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做你自己的爸妈,你会怎样对待童年的你?
查看话题 >哦~原来我也是个巨婴!

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太有名,我早就知道,但一直觉得我没必要看。
因为从小到大我都很独立,感冒发烧自己扛、抗不过自己找药吃;高考志愿自己填;工作自己找,之后也没再向家里要过钱。
我一直为自己的独立感到高兴和骄傲,可是最近我越来越不那么确定了。
去年我关注了一个育儿号主,心理学硕士全职在家带娃4年,我喜欢看她写的东西......和表情包。

有一次她说她老公会把大部分收入交给她,没有这样的底气就不要做全职主妇。
说起这个话她不焦不躁,感觉既没有盛气凌人,也没有拿人手短,就是在说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她说如果要算,你算算看持有心理学硕士学位7×24工作制的育儿师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我很惊叹她的坦然,她说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是两回事,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当时觉得这句话好给力,但是我不明白更多,又觉得搞明白这句话很重要,但她也没有解释更多,这个迷惑就一直放在我心里。
自从有了旅居世界,做个数字游民的想法以后,除了各种准备,怎么和家人说这个事,变成了一个问题。
我爸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跟我爸说之前还做好了要说服一两个回合的准备。
结果他听完就说:“去吧,去体验吧。”
如果他完全理解认同我的想法说这个话,我觉得没有什么稀奇。但他有他那个年代和经历带出来的担忧和顾虑,而他依然让我去尝试,让我觉得很难得的。
更难得的是,我爸真的有认真思考我这条路该怎么走,过了两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的建议——拉赞助,我听到的表情是翻了一个白眼,就我那点流量还拉赞助嘞,这不又回到我想逃离的销售上去了嘛,而且我有什么可以和赞助商交换的呢?
我有点焦虑,说了一句“我收到了你的建议,但我不一定照做。”
电话那头他很自然地说:“当然啊,我只是给你建议,选择权在你。”
他的能量如此流动,没有压力,我从心底觉得感动和幸运,于是跟他说:“我不会辜负你的。”(OS:这是一次无意识迎合,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大概就是表忠心吧。)
但是我爸说“你没有什么辜负不辜负我的,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挂了电话,我不能自持地泪流满面,这是什么样的神仙爸爸,人本主义那一套被他完美演绎了。
到目前为止都很棒很治愈,对不对?
我也一直这么以为,我有这样的爸爸何其幸运。
有一天他自然又认真地跟我说“你还年轻,还要经历很多事情”。我都不敢那么坦然地说我还年轻,就是这些点点滴滴,让我觉得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与之对应的,我和我妈妈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如果我妈很坏、虐待我,事情可能还好办一些,非黑即白地一刀切很容易。
可是她不是,她是个善良的人,她尽她所能,用她知道的方式养大我,虽然这个过程中有无数次深深地伤害了我。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就是不能和谐相处、顺畅沟通,不管我看了多少心理学的书、听了多少课、觉得自己最近状态有多好,她就是能让我一秒原地爆炸,打回原形。
这些年我从雄心满满要改善我们的关系到认识了自己太天真,但一有改变的可能我又不死心地重燃希望,然后又落空,周而复始。
她很受伤委屈,我很挫败内疚,久而久之,我们互相都有点害怕对方,小心翼翼。
我想如果是情侣或夫妻早就分了八百次了吧,可是她是我妈,关系再不好,这辈子也要相处下去,那我想保持距离是个不错的方法,于是我没有再和我妈妈住在一起。
这样一比较,好像亲爹远妈成了自然,可我最近意识到一件事情,嫉妒、愤怒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远比快乐、纯洁更有力量,电影《黑天鹅》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

