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2019fall 教育学硕士(tcll)面试资料
Tcll即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倾向于在国际学校中执教汉语言文学,学生将中文作为母语,在国际化教育体系(IB)下求学。属于港大教育学硕士下的一个研究分支.
港大教育学专业排名全球第3/6,相较于背景,更看重面试表现。
skype 面试,两位老师。对方可以看到我,但我无法看到对方,以下是所问问题:
中文:
先是自己的优势 实习经历 成功的教学经历 从中收获了什么样的经验
然后是最近看的一篇文学作品 给学生怎么讲 我说的是《金锁记》,追问我一些男生可能不喜欢,如何去给他们讲解
推荐翻译作家的作品 我讲的是塞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问我两部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
英文:
之前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对之后的教学有什么帮助 成为国际学校的老师需要什么资质
【过往面经及备面资料】
1,谈谈工作经历
2 推荐篇文学作品给高中生
3 是否了解IB
4 是否有问题。 昨天面试的基本都是5到7分钟
1. 说自己的优势
2. 说一部正在看的文学作品
3. 会以什么切入点给学生讲文学作品
4. 对IB课程有什么理解
中文部分: 1、问我师范毕业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 2、可以推荐一部翻译文学作品和一部台湾作家的作品给高中生么? 我推荐了加缪的《局外人》和白先勇的《台北人》,并且稍微提了一下推荐的理由 3、接着第三个问题根据我前面所提到的又追问了可不可以选择《台北人》中的一篇谈谈你的理解 我谈了对《一把青》的理解 4、也是接着上面的问题提问的,你觉得《一把青》里的师娘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回答了见证者、宽慰者、也是白先勇笔下想要书写的人物 英文部分: 1、你在文学教学中有用到什么教学活动? 回答了《边城》教学的时候用到了让学生观看《边城》电影,并且进行了《边城》与《受戒》的片段比较教学。 2、你是否获得了教师资格证?
1. 自我介绍,大概两分钟
2. 开始问绘本,比如推荐一本绘本给高中生,
3. 还问了台湾作家,喜欢哪一个,推荐给高中生
其中会有几个英语问题,我当时是职业规划,然后为什么想当老师
隔壁专业参考
中文
1. 自我介绍
(以下为围绕个人经历提问)
2. 生命教育的经历
3. 美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你最喜欢的作家
4. 给高中生设计一堂死亡教育课
5. 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不同
6. 对于IB的了解【理念 组织】
7. 推荐作家作品给高中生(具体到作家 作品主人公)
英文
教学目的
为什么想当一名老师
回问问题
面试准备:【参考】
1.台湾作家作品 翻译作家作品
龙应台 《目送》——生命教育
《茫茫黑夜漫游》路易·费迪南·塞利纳(沈志明译)巴达缪
台湾 美国留学 德国工作 多重的文化体验赋予她宏观的文化视角,强烈的现实关怀(呼吁提高社会公众事务的参与度,中国式过马路的斥责)对于亲情人生的体悟,充满爱意与温情,引领学生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审视与父辈之间的关系。
《茫茫黑夜漫游》以冷峻犀利的笔调,夸张的笔法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暴露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因而为人忽视的黑暗面。对既成秩序、传统文化、风俗人情各个方面的重新考量,可以让学生感知风雨飘摇时代,年龄相仿者的迷茫苦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2. 推荐文学作品《金锁记》/怎么讲?
