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 of sand and frog
Iran
1. 1979 revolution
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是1970年代后期在伊朗发生的政变,这场革命直接导致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宗教革命领袖霍梅尼成立了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那么这场革命因何而爆发,巴列维国王推进伊朗世俗化的运动“白色革命”为何成为伊斯兰革命的导火索?为何在关键时刻,美国却放弃了对巴列维的支持,伊斯兰革命后诞生的伊斯兰共和国又是怎样的一个政体?本期历史钩沉,为你讲述:伊朗的1979年革命。

伊朗
从19世纪中叶到1921年,作为殖民地的伊朗,伊朗人没有独立的国家政权。伊朗人只能听从英国和沙俄的命令,英俄大使如果不高兴的话,曾经的波斯帝国连一条法律都不能通过。英国要控制波斯,是为了确保通往印度道路的畅通,俄国则是觊觎波斯北部的领土。
石油在古代拜火教眼中,是永不熄灭的圣火,到了19世纪中叶,两位法国科学家确定伊朗有巨大石油储量。1872年,英国冯·路透男爵得到了商业开采权,但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承担起耗资巨大的勘探和开采工程,不得不放弃,后来男爵改行去搞传媒,叫做路透社。
在英国大财团的参与后,1908年5月26日,伊朗终于开采出了第一桶石油。此时的伊朗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寿命30岁,99%文盲率。 没有军队,没有警察,没有铁路,没有真正的公路,没有电,只有鸦片和宗教。凡是能赚钱的行业,全部控制在欧洲人的手里,曾经的波斯帝国只是史书中的辉煌一页。
1907年英俄签定了瓜分伊朗的条约,北边归沙俄,南边归英国,此时的恺加王朝连德黑兰都统治不了。1920年8月,驻扎在伊朗的哥萨克骑兵旅一位名叫礼萨·汗的军官率领2500名士兵起事,1921年就从西北的加兹温省打到了德黑兰,逼迫国王任命他为国防部长,又加封首相。
礼萨·汗
1925年10月31日,伊朗议会投票废除恺加王朝,将波斯皇冠戴在了礼萨·汗头上,1926年4月加冕为伊朗国王,号称礼萨·沙阿·巴列维。并宣布7岁的长子为王储。
巴列维王朝是依靠军事政变建立的君主制国家。为了巩固政权,两代国王都实行去伊斯兰化政策,建立现代化国家。巴列维的父亲礼萨·汗将军统治伊朗时,以西方法律取代伊斯兰教法,又禁止传统的伊斯兰教服饰和妇女穿戴面纱。1935年,虔诚的什叶派教徒在伊朗什叶派最神圣的圣殿(伊玛目礼萨神殿)发动叛乱,礼萨·汗下令镇压叛乱。

巴列维国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礼萨·汗谋求与德国交好,却使得英国及苏联占领了伊朗,礼萨汗在1941年被废黜。英、苏入侵伊朗的部队扶植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外国势力(美国、英国)在1953年再次向国王伸出“援手”,当时巴列维国王企图免去民选首相、民族主义者穆罕默德·摩萨台的行动失败,被迫逃离伊朗。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英国秘密情报局联手策动政变,穆罕默德·摩萨台被推翻,后来摩萨台被囚禁至死。

萨瓦克徽章
此后,巴列维国王与美国政府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正如他的父亲礼萨·汗,巴列维国王也以独裁见称,他在美国支持下扩充军备,设立秘密警察机构(萨瓦克),特务肆意横行,镇压政治反对派,导致监狱人满为患。在伊朗,一切言论、集会和组织政党的自由都被取消。一些宗教领袖因反对国王的专权和世俗化政策,被监禁或驱逐。伊朗社会各阶层人民积怨日深……

伊朗国王巴列维向民众宣讲白色革命
为了巩固其王朝的统治,巴列维国王打算利用石油收入和一些美国援助推行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白色革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其目的就是按照美国的模子去重塑现代化的伊朗。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由于计划片面和追求高速度,超过了国力的可能,加之作为美国的傀儡,不断的购买美国的军火,导致军费开支过大,造成经济严重失调,通货膨胀,使得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未完全实施的土改政策却使得农民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大批工人失业。更雪上加霜的是以国王为首的特权阶层巧取豪夺,奢侈腐化,贪污贿赂风行。整个社会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20世纪的70年代在伊朗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岁月。巴列维王朝在1971年于波斯波利斯举行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庆典的膳食是由巴黎马克西姆餐厅供应。菜肴食品的烹制和递送全由巴黎来的165位厨师、面包师和侍者来承担,所用的松露、鹅肝酱、江鳕、小牛肉等佳肴全从法国运来。壮丽的表演和庆祝会的花费估计约为两亿美元。《时代》杂志称之为“整个历史上最盛大的狂欢会之一”。

