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为可贵 “少年气”——评《知否》齐衡官场戏
导语: 点赞,齐衡 的少年气!——那是,一辈子的 “少年气” ——不被,岁月,经历,磨难,给消耗光了。
我爱,齐衡——这个角色。 我分,两篇文章——写了他的情感戏,和官场戏。 上篇: 我们人生,是一场枷锁之舞——叹《知否》小公爷齐衡 / 赞朱一龙演技(2019/6/4) 网址: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425959/ 下篇: 人生,最为可贵“少年气”!——评《知否》齐衡官场戏。(2019/6/28) —————————————————————————————————————————
全文,分为(四)部分。 (2019/6/28)
(一) 少年气。 (二) 官场上的少年。 (三) 直而不弯,竹一般文人的风骨。 (四) 人生,最可贵的少年气。——赤子心。 —————————————————————————— (一)少年气。
2018年底,古装大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上映 一下红了,电视屏幕。
剧中,齐小公爷(齐衡)—— 更是,成为,翩翩佳公子,经典。 这一位,儒雅,一往情深的公子。 令,多少观众,为之心疼。
可叹,他的初恋,是一场凌迟半生的心伤。
但是—— 我们的人生,终要,走入下半场的征程。 当他从,情场上,死过一次——之后。 当他的爱,被埋葬,成为一块,冰冷,悲凉的坟墓——之后。
齐衡,成为,一个踏入官场的年轻人。 这个,意气风发的,小齐大人——成为一个,踏上仕途的男人。
我们,看到——另一个,齐衡。 —————————————————————— (二)官场上的少年。

A、 小齐大人。
《知否》导演,张开宙说——齐衡,关键词——少年气。 但,又不是,一般的少年气。
我很赞成,导演的,一语中的。 少年气——什么,才是,少年气呢? 少年气——它不是,青涩,稚气,懵懂——也不是,朝气,热情,冲动 并不是——那样,简单的 “ 元气少年,青春的物语 ” 而已。
齐衡,小齐大人——当他,一袭,青绿色的官衣。 初上,朝堂。 真如一杆,春雨之后的翠竹。
少年——携着,他的理想,正步走来。 少年气,扑面而来——纯真,干净,勇敢,执著。
小齐大人,初登朝堂—— 他眼神中,清澈清明,不染浊气,那纯真——属于,少年气。 但是,他面目上,陡然平添的一种,犀利,如刀刻一般的执著——属于,少年气。 不圆润,不圆滑,不轻易妥协—那种,坚持和倔强,也只属于,未被世俗同化的少年!
所以,弹幕中,有人说——他都多大了,还少年? 我笑,我想——有人,真的——不懂,这种少年气。 那是,一辈子的 “ 少年气 ” ——不被,岁月,经历,磨难,给消耗光了。 那是,与生俱来,风雨不改的——某一种,人格,品质,做人做事的纯粹态度和品性。
齐衡——他的官职,是,言官,谏议大夫。 百度上说——言官。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 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这样看来,没有比齐衡更适合,做言官的个性了。 也许,有人说,他是多么,温润如玉的一个人哪。 但是——玉石,至坚!
还记得—— 那个,用一把匕首,为爱宁死的小公爷 吧—— 他——已经,让我们见识了翩翩公子,骨子中的,棱角和锋芒。
齐衡——当他,从情场受伤,归来 当他,带着,本性中,终也抹不平的棱角 进入——宦海沉浮 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 B、第一回合。

下面,让我们,走入——齐衡的官场沉浮记。 从四件事,来看看,小齐大人。
第一回合——站队,太后。 其实,这是,观众的第一次,误解。
齐衡的第一次,上殿,面君。 他就把我,震了一下—— 如果说,往日,小公爷——面如春花,温和的人,如沐春风。 那么说,今日,齐大人——人如冰雕,刀刻一般,严肃冷峻。 他成了一座,不嗔不笑,不动私情的,雕像。 人说,包公,那是铁面。 齐衡的庄严,的确如此。
我想,太后,重用他——自是,想借着,平宁郡主的关系,拉一个自己的心腹。 但是,只是,一头戏。
反过来,齐衡,却并无——攀附权贵,谋求功利之心。 不然的话,后来的一场,朝堂风波中——我们的齐大人,也不会,自求贬官。 当他,雷厉风行,查抄逆党,大获全胜之后——那一身,绿衣变红衣,飞速升官。 真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一腔忠诚热忱,燃红了官场上的少年心。 而不是,名利之火热攻心。
看那,齐大人——书房,深夜办公,查看一卷卷,案卷,冷落了新婚的申家娘子。 那份用心——真不是,假装出来的。 齐大人,那一个,不辞劳苦,投身案牍的身影,是可以点赞一声——勤官。 少年人,如朝阳,总是,一颗丹心。 忘我,不觉疲累,甘之如饴。
这样的,小齐大人——自是一心秉公的。 ———————————————————————— C、第二回合。