曹七巧 季泽 长白(放纵 不严加管教 强烈的控制欲、挑拨与儿媳妇芝寿的关系) 长安 (裹小脚、吸食鸦片 无心继续学业 放弃上进的念想 拆散她和董世舫的婚事)【金钱物欲对人的奴役 压抑人的正常情感 成为判别亲疏 对待他人的尺度女性受压迫的地位张爱玲对七巧的态度“怜悯与嘲讽”,曹七巧清醒地走向自我毁灭,张爱玲的形容是“清醒的疯子”,比懵懂中走向毁灭更惊心动魄,受到物质的毒害更深】——【培养学生注重精神追求,崇尚人格独立,对于不幸者的共情与关怀,女性地位与权益的关注 教育层面 反思父母对于子女成长的过分干预和掌控 扩展阅读《霓喜》】
教学的重难点:(1)文本阅读上的障碍。张爱玲借鉴中国古典小说的笔法,融合心理描写等外来表现手法,描写详尽,多用比喻修辞。对于人物相貌、语言乃至静态景物的描写颇近于《红楼梦》,对于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才子佳人小说不甚熟悉的学生可能没有耐心对文本进行细读,也很难领略张爱玲通过鲜活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心理的妙处。e.g“季泽把那交叉看的十指往下移了一移,两只大拇指按在嘴唇上,两只食指缓缓抚摸着鼻梁,露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来。那眼珠却是水仙花缸底的黑石子,上面汪着水,下面冷冷的没有表情。”其次对于作品中的意象解读,如文中九处出现的对于“月亮”的描写,其隐含的情感和暗示等,都需要学生去思考和解答。
(2)对于作者隐含情感的误读。张爱玲对于七巧这个悲剧人物实际上暗含同情,但学生自主阅读时,很容易被表面呈现出的批判、嘲讽迷惑,而忽略了这种情感。比如【“七巧直挺挺的站了起来,两手扶着桌子,垂着眼皮,脸庞的下半部抖得像嘴里含着滚烫的蜡烛油似的,用尖细的声音逼出两句话道:“你去挨着你二哥坐坐!你去挨着你二哥坐坐!”她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只搭着他的椅子的一角,她将手贴在他腿上,道:“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作者着力描写七巧的悲惨境遇,表达了锥心泣血的控诉,而季泽没有体现出任何应有的怜惜与关心,更在乎面子、名声,对七巧的苦痛置若罔闻。这种缺乏共情关怀,势力冷漠的环境同样加速了七巧的毁灭。作者通过七巧的自白,流露出怜悯。
(3)引导学生对于多重主体的探索及思考。(物质-精神 教育层面的掌控-独立 女性地位和权益)
3. 最喜欢的作家 张爱玲(美学批评)
苍凉(即便在倾城之恋看似美满的结局,也有实际利益的考量和时局的共同作用,《第一炉香》中的交易) 冷峻(人性的冷静剖析)不偏不倚 暗中同情怜悯(Edmund在KING LEAR中的独白 Bloom认为其最贴近于自然)半生缘 顾曼璐 曼桢 曹七巧声泪俱下的控诉
4. 生命教育课题经历
“生命教育”最早于1968年,由美国J.Donald Walters(杰·唐纳·华特士)正式提出;“死亡教育”可视为生命教育的最初形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一词原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乱象的对策出现。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提出“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叶澜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肉体、精神、社会生命共同构建了整一的生命。
论文:生命的物化、停滞。呼唤生命的自觉意识。
5. 设计死亡教育课程
(1)讲解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树立死亡观念:向死而生,珍惜当下,认真生活,淡然处之。
(2)分析《我与地坛》中母亲的形象和态度,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的生命对于他人而言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如何面对至亲的离开?
(3)模拟写遗嘱,写下对所爱之人的赠言
6对于IB的了解
1. 教育体系的兼容性 compatibility、国际化的素质教育。Quality
2. 自主选择性,选择自己的爱好、兴趣范围
3. 实践性 两年内完成150小时的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
4. 跨学科性 (高中课程MYP的学生需要做一个交叉学科项目。另外,MYP Project 给了这些学生一个发现自己的机会,学会解决问题,做出决定。)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课程与考试中心在英国卡地夫。IB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英[ˌbækəˈlɔːriət]Organiz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获得学习,工作以及生存于世的各项能力。IB课程体系即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的素质教育”。【拥有A-Level课程成绩,可以申请英国本土大学和美国,澳洲等其他国家大学;如果获得IB课程成绩,不仅可以申请英国大学,还同样可以申请如美国,澳洲,加拿大等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上千所大学】
六个基础学科领域里,涵盖科学科目与人文科目。所有参加文凭项目的学生,必须在这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每一门课程又分为高级课程和普通课程Standard Level,学生至少要选择三门高难度课程。(可选择性optional)IB的教育哲学是Education for Life(终生的教育)。实践性——两年内完成15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CSC Hours
7.也可能会根据鲁迅生命思想来进行提问(相关作品的阅读)
英文
为什么想当老师?
I should say it is based on my passion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 want to share the charm of the literature with myprospective students and convey the humanistic spirits to them.What’s more, I want to try my best to realize a teaching method with vitality, t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learning is not only to master the basic words and memorize the so-called “right answers”, but also to discover new possibilities. Through my teaching,I hope to cultivatethe students the cognition of themselves and the whole worldand to evoke their creativity, so as to have a common dialogue with themandenrich my life in teaching.In a word,becoming a teacher is also the practice of my educational idea.
你在文学教学中有用到什么教学活动?Tea house play drama thunderst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