1971年10月,庆祝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盛会
庆典的挥霍无度使伊朗人民反感“外国人饮酒狂欢,抵触了伊斯兰教的禁忌,而伊朗人却被排除出庆典,一些伊朗人甚至仍在挨饿”。五年后,巴列维国王又将伊朗阳历的第一年由伊斯兰历法的第一年改为居鲁士二世登位的那一年,触怒了虔诚的伊朗穆斯林,使“伊朗在一夜之间由回历1355年跳到皇历2535年”。
70年代的油价上涨不仅加剧了伊朗经济上的通胀,又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随之而来的还有数以万计不受欢迎的外国技工来到伊朗。由于国家收入与家族收入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许多伊朗人对于巴列维家族成了石油收入的最大受益者感到愤怒。直至1976年,巴列维国王个人的石油收入已累积至10亿美元,而包括63位王子、王女的国王家族则累积了50亿至200亿美元,家族基金已控制了约30亿美元。
面对经济的通胀,巴列维国王要求所有伊朗人都要加入由他本人成立的民族复兴党,并缴付党费,其他政党则都被取缔。民族复兴党企图以民粹主义式的“反暴利”行动对抗通胀,对高价贩售的商人罚款甚至囚禁。这种举措不仅刺激了黑市,更激怒了商人,并迫使他们参与反对巴列维王朝的政治活动。
在这个“暴风雨前夕”时期,伊斯兰复兴思想正在从萌芽状态不断的生长,1979年革命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形成。当时伊朗的多数宗教领袖都直指西方文化是灾害,会令人中毒,必须要把他们根除。而且他们还认为伊斯兰教是第三世界的救星,能够把第三世界从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及资本主义当中解放出来。这些宗教领袖,例如莫尔塔扎·穆塔哈里等都通俗地向伊朗人民宣扬什叶派信仰。这些思想争取到了不少支持者。

霍梅尼
在这些宗教领袖中,后来成为伊朗国家精神领袖的霍梅尼宣扬以反抗甚至是殉教来对抗不公和暴政是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所为,穆斯林应该要抵制自由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影响,遂出现了“既不倚东,也不靠西-伊斯兰共和国!”的口号。
与公众见解不同,霍梅尼提出法基赫的监护这种政体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受到“监护”,由伊斯兰教法理学家负责统治及监管。这种管治在伊斯兰教里“相比起礼拜和斋戒更加必要”,将可确保伊斯兰教不会偏离传统的沙里亚法规,这样就可消除贫穷、不公和外国无信仰者对穆斯林土地的劫掠。
由伊斯兰教法理学家统治这种意识经过他的著作《伊斯兰政府:法学家的统治》、清真寺布道、走私的讲话录音带而广泛传播开去,并流行在伊朗里由学生(包括有才干的教士如莫尔塔扎·穆塔哈里、穆罕默德·贝赫什提、穆罕默德贾瓦德·巴霍纳尔、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及穆罕默德·穆法塔赫)组成的反对派及传统商界领袖当中。
其他反对巴列维国王的派系还包括宪政自由主义者,即是由迈赫迪·巴札尔甘为首的民主伊斯兰教改革派伊朗自由运动及世俗的伊朗民族阵线。他们主要都是来自城市的中产阶级,他们并非想以神权政体取缔巴列维王朝,而是希望巴列维国王能够遵从1906年伊朗宪法,但是这些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不及霍梅尼伊斯兰革命阵营。
以及奉行共产主义的伊朗人民党及伊朗人民敢死队组织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受到政府的抑压而被削弱,但是这些游击队在1979年2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给予“政权致命的一击”。
1977年,深受伊朗人民爱戴且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现代伊斯兰主义者阿里·沙里阿提逝世,他的支持者认为他是死于萨瓦克(伊朗秘密警察)手上。同年10月,霍梅尼的儿子穆斯塔法因心脏病发逝世,据传穆斯塔法的逝世极有可能是萨瓦克的谋杀。在德黑兰为穆斯塔法举行的纪念活动使霍梅尼成为公众注意的中心。
穆斯塔法逝世后,反巴列维国王的激进示威活动便不断的出现。在数个月后,在伊朗的大多数城市已聚集了数千名示威者。

