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认清现实之后依旧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
长大后的你还有梦想吗?那些小时候脱口而出的梦想,长大后认清现实的你是不是很难再说出口。

一个人离自己当年的梦想越来越远,有的时候是因为生活所迫,有的时候是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不敢轻易的改变现状,于是,那些所谓的野心,也就变成了尘世里的沙子,风一吹,就散了。
张爱玲说的那句“成名要趁早”,我是这样理解的:年轻的时候,对生活的好奇和探索处于相对来说比较有欲望的时期,精力和体力都跟得上,时间比较充裕,对自己自信,对未来有期待,所以在一个领域去坚持,容易成功。
而随着年龄渐长,已经被社会无情的打击了无数遍的时候,人门就会对生活的期望值不断下降,对自己的要求不断降低,终于从野心勃勃变得安于现状,然后找了很多借口告诉自己,平凡没什么不好的,我现在也没什么不好的,那些曾经的愿望或许本来就不属于自己。

当你对生活给你下的绊子没有及时作出应对的时候,就有可能在打击里信心全无,余力不足,而任由磨难大行其道,渐渐地,对这些磨难从疲于应付,到难以应付。

现实中很多人深陷一种自我焦虑的怪圈之中: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然后隔一段在释放一下焦虑,偶尔在崩溃一下。我想说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要努力去改变哪怕结果不好,也要去尝试之后再说放弃。永远不要站在原地想象很难就自动放弃。
上学时最喜欢引用蔡康永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而且我也很赞同,他说: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一直觉得人生不可能总呆在安全的地方,看得远才能走得远。所以啊,当你不安于现状的时候,就去改变,而且从来没有时间早晚问题。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长大后大家的梦想都逐渐幻化成:“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我觉得这个梦想也还蛮好的,至少这个看似简单的梦想却可以使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一生。
有时候在想是什么让我一步一步变得现实功利呢?前俩天看到一篇文章说高考是人生最简单的一次考验。现在想想的确如此呀,上学的时候大家最多聊聊成绩,成绩不好熬夜通宵临时抱个佛脚就有可能迅速赶上。毕业后就变成聊工作,毕业多年后,不知不觉大家讨论的话题就变成了在哪里买房,今年房价涨了多少?想买一辆什么样的车?今年工作如何?股票赚了多少?在或者什么时候结婚,老公做什么的等等一连串问题。这些一连串现实的问题,不是熬多少个日日夜夜就会有答案的。
当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时,我有时候也在质问自己,是不是注定是一个普通人。二八定律决定了,社会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普通永远不是放弃努力的借口,更不是安于现状的借口。
当你面对生活的普通时依旧拥有“对世界保持好奇和探究的热情,才是人们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不要去嫌弃你现在的生活,不要去抱怨你现在的工作。所有的事情都是你选的,要么就向前奔跑,逃离现在,要么就是收起来你的戾气学会知足。

哪个成年人不是活的斗志昂扬,生活不会把你逼的走投无路,你比想象中优秀的多。遇见困难请迈过去,因为人生一定没有白走的路。
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你要看世界辽阔,再去评判是好是坏;你要卯足劲变好,再旗鼓相当站在不敢想象的人身边;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所以啊,生活苦涩时,要努力去感知美好,让自己变得快乐。要相信岁月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与其浑浑噩噩像丧尸一样生活,不如拿出勇气把曾经的欲望过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