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棒的朋友们(一)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逐渐蜕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路上,他是我觉醒的导火索,而一直在我身边的朋友们则起了绝对的指导性作用和模范型标杆。我为遇见他们每一个人而感到感恩,也为能认识他们而感到非常幸运。
可惜的是,我的这些好朋友们是从大学才开始出现在我的生命中。现在想来,似乎在那之前我的运气并不是太好。或许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一方面是运气,一方面也和个人选择和阶段状态有关系。但我依旧感恩和他们的遇见,所以还是想简单写一写。
小时候因为家里奉行综合教育的培养和致力于给我留下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像其他周末要补习的大部分孩子,总会有很多的时间在楼下无忧无虑的玩耍。这确实成就了我相对乐观和开朗的性格,也培养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敏锐的观察力。我会知道一面墙的春夏秋冬如何不同,爬山虎是怎么爬满房顶,在树上是什么风景,也知道受伤了应该找那种形状的叶子消毒,哪里有桃子哪里有桑葚,它们在没熟的时候都是什么滋味...虽然住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但楼下的各个花园仿佛把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另外的时间则是和玩伴们一同玩耍,我生命最早期的朋友就在这时候出现。
客观来讲,在楼下玩的孩子大多都是男生,他们通常是因为家里各方面都管的比较松,也不怎么学习于是才会有大把的时间在楼下玩。其实有几个人品质是好的,也很聪明,只是可惜家里并没能提供相应的规划和支持,以至于没能上大学。剩下一些后来偶然听到的发展的都并不理想,有吸毒的,也有进黑社会和监狱的。不过当时我还太小,只顾开心的玩三个字,捉迷藏什么的。我对他们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只记得因为有人作陪,所以会尝试一些很刺激的事情,比如从斜坡上加速骑车冲下来再急刹,从半高的灌木这边穿到100米的那边【我还看到个大蜘蛛】,半夜讲鬼故事讲到不敢回家【以至于现在都不敢看恐怖电影】etc. 这些记忆大都是跑动的,动态的,更多的是对事件的记忆而非对人的回忆。
虽然如此,我想他们对我仍然会有或深或浅的影响,只是我现在还没发现。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找到些什么,那就等到时候再说啦 :)
小学因为各种原因,大约处在一种半孤立的状态。只是常常记得大家都藏着掖着不告诉对方作业到底写了多少【因为会被怕超过】;常常会有小团体叽叽喳喳,旁人一来便瞬间默不作声;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当人一套背人一套,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种说辞的同学;再细想,自己曾经也因为不理解别人的处境,一味觉得好玩说了一些不善良的话,伤害了两位同学。虽然他们现在都发展的很好,也还多少有些联系,不过心里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或许是因为太小,现在想来挺孤独的场景自己当时倒也没什么感觉。没什么很近的朋友,平日玩的几个女生还常常勾心斗角,颇有宫心计的感觉。只是当时太傻,凡事认真,无法破局,也识不清人。
初中时自知一直不上课外班的我与同学差距有多大,于是静心学习,心无旁骛。三年过的平稳顺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绩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缘虽不算顶尖的好,但总归和同学们关系都还不错。在这个阶段,我也结识了几个挺好的朋友。其中一个向我展示了绝好的素质,一度成为我努力的方向。这个女生极其聪明,人缘极佳,而且性格随和开朗。我常因为有不会的数学题给她一打打几个小时的电话,她从未不耐烦,从来都是很开心的讲题到我明白为止。放学后常常因为我的‘班车’要等20min才来,她家住得近,总留下来陪我一起等车,顺便聊聊当天发生的趣闻。我总夸她耐心聪明特别厉害,而她则回夸我的一些优点。说来也神奇,我从未觉得找她是麻烦她,也从未怀疑过她是否把我当成同样重要的朋友。这算是我前期朋友中最完美的一段友情了。虽然后来她转走之后我们之间的联系少的可怜【我有时候真不知道应该怎么主动联系对方】,不过前段时间突然的一些联系又觉得初中时的那段时光又流动到了现在,真是个神奇的事情。