反巴列维国王示威
1978年1月,反巴列维国王示威出现了伤亡。库姆数百名伊斯兰学生和宗教领袖不满受政府操纵的传媒发布的新闻报道,他们认为那是诽谤。政府出动军队驱散示威者,行动中有数名学生丧生(政府指有2-9名学生丧生,反对派则表示至少有70人死亡)。
根据什叶派的传统,追思仪式(四十日节)会在死者死亡后的四十天举行。全国的清真寺都召集人们来纪念遇难的学生。在2月18日,多个城市里的团体游行纪念死者,并示威反对巴列维的统治。大不里士发生暴力冲突,反对派声称约500名示威者被杀,政府则表示10名示威者丧生。这种事件不断地重复发生。新一轮示威于3月29日在全国举行,豪华的酒店、戏院、银行、政府机关及其区巴列维王朝政权的象征都遭到损毁,军队介入,多人丧生。同样的事件再度在5月10日发生。
面对革命的威胁,此时的巴列维国王希望寻求美国的支持。伊朗的历史及战略地位对美国十分重要,伊朗与美国的冷战竞敌苏联接邻,又是石油蕴藏量丰富的波斯湾里最强大的国家。巴列维国王向来亲美,但巴列维政权因其人权纪录而不受西方欢迎。同时美国方面并不认为伊朗将会面临革命,在巴列维国王逃离伊朗前的六个月,即是1978年8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依然坚定的认为伊朗“没有发生革命或处于面临革命的状况”。

布热津斯基
当时美国高层对巴列维国王可谓是表态不一。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再三地向巴列维保证美国会全力支持他。1978年11月4日,布热津斯基访问伊朗,会见巴列维国王,向他表示美国会“尽可能支持他”。不过在同一时间,一些美国国务院的官员相信革命会势不可挡。例如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维纳·迈克尔·布鲁门塔尔在1978年秋季访问伊朗后,便对巴列维的不满情绪失去控制,汇报道:“我们在伊朗有一位行尸走肉的僵尸。”不过,布热津斯基和美国能源部长詹姆斯·罗德尼·施勒辛格的立场坚定,再次保证巴列维国王将会得到军事支援。尽管美国政府内部左右摇摆,但当时的卡特政府还是坚定地支持巴列维国王,以维护美国在伊朗的利益。即使在巴列维王朝已不可救药后,卡特政府还在孰促伊朗军方实行“最后一著的军事政变”。
到1978年夏季,示威的规模维持了四个月不变,主要城市依然各聚集了万名示威者(伊斯法罕的示威规模较大,而德黑兰的示威规模则较小)。虔诚的伊朗穆斯林几乎完全动用了他们的“清真寺网络”,但对于有“超过1500万成年人”的伊朗来说,示威者仅属少数。
1978年6月17日又到了四十日节,示威者在每四十天都会示威哀悼早前丧生的示威者,而每次示威都会造成伤亡,直至温和的宗教领袖沙里亚特﹒马达里呼吁示威者冷静和留在家里才得以平息。巴列维国王为了尝试讨好温和的宗教人士以平息不满,他解雇了萨瓦克的领导人,并承诺会在下一年6月举行选举。
然而到了8月份,抗议的力度却突然“踩上了高速油门”,示威者的人数迅速增加到数以十万计,这主要由两个因素促成。
当时的伊朗政府为了抑制通胀而紧缩开支,裁员人数骤升,当中尤以年青、非技术的男性职工为重,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市贫民区。到1978年夏季,这些具有传统乡村背景的职工大量地加入到街道抗议的行列里。
另一个原因是发生在1978年8月的雷克斯戏院火灾,事件中有超过400人丧生。戏院原本是伊斯兰教徒示威者的袭击目标,但是由于人们已经对巴列维王朝极不信任,公众相信那是萨瓦克的所为,以陷害反对派。翌日,约万名死伤者亲属及他们的支持者举行了大型丧礼,并且在示威中高呼“烧死巴列维”及“巴列维有罪”。
经过所谓的政治改革,伊朗新首相贾法尔·谢里夫·埃马米在八月末上任,实施与此前相反的政策。赌场关闭,皇历也被废除,又认可政党的活动,但是这些措施也是徒劳。
9月,伊朗的局势迅速恶化,示威抗议已成常态。巴列维国王宣布戒严,禁止所有游行示威。9月8日,逾千名示威者仍在德黑兰聚集,军方开火,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宗教领袖们宣称“逾千人被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军队杀死”,在今天看来,黑色星期五的“主要伤亡”是反对派对巴列维王朝妥协希望的幻灭。经殉道者基金会计算,当天示威造成的实际死亡人数总共有84人。
到1978年晚夏,许多伊朗人都逐渐认同推翻巴列维王朝已经是势在必行。10月的大罢工使得经济陷入瘫痪,主要的产业全面停工,这些都可以说是为巴列维王朝的命运盖棺论定。到了秋季,革命已得到广大且强力的支持,使得那些反革命的人们再也不愿意畅所欲言,为巴列维王朝辩护。当时有流言传出,“革命在1978年11月中旬便可取得胜利”。
不甘失败的巴列维国王做出了最后一击,戈拉姆·列扎·阿扎里将军领导的军政府取代了尝试与反对派调和的伊朗首相谢里夫·埃马米。
为了削弱霍梅尼联络其支持者的能力,巴列维国王力劝伊拉克将霍梅尼驱逐出境,伊拉克政府从善如流。霍梅尼在10月3日离开伊拉克,前往科威特,却被科威特拒绝入境。3日后,他前往巴黎,在诺夫勒堡市郊安顿。霍梅尼虽然已远离伊朗,但是他在法国却可更轻易地使用电话联系祖国以及接触国际传媒。
同年12月2日,正值伊斯兰历里的穆哈兰姆月,超过200万人聚集在德黑兰的自由广场要求罢免巴列维国王以及争取霍梅尼返国。
一周后的12月10日及11日,“总数达600至900万”的反国王的示威者在全国各地游行。据一位史学家所说,“即使撇除夸大的数字,这个数字都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高达1%全国人口参与的革命游行已极少听闻。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917年的俄国革命及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的参与人数可能超过了全国人口的1%,然而在1978年12月10日及11日,超过全国人口10%的示威者参与了反国王的游行。
1978年末,巴列维国王又在物色首相人选,不断向反对派中的高层人物招手。在数个月前,反对派们或许会接纳这种任命,视为梦想成真,但此时他们都漠然视之,不屑一顾。在1978年的最后一天,反对派领袖沙布尔·巴赫蒂亚尔接受政府的任命出任首相,他旋即被从反对运动中逐离。