第二回合——对峙,顾候。 这里,也是——观众,至少是,半个误解。
朝堂上,齐衡,公然,参了顾二侯爷。 他以曼娘一案,奏告皇上——顾侯,私德不洁,败坏官威,涂污新朝朝纲。 此时,很多喜欢顾二的观众,指责齐衡——黑化了,公报私仇,一己之私心。 等等。
我即便,那么偏爱,齐衡这个人物——也不敢说,这里,他没有,融入个人情感。 齐元若,毕竟痴情,一生深爱明兰——他是一个,为爱,不怕死,又忍辱负重的活。 这样一个,痴情种子。——二次求婚,被顾二,捷足先登,错过一步,差点抱恨终身。 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说,这个重情少年,心无怨痛。 便是,不真实的人了。
但是,齐大人,却并不是,徇私枉法的人。 曼娘一案,事出在先——并不是,他有意,阴谋陷害。 曼娘一案,职责所在——也是他,忠心为臣,不得不告的本职,职责。
所以,我特别,为之震撼的那一句话——齐衡,是这样激愤,喊出来的! “ 二叔,我同你,一起长大。 心事,也曾,与你说过——物件,也曾,托你捎带过。 可如今——我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 若是官家,信了你——他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齐衡,这里,有几分,对往日情感纠葛的,愤愤不平。 齐衡,这里,更有多少,怕官家,怕皇上,也被,顾庭烨蒙蔽,受其所害的担忧。 虽然,我们感叹——小公爷啊,你对顾二,多有误解,错认了人家的为人。 同时,我们也感叹——齐衡,为臣子的那一片,忠心,忠贞不逊于他对爱的深沉坚守! 臣对君——如此,倔强的捍卫之心。 他也是,令人感叹的。 天地可鉴,公私相融—— 那闪动泪花,挣红了眼圈的,小齐大人,情急的一句喊话——令人为之动容。 可叹,齐衡。 道是无情却有情。 忠心如爱心,同样的痴了。 历史上,有个屈原,写一部《离骚》—— 其中,对君王的那种,忠诚之情,也是痴的。 ———————————————————————— D、第三回合。

第三回合——言官,被贬。 看到,这里——我想,大多数观众,都不会,再误会,齐大人了。 他用一种——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不顾自身的,下台方式,自绝后路。 他站出了,一个(言官)——最后,最坚决,最笔直的一次,耿直站姿!令人震动。
有人说,齐衡,站队——太后一方。 但是我,想问,哪有——这样,宁直不弯,冒死进谏的人,这么执拗的人哪!
齐衡深夜进宫,与太后对话。 我们看到了,被蒙骗了真相的齐衡,他清澈单纯的目光。 他如果,信了太后——何必,亲自去,尚食局,连夜询问? 他如果,站队太后——何必,太后还要编造谎话,扮演一个受骗母亲的可怜角色?
她说——元若啊,你不会,也这样,对待你的母亲吧! 她点了,他的软肋——他是孝子。 他更是,忠臣——忠与孝,本是一样的,纯粹情怀。 他更是,这一次,将忠臣孝子的执著,刻到了一个,最深的境地。
齐衡,穿一身黑衣,在黑夜中,闪出墨玉一样的目光—— 他双手抱拳,铮铮之言,震动人心! 至圣先师,有所云—— “ 当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
这话出自,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虽然,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 但这种关系,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
也就是说,当父亲或君主的行为,不合礼义时, 做儿子的,就不能不,劝谏父亲, 做大臣的,就不能不,劝谏君主。 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不直言劝告, 反而,是陷父亲、君主于不义。——这样,来说,这不能算是一种忠孝。