和另一个女生的友情从初中延续到高中同班,但最后的走向实在drama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事情真的是提前书写好的,我真的很佩服落笔书写故事的那个人。她性格内向,外冷内热,很有自己的想法也聪明,这得益于她长期读书和高知的家庭氛围。但在这段关系中,我们是不平等的。她有种清冷的气质,常常独来独往,也从很早就开始接触西方的摇滚和美剧等外国本土的文化并非常着迷。以我当时的判断标准,我很希望和有思想学习又好又聪明的人做朋友,便主动接近她。她常不说话,也总是冷言冷语,当我有疑惑向她寻求帮助时她总是不耐烦的觉得我的疑惑根本不是问题,也懒得和我解释。或许在她眼中,当时的我不了解她所了解的东西,于是一无是处。我以为,她性格如此,直到我看见她和另一个朋友的互动,与正常的好朋友并无二致,与之前对我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于是才知道或许她并没把我当成朋友。
我也是傻,所有的关系都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只靠单方面的努力就能维系下去的。但当时一心执念,一味付出,对她所有的行为和言语都无条件包容,只觉得这是我要留在‘聪明人’身边要付出的代价。其实现在来看,或许她在一些问题上理解确实比同龄人深刻,但这不代表我就一定低她一等。人的能力是多面的,从来不该只从一个维度上看人,也不该因为一个维度评判一个人。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她优秀我主动接近并使劲忍耐,可逐渐我自然而然的开始包容她,不希望她再因为得不到关注伤害自己。我理解她,可似乎她从未真正,甚至尝试去理解我。她从不关心我怎么样,只是一味的索取情绪和关心。曾有其他朋友提醒我,她有些自私,可我却不以为然。我甚至还告诉她这种说法,以示自己的信任。当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她听完以后破天荒的给我买了一瓶饮料。现在想来,实在也是很好理解了。
或许是因为我的包容和不计较,又或许是因为我的存在从未让她感觉到压力和竞争,她逐渐会和我分享一些她的秘密。我曾以为这便是我多年来努力的结果,我曾以为这段友情终于开始抽芽。可人的本性哪有那么容易改变,一段畸形的关系哪有那么快就能回归常态。
出国后我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崭新的挑战和各类的刺激不断加速我的成长,修正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曾一度,我也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业上的压力倍感孤独,感到绝望和无助,却从未听到过任何她的关心或安慰,不过我也从未怪她,成长的路都是要一个人慢慢走过来的。每次回国,我都会主动约她出来,聊聊没见面的这一年或半年又什么好玩的事情。一呆一聊就是一天,我曾以为,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多年来的友情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也会听到很多她们学校学生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也会尽力给她出主意,不过凭借我做社团副主席的经历,我感觉她说的很多事情不需要放太多的情绪,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该说的话说明白就好。但似乎她常常因为这些事情感到烦恼,这是她一部分的性格所致,但是做学生会也是她的选择,我觉得虽然对她有挑战但是却不是不能顺利度过。
随着课业压力越来越大,我每天的生活越来越忙碌,除了学习就是吃饭和睡觉,没时间社交也没时间和人线上聊天。毫无预兆的,她把我拉黑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此之前的聊天都非常正常,我还是在回国找她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被拉黑的。或许这段关系早该结束,拖到那日已是不该有的长寿。可我还不长记性,问她男朋友到底有什么误会,换来的却是她男朋友劈头盖脸的一顿指责。
我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拉黑的原因,然后我笑了。她把我拉黑是因为她觉得我不关心她,不拿她当朋友,理由是我没有经常找她聊天,也没有关心她的近况。她男朋友还拿其他朋友举例子,大意是别人对她如何如何好,但我却没有。我哭笑不得。首先,朋友间是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从头至尾,她除了质疑我和冷暴力以外,我不记得任何生活上的关心,也不记得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其次,朋友有很多种,表现友情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呢?她一味的要求我,却没想过她曾经对我的伤害。更过分的是,她男朋友居然要求我给她先道歉,我很无奈,可能这段友情真的再不能往前走了。
