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相 无人相
最近听播客,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禅宗公案。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怎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即礼谢。 《五灯会元》
播客里试图这样解释禅师的意思,即本来也并没有这样一个瓶子,也没有这样的一只鹅在瓶子里,一切都只不过是人(陆亘)假想出来的一个问题。那么人说有这么个问题,就有了鹅在瓶子里,但其实本没有这个鹅,也没有这个瓶子,都只是在人的概念中被建构出来的,而人之一念生灭之间,问题也就消解了。仔细想想,这么个稍显无厘头的小故事里,其实藏着某种哲理。
从这里出发,可以联系到我很喜欢的,金刚经里的一句,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起初听的时候只觉得宏大庄严,近来才慢慢思考其中的意义,乃至演化为我时常用来劝诫自己的信条。我想,或许很多时候人会过于执着于其概念中建构的自我与他人的形象,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这样的执念可能有的时候会成为一种枷锁,限制了我们生活中的诸多可能性。
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都会受到我们心中的“我相”和“人相”的束缚。我们可能会想,“做这件事是否符合我的人设?此时我的言行举止传达了一种怎样的形象?” 我们又或许因为过去的经历所产生的执念,去做出种种决定却又为之懊悔。我们也总是难免去想象,此时此刻的自己会被旁人如何评判。比如,“说这句话,会不会让人觉得我是个有意思的人?“或者,”穿这样的衣服会不会显得我轻浮?“ 哪怕在没有熟人的陌生的环境里,我们也还是可能不自主地遵循某种规则,试图维持自己的人设。甚至在没有任何他人目光注视下,我们也还是会受到自我评判的束缚。
关于我相
人设,和连贯的自我,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虚妄的概念。正如赫尔曼·黑塞在《悉达多》一书中所阐述的,人的自我意识就如同奔流的河水一样,无间断地流转不居,却又永恒不变地存在着,它只存在于当前的时间中,并非过去或者未来的影子。「少年悉达多、成年悉达多和老年悉达多只是由于幻象而有分别,而并非由于现实而有分别。悉达多的不断新生并非过去,他的死以及终归于梵天也不是发生在将来。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万法皆如,俱入目前。」
我也曾听说一个心理研究显示,当人们描述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时,人的脑部活动和他们在描述别人时极其相似,却截然不同于人们描述当下的自我时脑部活动。过去的自我和未来的自我,对人类的大脑而言,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他者。可能连贯的自我就好像连贯的时空一样,只是一种假象,或者错误的认知。大多数时候我们脑海中的自我,可能只是各种欲望,记忆中的行为定式,和试图满足他人期望的一种混合体。“主观感受本身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着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诚然关于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期许也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但或许我们不应该过多任其操纵了当下的自我,在心中营造出种种冲突。这两者岂不也正如瓶中之鹅一样,生灭于一念之间。
近来听到一个观点讲,人最开心的时刻,是那些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以至于忘记了自我的瞬间。让我想起大学时游戏设计课上讲到的心流理论。在一个游戏的过程中,它的难度的增加和玩家的技巧的提升需要保持一种合适的比例。如果游戏难度总是高于玩家的能力区间,玩家就会迅速感到巨大的挫折而放弃。反之,玩家也会很快因为无聊而退出。但如果游戏能够一直给玩家提供恰到好处的挑战,那么玩家就会进入一种被称为“心流”(flow)的状态,让人沉浸其中,忘却自我也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一直玩上数个甚至十数个小时而不觉得疲倦。同理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也能提供类似的体验,比如滑雪潜水,又或者是看书追剧。将全部注意力投入一件事的时候,不再有过去未来的声音,也不再有自我目光的反复审视,好像戴着眼镜的人,将原先被雾气和灰尘笼罩的镜片用清水洗净,一瞬间得以看见一个清晰的世界。
关于人相
诚然,人生来作为社会性的动物,这样近乎本能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与他人进行正常良好的互动肯定是有其必要性的。毕竟人也确实需要时常念及他人的感受,为自己搏取好感,或者避免招致敌意。
但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互动模式的变化,这种思维所适用的范围肯定也是有所变化,甚至是缩减的。主要是社会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如今的人很可能几年换一次工作,十年换一个地方生活,甚至下半辈子换一个国家和语言也不罕见。或许我们一生会见到超过一百万个不同的人,与超过十万个人交谈,与数千人产生生活上的链接。
流动的社会意味着流动的人际关系。在大多数时候,我很喜欢秉持着满不在乎的态度去生活,不去在我的想象里建构别人的目光。生命里遇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擦肩而过,在这短短的一瞬(或者一小段时光)的之前和之后,我们对彼此而言都相当于不存在。每一个匆匆而过的他者对我来说都好似泡影,正如我对他们而言一样。而我又何必在意一个泡影在另一个泡影中投下了什么样的涟漪。有时候我也会想象如果生命是一场游戏,绝大多数人对我来说也就是相当于npc (non-playable character) 一样的存在。他们对我的生命并不施加影响,正如我对他们一样。作为游戏玩家的我只需关心自己的游戏体验,又何必去揣测npc的想法呢?
这样的念头也常常给我带来许多隐秘的快乐。有一次我和毛毛一起在纽约街头闲逛,顺手在街边摊上买了几个柿子,然后又心血来潮决定造访大都会博物馆。于是半个下午我们就像老头老太一样拎着菜市场塑料袋里装着的几个柿子,对着一件件瓷器,油画,艺术品评头论足。逛得饿了,就在博物馆的洗手间里把柿子洗了,然后在博物馆门口就地坐下吃了。那一天的我,在逛博物馆和吃柿子的快乐之外,还多收获了一份不去在意他人想法,自由自在的快乐。这也让我不禁想,平常生活里是不是还有很多我没有意识到的时刻,因为受到了他人目光的不必要拘束,而放弃了追寻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本来可以拥有的快乐?
有些感慨,我在这里啰啰嗦嗦记叙的一些迷迷糊糊的想法,在几千年前就被悉达多言简意赅阐述了。但每个人也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去找到这个法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蜗居红尘里 穿行泡影中 ------------------------------- 深圳 - Los An...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