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艾灸的几个问题
作者:董洪涛
1、内热的人可以灸吗?
一般来说,可以灸,但不建议灸身体上部的穴位,如百会、中脘、神阙等,可灸足三里或涌泉穴,能引火下行;可用小艾柱灸,或艾条悬灸,或用时时艾,操作方便,火力温和,不会动火;再者,灸的时间可少些,以感觉舒服为度。若灸后内热加重,喝点绿豆汤即解。
2、我所居住的地方温度只有18°,也需要灸吗?
需要,照样需要。人体阳气有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的规律,即使生活在南极,也仍有这样的规律,当然若夏天炎热,阳气会更容易外浮。夏天施灸,即是帮助人体把内阳补起来。内阳越旺,人越健康。夏至至立秋施灸,适合于几乎所有人。
3、 湿热体质的人可以灸吗?
我认为可以。阳气是生命,灸可扶阳,扶阳即是使生命力健旺。正气健旺,则祛邪有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是这个道理。灸后正气旺,不但可祛寒邪,亦可祛热邪,如高烧,可灸身柱或大椎,汗出则热邪自退。湿热之人用灸,当徐徐图之,不可过急。
4、 来月经了可以灸吗?
可以。若胞宫虚寒,可直接灸关元或中极,最能温暖胞宫;若胞宫有热,月经量大,则不建议灸下腹部,可灸足三里或三阴交;若有痛经,因寒而作,则要灸下腹或骶部,越痛越灸,阳气健旺了,阴寒自散;若月经血块多,多因血瘀,可灸神阙和三阴交,能温阳化瘀。
5、 灸后上火,还要继续灸吗?
可以继续灸,但要配合养阴。灸后阳气健旺,气化有利,适当养阴,则能阴阳双补。当然,若出现眼红、失眠、口腔溃疡、鼻出血、咽痛等不适,可停灸几天,或用白茅根、芦根各50克水煎后代茶饮,即可缓解。且越是大病,越会出现上火,这样多是排邪反应。
6、 湿热一灸就舌苔黄厚,怎么办?
可以先停灸。湿热内滞,会阻碍阳气,导致阳气气化不利。此时当不必用灸,可先化湿,湿化气亦化。化湿,汤药显效,可用三仁汤,此方宣上、畅中、渗下,使一身湿热无所遁形。然后再用灸,则气化湿亦化。亦当忌食生冷及油腻、粘滑食物,以免增湿。
7、 若每年立秋就会发作某种疾病,我都建议从夏至开始灸起来。连续灸到立秋,可以彻底改善阳虚体质。之所以逢立秋就生病,根本原因是人体阳气不足,不能跟上天地的步伐,到了立秋金气要敛降了,但人体阳气不能跟着敛降。借天地之力艾灸,使阳气健旺,与天地同步,自然不会犯病。
8、 有人一到节气就莫名其妙地不舒服。从中医来分析,肺主气,肺主治节,这个气和节即指节气。若肺弱,不能主气主治节,人就可能跟不上天地的节奏,就可能在天地气机变化比较大的节气时出现健康问题。见病治病,这是治标;艾灸肺俞或身柱方是治本。使肺气健旺,逢节气自然不病。
9、 阴虚体质的人能灸吗?
我们都知道灸能扶阳,却不知灸亦养阴。阴阳互根,扶阳则阳能气化水谷精微,阴精自足;养阴则阴能敛藏阳气,阳亦归根。阴虚之人易见火旺,养阴降火的同时适当用灸,可加强养阴之功。关键在于有度,不能过灸。养阴与艾灸结合,则养阴不滞塞,艾灸不动火。
10、孩子可以艾灸吗?
若孩子生病了,当然可以用灸。比如感冒发烧,可灸大椎,汗出而烧退;吃了生冷食物而腹痛或腹泻,可灸中脘或天枢,速愈。孩子若体质偏于虚寒,亦建议平时用灸。比如孩子面色青白,精神不振,或畏寒肢冷,即当养阳温阳,常灸神阙和足三里,最有助于改善体质。
11、平时无所不适,精神好,体力好,睡觉好,吃饭好,还需要艾灸吗?
我认为,仍然可以艾灸。特别是夏至到立秋的这段时间,可及时用灸,能借天地之阳以养人身之阳,让我们整年都阳气健旺,百病不生,何乐而不为呢?艾灸能治病,亦能养生,若就养生而论,人人皆可施灸,不必拘泥。
12、灸后头晕,心慌,烦躁,失眠,或咽痛,还能再灸吗?
灸后火气上浮,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一则灸过度了,动了火气,少灸;二则元气不足,稍灸即上火,先补元气;三则阴虚火旺体质,不耐灸火,减灸或加强养阴降火;四则阳虚体质,阳虚于下,火浮于上,可灸足三里或涌泉。
按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哪一个才是梦
- 在我们想要拥有爱之前 (1人喜欢)
- 来都来了
- 没有什么无缘无故或突如其来 (2人喜欢)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