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制作的“牛屎饼”,留住传统的味道
每年临近中秋节,各地的饼家、酒楼就开始着手制作各款各式月饼,各种口味的冰皮、酥皮、流心、炭烧、烘焙等饼式层出不穷。
而在广东台山,有一家传统老店却不跟风追随潮流,在一款手工豆沙月饼的制作上坚持传统工艺30多年,口味深受大家欢迎。

所谓“牛屎饼”,就是豆沙月饼。
因豆沙的颜色和牛屎有几分相似故得名,
叫法虽不大雅但很形象。
是甜馅广式月饼中最经典的味道之一,
同时也是台山传统嫁女饼之一。


从爷爷到孙子,传承传统工艺。
“我们酒楼从1983年就开始用柴火烧的大锅煮豆沙,选用质量好的竹豆和本地花生油,坚持手工制作豆沙月饼如今已有35年,从我爷爷陈进晃开始到父亲陈立新,现在轮到我已是第三代。”据第三代传人陈超雄介绍。

制作豆沙月饼工艺中最重要的步骤,陈家人一直在坚守
陈超雄表示,豆沙要选择圆身、饱满、无裂痕的一级竹豆来制作,经过煮豆、搅拌、过滤等之后,要连续炒制4个小时。“炒制是制作靓馅的关键,我们现在依然坚持用柴火,人工炒制馅料,这是因为结合柴火火势大小炒制出来的馅料口感更好。”
坚守的传统还体现在简单而喜庆的包装上:4个月饼叠在一起,用白纸裹起来,再贴上标明店家、月饼种类、生产日期的红纸。
使用百分百花生油和白砂糖、无防腐剂也是他制作豆沙月饼的特点。糖浆是制作饼皮的重要一环,按照传统工艺步骤,糖浆在煮开后需要静置7天,待充分发酵后才能用来制作饼皮。
整个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全靠人工选料、煮馅、打饼、包装。

父子合作无间,月饼得以传承。
陈超雄从厨艺学校毕业,回家接手经营店面后,才真正了解到制作豆沙月饼的工艺精粹。
“我自己做饼后发现,它凝聚了制饼人的心血,也明白了生活的不易。我希望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接过家里的担子,让父母早日享福。”他说。
“我们从每年农历六月底开始接订单,目前每天的订单量为1000筒(4个一筒)左右,最多时单日订单为2000至2500筒。除了供应给台山本市的客户之外,还有要求快递到珠三角地区及浙江、上海、重庆、西安等省市,多数是熟客介绍或固定的老客户。”
还分享了小秘诀:刚做好的豆沙月饼吃起来豆沙香、滑、甜、糯,但饼皮稍微有点发硬,等放置一两天,豆沙回油后饼皮就会软化,吃起来口感更好。
他们坚持用最好的食材、最传统的手艺制作皮薄馅靓的豆沙月饼,虽看上去样子平平无奇,用材不贵且包装朴素,却能以最接地气的传统味道和最熟悉的口感来打动每一位食客,以致传统的味道在一代又一代台山人的传承中得以延续。

三观一致,携手共进。
坚少接触月饼市场也有几年了,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作坊,坚少都有去考察对比,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品质优,而且经营理念跟自己一致的月饼品牌。
直到遇到柴火月饼,才知道,原来也有人跟自己一样坚持着柴火制作传统美食,坚持纯手工制作,坚持使用优质原料,同样也面临因为传统手工作产能跟不上的问题,真是相见恨晚。
这个中秋节,坚少将会跟大家分享这美味的柴火月饼。目前已经开售,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