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父母之于子女,只是做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养育孩子要依据生物进化的原理,是义务性地给予他们营养(保存延续生命),教育他们做人,让他们为进化做好准备(进化生命)。而父母的天性,也必然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
中国人的“伦常”: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亲权重,父权更重。
迅哥儿说以“做父亲”的字眼为题,原因有儿,其一是:为想省却许多麻烦起见,我们便该无须客气,尽可先行占住了上风,摆出父亲的尊严,谈谈我们和我们子女的事。我们当中不少也想,也将会是别人的父,别人的祖,做祖宗的愿望没有差别。
人类生存需要两个欲望,一个是食欲,一个是性欲。食欲使人保存生命,性欲使生命延续,但从古至今,性欲总是让人不齿。“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
“老者为更老者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老者的错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长者从未征询幼者的意见便任意将其带到世界,这无论从情理还是责任来讲,都是前者之义务大于责任的,且责任也不得苛责,老幼扶持,依借爱,非捆绑或归还。
父母子女一场,不用“恩”,用“爱”。
鲁迅虽然同意人性固定的论断,但其对儿童,国家的希望的关怀与保护,是其他文人志士所未能及。
© 本文版权归 primejoyc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