巴赫蒂亚尔
随着事态的发展,到12月中旬,巴列维国王的姿态已降低至“得到准许留在伊朗”,反对派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到12月将近结束,“国王愿意暂时离开伊朗”,但是依然不被反对派所接受。1979年1月16日,国王与王后离开伊朗,伊朗举国一片欢欣,后来人们回忆道“在数个小时之内,巴列维王朝的象征悉数被摧毁”。
巴赫蒂亚尔解散了萨瓦克,释放政治犯,下令军队准许群众集会示威,又承诺会举行自由选举,邀请霍梅尼返国,又提请革命分子进入“民族团结”的政府。数天后,巴赫蒂亚尔正式批准霍梅尼返国,邀请他在库姆创造一个梵蒂冈式的国家,又号召反对派共同维护宪法。

霍梅尼乘坐法国航空的波音747包机回到伊朗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乘坐法国航空的波音747包机返回德黑兰。数百万人欢迎他的回归,他在乘搭汽车离开机场后旋及被热情的人群淹没,被迫转乘直升机。霍梅尼不仅成为了革命的必然领袖,他还成为了“半神”般的人物,他所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机场时,人们都在欢呼“伊玛目霍梅尼,我们向你致敬,愿主赐你平安”。人群又赞颂道“伊斯兰、伊斯兰、霍梅尼,我们会追随你”,甚至出现了“立霍梅尼为王”的口号。
从霍梅尼回国那天起,他便表示强烈反对巴赫蒂亚尔政权,并说“我要挫败他们”。