又是一波申请季的忙碌,生活和未来的浪潮裹挟我不断往前走。当我以为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一天早上,她又把我加了回来。我以为她终于愿意心平气和聊聊这件事情,看看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可事实证明,我又一次高估了一个人的改变。各种花式的指责和谩骂,长这么大我还真是没被人骂得这么狠。什么喜新厌旧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了,凉薄无情了,怎么配做她的朋友了,一连打了20多个电话然后又以各种方法威胁我。或许在以前,我会再次陷入自我审视和考量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也或许会因为心疼她而妥协。但我现在清楚的知道,第一,我不是她说的那种人,不然我每次回国不会主动联系她,自然也不会发现她拉黑我;第二,朋友的交往从来都不是靠打压和威胁,从来都该是相互认可互相帮助和积极沟通,我不是站在制高点上评判谁,我和我周围的朋友就是这样的,相处温暖舒服。我对她也是如此,如果她过了这么久还学不会,还要推开,这是她的选择,我也该尊重她。当然,最应该的是尊重我自己,不论朋友或是恋人的关系,都不该因为亲密关系而去伤害对方,我们自身也该保护好自己的温暖和善良,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情感。
今年上半年,她男朋友又来找我,说是想再和我聊聊。可我心里清楚,这段友情已经出现了不可愈合的裂口,这件事情的出现和走向早已成为一根刺,不论之后关系成为什么样子,过去发生的已经发生。或许老话从来说的对,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一开始她冷言冷语拒绝我的友情的时候我就该适时的停下。于是就这样吧,希望他们幸福,也希望他们以后一切顺利。
我感恩她的出现,感谢她的离开。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真正自主的选择了结束一段关系,也说明我具备了真正选择任何一段关系的开始。我们周围的一切,确实经常不是人力所能完全决定和选择的,但是当我们有能力作出对现状不满的改变时,我们还是应当正视问题本身,先给一段时间,如果实在没办法改善和解决,就该勇敢果断些。
我从来不否认她身上存在的一切优点,只是到现在,我越来越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真的是天差地别。二十多年来的积累,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曾经已经理想的相信过人会被感动而改变,事实证明,曾经的努力和忍让不过是感动自己而已。当然,又有什么权利去改变别人呢,从来不该都是先尊重个体差异,相互认可后再一点点磨合吗。
自此,我对于友情有了最初期的理解和判断。我不再以单一的判定标准去评价和选择我的朋友,也不再过分努力的单方面维系关系。不过我也认识到,友情的维系或许确实需要时不时的联系,有事没事的‘骚扰’和该麻烦就麻烦的不客气。曾经我觉得人情能不欠就不欠,把’不麻烦别人’当成第一准则,反而推远了朋友。现在我反而活得坦然,这‘情’和‘忙’只要我还的上,我就受得起。
还有,当我终于表达我对于‘朋友’的认识和我在友情中的需求时,当我和她男朋友说我觉得这件事情该她先道歉时,她男朋友说:“你变了。”其实变的不是我,只是因为我曾经太过纵容和顺着他们,他们觉得我毫无脾气,怎样都行,其实并非如此。于是在友情中,其实在任何关系中,都不该为了谁委曲求全,落得一身不是不说,自己还不爽,真是亏大发了。我不该追求表面的平静和谐而委屈自己&忽视矛盾,毕竟好的友情有起伏是正常的,有张有驰关系才会更加坚韧有弹性,这倒是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本篇后记】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三天,期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所以在结构上不够完整和顺畅。在最后结束的这一段友情中我思考了很多东西,也修正了许多我对于友情的看法。原谅我现在还没办法完美的线性叙述出所有我曾经所想过的事情,不过也已经Good Enough了,反正重点基本cover,剩下的哪天想起来再写。终于写完了前半段,开心,还是要活的开心些啊,睡了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