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这是我这半年多时间努力去寻求答案的话题,很幸运的是,我找到了答案。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爱他人和获得知识的一个人。
在学习爱他人方面
它要求我要有同理心,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能尽量感受他人身上的情绪,知道他们的举止背后的一些心理活动。
回想自己这三十年来,在爱他人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对于自身的感受就好像现今国人的普世行为一样,我在一些方面变得更加有忍耐力,在另一方面也渐渐失去耐心。
比如我在对越来越糟糕的环境变得有忍耐力,我忍受糟糕的空气,忍受居高临下的评判,忍受莫须有的指责,忍受这一切带给我短暂而又有力量的打击;
在另一方面,我对一些事物失去耐心,尤其表现在一些生活琐事,比如在地铁出站时候,本身都市的节奏就非常快,一些年轻人迈出地铁的两步都需要5秒以上,丝毫不关心在他身后的人,这种情况还发生在排队的事情上。他们只看眼前世界,他们无暇顾及其他人。
站在学习爱他人,我发现自己需要客观看待这些事情,这些发生的也许自己也存在过或即将要发生。我失去耐心或者更加有忍耐力,我觉得无法说明是好或坏,每种事物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那时候变化的结果也许更糟。
对于我而言,要明确自己的爱他人,是希望自己更慈悲一些,对自己和对他们要仁慈,他们和我一样,都在生活,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但殊途同归,最终也是了结一生。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如果能真的做到爱他人,我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会有新的意义,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我认为我会更加认可自己。
在学习知识方面
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点,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是多么不容易,这需要他认真思考自己的价值,认真思考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门路,认真看待身边事物发生的变化。
我要实现这些,学习知识必不可少,当你越接触一样东西时候,发现它与你的距离会越远,越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越了解越浅显。
我曾计划过今年的目标,希望自己可以遇见100个有趣的人,现在看来,远远未达到。
我希望借助这些有趣的人,去了解他们身边的故事,他们的感受,让我学习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受制于自身的行动力,我现在还没有做好这一件事。
学习知识,需要抱着一颗公平公正的心,你无法认定他人的想法是错的,是片面的,是叛逆的,你只是需要倾听,记住他有这么一个想法,你不需要评判他的想法本身,而是知道他有这么一种思考,对于我而言,这是重要的一点。
考虑到我还是难以避免世俗化,多少带有功利性,我会一直努力,遵循这一条路径,寻找给我带来知识的人。我不能站在高人一等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我也是芸芸众生,我只是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证明,我觉得我要努力去寻找知识了。
学习爱他人和学习知识,一个爱一个知识,它们是我接下来要去做的事情,我很难现在明确自己要达到何种地步,我可能还是会像之前一般,但努力应该让我自己先看到,记住这一刻的感受,或许可以让我得到更多的满足感。
此刻,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眼中的世界是可以变得更好,我做不到一人改变一个世界,但是我真的有时会做些白日梦,希望自己的存在可以让世界好一些。
我想起顶果钦哲仁波切说的一句话:“我现在七十八岁了,已经看过这么多的沧海桑田,这么多年轻人去世了,这么多与我同龄的人去世了,这么多的老人也去世了,这么多高高在上的人垮掉了,这么多卑微的人爬起来了,这么多的国家在变动,这么多的纷扰悲剧,这么多的战争和瘟疫,这么多的恐怖事件遍布整个世界。然而,这些改变的不过是南柯一梦。当你深入观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没有哪样东西是恒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是最微细的毛发也在改变。这不是理论,而是可以切身感知甚至亲眼看到的事。”
他的话语给我一种警醒,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目前要明确去做的,可是人又是在变化的,我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造就我们去世的模样。所幸,我找到自己的一个目标,去有所为,活出一个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