齐衡,忠直之臣,拳拳之心,可见——至深。 正如,他叫人告诉母亲——不要担心,本朝,不杀言官。 那么,这一次,决然出击的大风险——可见一斑,豁出性命,虽不至于一死。 但是,死亡为下限,前面的悬崖,多深啊——丢官罢爵,牢狱刑罚,就任它去了吧!
这是,我觉得,小公爷,最帅最酷的一次悲情英雄戏。 当朝堂上,风云突变——太后变卦,皇帝变脸 局势翻转,风雨欲来——大势去矣,身陷危局 他,没有退一步,没有让半分——依然,坚持进谏,违逆圣上,不顾自己下场。 这就是——言官,天职!——忠言逆耳,逆流而上——宁折不弯,坚守职责啊。
最酷的一幕就是—— 齐衡,上朝,决绝,进谏—— 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文官,身上的丹心忠骨。 他,目光如炬,点亮黑夜的灯,明亮如星——脖子上的青筋凸出,薄薄的嘴唇闭紧。 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言官。 他,在紧要关头,坚持原则,半步不退的倔强! 那心中的——勇气和坚持,倔强和刚正——让我震动。
齐衡,诤言——掷地有声——“ 陛下,亲奸佞,而远贤臣。 我台谏诸君,本受皇命所托,纠陛下之错——可如今,纠错而不得。已失天下望。 请陛下,革我,谏院谏议大夫之职! “
齐衡,跪的很直,叩头深深——当他一身大红的官衣,再一次,变回绿色。 我想,他很像一杆,经历了风雨,还依然,屹立笔直的竹子。 贬官了的人,不降的——是他,自己的品格。
所谓,文人风骨。 所谓,赤子之心。 令人,敬也! —————————————————————— (三)直而不弯,竹一样的风骨。 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有人说:宦海沉浮无少年。 仿佛,文人,大都是,软弱怯懦的人。 道是,官场,大都是,油滑老道的人。 自古却有一批,谋利官场的小人们,倒赚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昧良心钱。
但是,也自有,清流。 总有一些,坚持自我,坚持正义大道的人们。
历史上,还有一个,很出名的言官——白居易。 他写了《琵琶行》、《长恨歌》——多少人们,代代传诵的,大华彩诗篇。 我们,爱他的大气诗篇——我们,敬他的旷世才华——我们,赞他的经典之作。 我们却可能不知道——他的为官之道,仕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白居易,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 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终被,贬官。 遭受,重创。
言官,当然,理应,直言进谏。 但是,那个年代,过于直白耿直的为官之道,显然是危险的。 当我们赞他们——直而不弯,竹一样的风骨,而一想到背后的风险和代价 愈加,敬重了。
此时,我们,想起了—— 郑板桥,另一位,写竹名诗的文人。 也是一位,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的人。 他的《竹石》,写的很好,我想送给,因为谏言,被贬的齐衡。
《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四)人生,最可贵的少年气——赤子心。

A、 我爱齐衡,为什么。 因为,他的少年气——实在难得。
我们人生在世—— 审时度势,随波逐流的人们,大有人在啊。 很多人,早就,好像一张油包点心的纸一样——油滑透了!
看看我们周围,成人世界,各自私心,谋利而活啊。 胆小者,明哲保身,不做出头鸟。 机灵者,见机行事,愿作墙头草。 谄媚者,奉迎媚上,甘当媚主犬。 如果一个人,执拗的,将 “ 少年气 ”,保持下去,终其一生的话。 他,就是一个真正活得,纯粹无悔的人——也就是,顾二赞齐衡的话——谦谦君子。 这个少年气——不是,一般的少年气。 它是——纯真,干净,勇敢,执着,一往无前的精神。 —————————————————————————— B、 我很喜欢,全剧的最后—— 贬官的齐衡,又回到一个,绿衣小竹子的样子。
我喜欢他——朝堂上,为了,给顾二鸣冤—— 小齐大人,急急,跪行几步,求肯龙颜大怒的皇上。
我喜欢他——上朝前,齐衡,和顾二对话—— “ 我厌恶,他们,栽赃嫁祸! ”
赞你,齐衡—— 好一个,直言不讳,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少年! 好一个,心底纯正,善良的让人心疼的孩子。 尽管,他已经,见怒于皇上。 尽管,他已经,贬了一次,伤了一次,吃了一次大亏。 但是,他居然,没有真的长大,变老,成为,吃一堑长一智的职场老手。 他的少年气,还在——热血未冷,正义犹存,赤子之心,一如往昔,干净。
赞你,齐衡——世上,何事,最光明? 最为可贵——少年气! ———————————————————— C、 这世上,总有,像齐衡一样的人们 齐衡们,他们,所坚持的东西——却是,始终未改。 纵然,可叹——在现实中,温柔的人,未被命运温柔的对待。 纵然,可叹——人生路上,倔强的人,多半会撞得头破血流。 他们心中的太阳——依然,照亮自己,也照亮旁人的,在阴影中 那一颗,依然,向着光明的心。
当我,今天,翻出中学毕业纪念册——同学,好友的祝福,还在耳边 “ 美好的人生,永属于,那勇敢的挑战者。 愿你,抬起高傲的头,勇往直前,努力搏击。 哪怕是,撞得头破血流,也不要灰心——温温柔柔,潇洒自在的身姿,永记心上。 ”
人生的路上,少年气的人们,走的并不一定顺畅。 也未必,多么美好,多么成功。
但我们,只求,无愧于心。 足以。
齐衡们,加油。
———————————————————— (END)
( 我爱齐衡,这个角色。 我也点赞,朱一龙的表演——他把自己,感情的饱满,率真,少年气—— 全都,融入戏中, 所以感人。
甚至,戏外的朱一龙,也有,这一种,十分可爱的少年气—— 阳光,努力,向上,率真。 希望,他将来——塑造更多,好作品,好角色。 ) ———————————————————————————— 上篇: 我们人生,是一场枷锁之舞——叹《知否》小公爷齐衡 / 赞朱一龙演技(2019/6/4) 上篇网址:https://www.douban.com/note/7214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