,老同学说,“听,这里有天鹅”。我们赶忙站在一块近水的高处,向远处的水塘眺望;越过两重芦苇,果真在不远处徜徉着几只优雅洁白的天鹅。完全出乎我意料,没想到这片荒芜偏僻的土地,除了常见的雀类小鸟,居然还天然栖息着身型硕大、身世高贵的天鹅。而后,我们走入湿地深处,聆听百鸟啼鸣的天籁之音。
继续赶路,一路上大大小小各类禽鸟不时出现在我们视野中,老同学如数家珍的帮我介绍,这是水鸡,那是秋沙鸭,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鸟类知识原来是如此的匮乏,而对见识广博的同学夫妇投以崇拜的目光。我们走走停停,幸运的发现十数种不同的鸟类,有些是越冬迁徙的候鸟,有些则已在此安家,一年四季栖息在这片空旷自然的土地上。
午前时分,同学夫妇兴致勃勃的带我到更远些的“万亩鱼塘”观看火烈鸟。在“万亩鱼塘”的生态监测站(也是诸多鸟类摄影俱乐部的联络点和活动基地),恰逢某专业协会在此观赏一部精美的鸟类纪录片,让我受益匪浅,由此还了解到自然保护区的兴建历史、区域划分和鸟类保护的现状。原来,在这片我曾经熟悉而今些许陌生的土地上,还一同扎根了上百种珍稀鸟类,其中不乏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物种,东方白鹳、黑鹳、大鸨、白鹤、大天鹅、遗鸥、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卷羽鹈鹕,等等,令人大开眼界。






















- END -
感谢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