任命迈赫迪·巴扎尔甘为临时政府首相
霍梅尼在2月4日任命迈赫迪·巴札尔甘为临时政府首相,并得到伊朗人民的支持。霍梅尼呼吁伊朗人民需要服从巴扎尔甘,行使宗教义务。

巴扎尔甘
霍梅尼政府的势头一时无两,士兵都逐渐投靠霍梅尼一方。在2月9日下午约10时,霍梅尼向不愿意投降的军队发动圣战,忠于国王和临时政府的帝国防卫军与支持霍梅尼的伊朗空军叛军霍马法兰爆发冲突,最终革命者及叛军占据上风,开始接管警局及军事设施,向公众发放武器军备。到2月11日下午2时,巴赫蒂亚尔临时政府正式倒台,最高军事委员会宣称军方“对目前的政治争议保持中立……以防止局势进一步变得混乱和发生更多的流血事件”。革命者又接管了政府机关、电视台及巴列维王朝的宫殿……

在伊朗每年的2月1日至11日期间都会庆祝“曙光旬”,2月11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那一天是伊朗的公众假期,伊朗国内每个城市都会在那一天发起胜利游行。
在1979年3月30日及31日(波斯历1月10日及11日),伊朗举行公投决定是否以“伊斯兰共和国”取代君主政体,最终结果显示98.2%的选票为支持票。伊朗从此进入了伊斯兰共和国的时代。
自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后,伊朗便走向了美国的对立面。可以说上世纪,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胜利是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了唯一超级大国。而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失败则是伊朗变天,三十多年数百亿美元的援助全部泡汤,昔日的盟友变成死敌,到今天还是最大的隐痛。
西方民主政治家们总是凭借着几张照片,”回忆“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是多么的富裕和开放,今天又是如何的贫困和保守。他们却从来不说,巴列维国王作为傀儡政权的痛苦,也不说伊朗人独立的自豪。更何况,如果1979年之前伊朗如此美好?为什么王朝会被迅速的推翻?

网传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人民富裕和开放的照片
推翻巴列维国王的主要力量是”红黑联盟“;红,是指人民党及小资产阶级左派力量,黑,是指伊斯兰什叶派力量。正是美国在背后支持这两股力量兴起,通过他们的抗议运动给巴列维国王带来威胁,并以此为手段,逼迫国王更加依赖美国,并将伊朗变成了一个警察国家,三万多名美国军事和情报顾问在伊朗指导镇压。美国有FBI和CIA的秘密警察,伊朗则建立起了更为残暴的”萨瓦克“机构。
当时,伊朗平均每一户平民家庭至少有一名亲人被君主政权所杀害,仇恨积累了二十五年,革命者登高一呼,全民响应,一个失去了群众基础的王朝怎么可能是美好时代?
与其说伊朗人民痛恨巴列维国王,不如说他们更恨无处不在的美国黑手。
2. Expressions
colonel 上校
low-skill job 体力工作
Farsi 波斯语
Ayatollah 阿亚图拉(什叶派宗教领袖,意为安拉的伟大象征)
Caspian 里海
How's ur better half? (girlfriend/boyfriend)
You cannot evict me. (To evict sb from a house is to legally throw him out usually because they have not pad rent)
Nothing is wrritten in blood.( nothing is permanant,and a situation could change)
I'll tell you what. I know some movers who owe me a favor.
The house was repossessed for tax payment delinquency.
What is this widow's walk?(a real estate term,which refers to or other area people can relax)
Soon we will have nothing, and then you will see what it is to walk in the shose of gypsies. (experience being poor)
How much is this going to cost me ? --it's on a sliding scale.
(if the cost of service is on a sliding scale,it costs as much as the client can afford to pay. middle class people pay more than poorer people)
I hate to be the bearer of bad news.
I 'll demand thay they rescind the sale or we'll file a lawsuit against the county. (legally end the law,agreement and chage a decision )
You working undercover or sth? ---no,i'm off. (work without uniform)
I figured I 'd check in on you and see how you're holding up.
(check in on sb means make sure that they are okay)
I'm trying not to harp on the negative .
your credit card didnt go through.
Anyway, can we just let it slide until then? ( not to waoory about sth)
i could do that for about a grand ( a slangy wya of saying a thousand dollars)
have u had a tetanus shot lately? (tetanus is a disease caused by stepping on susty nails or other metal objects that penetrates your skin.破伤风. shot means vaccine)
courier service: a person or company that is paid to take packages somewhere
appraiser: someone whose job is to judge the condition and value of something, especially property
levy a tax on sb: offcially or legally demand payment
to attach the property is when a bank or the government legally takes possession of it.
From the legal standpoint, you're in the right.
turn a profit is to make money in a business deal especially very quic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