我爸和我的关系很正很治愈,真的很像心灵鸡汤,那些感动、幸福当然都是真的,但之后呢,没几天我又陷入“人生重大转变”的焦虑迷茫之中。
反而是昨天和我妈聊过以后,更加坚定了我要出走的决心,如果说以前是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现在这变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因为在准备和我妈谈、到和她谈的过程中、再到谈完之后,我发现了我们关系的真相,随之还有可能照亮我们关系的开关。
想到要跟她说我要离开,去旅居世界这么“荒谬”的事情,我就坐立不安,一拖再拖。
我不知道怎样伤害最小地告诉她这件事,然后在她着急上火时能稳住心神,不被带节奏又一次误伤她。
于是我开始写日记,想把我想说的,包括我的怨气、愤怒,可能会说的重话都写一遍,我想先无害地过滤一遍,真正说的时候会好些。
你会在写日记的时候自然而然写出一些让你惊叹,平常根本没有想过的话吗?
但写出来的那一刻你就知道那是真相,潜意识的东西,或者是神迹,因为平常你根本想不到,而且它如此精妙,让你震撼。
我突然发现那些什么生病自己找药吃、工作自己找、自己赚钱不向家里伸手,都只是独立的表象。
在我心里一直还是个没断奶的孩子,每次我发脾气大都因为,我觉得事情没有按照我想象的发展,比如得到谅解、支持,而我又知道我妈是安全的,再怎么不堪她也不会离开我,于是开始发狠撒泼、控诉恐吓,让她内疚就范。
小时候她用在我身上的,我也驾轻就熟而且毫无觉知地用在了她身上,这就是轮回。
可是吊诡的是,我又几乎是不自觉地想迎合我妈的期待,只希望她快乐一点、安生一点,我害怕她失望、害怕她受伤、害怕她难过,同时我又厌烦和恼怒这些害怕,怨恨她的快不快乐能轻易挑动我的神经。
这么写下来看的时候,我才惊异,为什么我对我妈的心态像对小婴儿一样,轻不得重不得?或许我妈也是个巨婴,如果不这样小心呵护,我怕她会爆掉。
最后我给自己写了一个备忘:敢让她失望,不带怨恨控诉恐吓,让她内疚就范;也不带得到理解支持和帮助的希冀。然后用我的方式去活,不证明什么,不论对错成败承担后果,才有可能走上真正的独立之路。
——我觉得我准备好了。
第二天见到我妈之前,我就抱着《巨婴国》看,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味,希望能看到更多让我能把这件事处理得更好更成熟些的信息吧。
从书里,我得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和非我”是巨婴的世界,“我和你”是成年人的世界。
之前我那么容易爆,就是因为你认同我,就是和我一边的,你就是好的;你不认同我,就是我的对立面,就是坏的就要破坏就要暴怒。
我看不到我妈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有她的时代、环境带出来的想法、情绪,我以前看不到这些,我只看到你听没有听到我,你认不认同我,你的感受想法不重要,我不关心,因为我最大,我的世界只有我,多么自恋的巨婴!
而且我还有希望我妈不但认同,不要给我添麻烦,最好还能支持我,在我玩砸了的时候帮助我,我是有这个想法的,可能它很小声,我也很唾弃,但它是存在的。
要是妈妈和我对着来,我就翻旧账、倒苦水、讲事实摆道理,让她恐惧、内疚、怯懦然后就范,我与她没有什么不同。
昨天我第一次尝试看到“我和你”,两个独立的人;看到“你”的烦躁不安、和“你”价值观不符的抗拒冲撞、然后攻击我、讽刺我、挖苦我;看到“你”作为一个人遇到了失控的事情会暴怒、会挣扎、会攻击。
看到她根本听不得我说“我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这句话,以前我都不太敢跟她反复说这句话,怕刺激她,觉得就顺着她吧。
昨天我每次要说这句话,她都会打断我“随便你!”、“不要和我说!”、“大不了就被别人说你家姑娘嫁不出去嘛!”还有更多难听的话......
看到她根本不敢听到和想象我不结婚,以后孤苦伶仃的凄惨画面……我第一次看到这些。
写下来的此刻,我甚至能看到这些激烈场面背后的爱,她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她更担心我以后孤苦伶仃、无人照顾的爱,她害怕极了,所以这样反应激烈。
我第一次能够面对我妈的攻击能量,基本做到心神不乱。
我发现这不单单是一场我的出走,更是我和我妈要从这种病态共生的关系里走出来的旅程。
我看到了这样的分离必然带来痛苦和不适,可这是必须要去做的,哪怕它很痛苦。
以为搬出来住就可以分离,其实不是,那只是形式上的,我依旧害怕我妈,她一回家我会不自觉地坐端正,我依旧渴望迎合我妈,只为她舒心快乐一点。
我恨这样的害怕和渴望,我把这些恨投射给我妈,对她是不公平的。
我终于真正明白,我和我妈关系的解锁在我,在我不够人格独立,而我更年轻,我更有意识和能力打破这样的病态锁环,如果我真正独立了,我妈的执念也就解了。
所以即便我妈现在再痛苦、再不适,我也要克制对她的恐惧、克制对心里和外界道德规范的恐惧、克制想代她受苦让她快乐的冲动。
这一点也不容易,回家后看到她发的微信第一句是“XX(我的小名)对不起……”
那一瞬间我就想跪了,噼里啪啦发了一大堆证明我不是消失,我只是去过我的生活,我拼命想让她好受一点,几乎是无意识的。
原来要长大不光是要面对炮火连天的对抗,还要面对亲人的年老软弱时,你的内疚和不忍心。
但我始终坚信我和我妈之间有深深的爱,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那个开关,周围一片漆黑,所以暂时看不到那个爱。
就像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角落有一把扫帚,你进去说你没有看到扫帚,你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我坚信我对我妈,我妈对我都是这样。
我要做的是相信,相信我的妈妈会消化、会理解、会自由,最终也有独立起来的能力。就像相信一个3岁的孩子有探索世界的能力,放手而不是总担心TA会把自己弄伤。
后记:
因为有点担心,今天早上我让妹妹打电话去,结果她很忙,让妹妹好好和我谈一谈我到底怎么想的。
原来又一次我迎合的冲动落了空,每次以为会是不一样的,会有新的连接的可能,然而每次都一样。
我那么明晃晃地告诉她,我很愿意被你了解,我所有的起心动念都在这篇文章里《用心看,世界到处留有暗门》,发过去还是没有看。
她其实还是没有看到我,看到我作为一个人,她的心力都在我没有按照她的意志去做,我出了毛病,至于原因,她并不想知道。
有点点受伤吧,不过像蒙了一块布的叫声,顿顿的不尖锐。
大概是我明白,这段关系里我才是关键,我先人格独立起来,看到我、看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