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如何在59平米小屋活出200平的自由生活?
当自己为生活琐事而烦恼时
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房子要是再大一点,是不是就能过得更好?
房子要是再大一点,家里就不会这么乱?
房子要是再大一点,就有很多地方收纳,
就可以买更多东西……”

你是不是也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当然家里有大房子、还好几套的那种请忽略:)

大房子当然很好,但在日本却有一群人选择住小房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住进小房子,生活反而更幸福,反而不被物质绑架、不受空间限制。

以这位太太maki的小家庭为例,与大家分享住在小房子里的快乐哲学,看看他们是如何打破「小=拥挤=不幸福」的印象?
快乐哲学一:断舍离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踏实
Maki夫妇,加上2个女儿(年纪分别是9岁和4岁),一家4口生活在59平方米的两居室。典型的小户型,因为空间有限,Maki第一步就是断舍离:控制家中物品数量、维持简单生活。

我们都知道“断舍离”是通过减少物品来过最低限度的生活。对多数人而言很难做到,特别是对于家庭主妇来说,要断舍离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一家人,但maki太太做到了。
原本以为59㎡的家肯定会显得拥挤,即便再整洁也应该是满满当当的感觉,没想到,maki家竟然像咖啡厅一样舒适,可以用“空旷”一词形容了。不禁疑问:这一家四口到底如何生活的?

maki其实是在生育第二个孩子时,才开始践行断舍离的。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maki外出的机会减少,留在家里的时间更多,在日常打扫和整理的中才发觉自己的杂物如此之多:堆积很久的化妆品、眼影、好几年都没有用的指甲油,各类旧衣物......

突然间涌现的物品让maki不得不审视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没用的东西?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买的、甚至有没有用过。”

maki开始整理后,发现无用的东西越来越多,有些转送给家人朋友,实在不舍的拍照作纪念。
清理后腾出了空间,maki的日常打扫更轻松,也逐渐培养孩子自己收拾杂物的习惯,实际上也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maiki说等到女儿们都成为中学生或者有说“想要有自己的房间”,那个时候会考虑搬家,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目前孩子比较小,家里空间小反而有利于一家人生活。

快乐哲学二:精简衣橱,不被物质所主宰
maki在处理旧衣时,发现自己30件旧衣服只能换回1000日元(约人民币60元),很受打击。
她开始在衣物购买上做减法。maki的东西少了却更加精致,心灵更富足,不再藉由购物宣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有了减少物品后的满足感,maki才意识到不增加物品时最舒适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maki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穿衣风格和喜好。衣服颜色上更喜欢简单的纯色系,材质上也选择健康环保的有机棉、亚麻等天然材质。

maki的穿衣法则,首先以舒适为主,一般搭配不超过三个颜色,也节省穿衣时间和存储空间。


谁说粉色只属于少女?一件单品,也可以搭配出不一样的风格。maki的穿衣风格其实更贴合自己的气质,没有盲目跟从潮流。
快乐哲学三:精简菜谱,每周购物一次

这是maki家的开放式厨房,灶台面非常干净,几乎没有多余的物品。冰箱也不大,但对maki一家来说足够了。

冰箱里存放的新鲜蔬菜都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冷冻室的食材按日常所需购买,不过量囤积。

在冰箱,基本调味料和自制调味料都会精美安排。糖、醋以及maki自制的一些调味品,会用一样的容器统一使用,看起来更整洁,使用量也一目了然。

其他不用保鲜的食材做好分类收纳,例如用分隔的抽屉收纳柜,存放日常所需的干货、零食、厨房用具等。

餐具也是够用就行
通常我们会把碗碟密闭存放防止灰尘,但maki用最简单的置物架,每次洗净后擦干这样存放更通风。

maki每周只采购一次新鲜食材。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有很多小菜是提前做好的,于是maki会利用周末把一些蔬菜烹饪完成后再存储起来。

一周的食材:非常健康的绿色蔬菜

一周的食材:终于有肉类啦

一周的食材:蛋白质很丰富
maiki并不擅长料理,她的烹饪秘诀就是营养和健康。保证每天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选用天然有机的食材,保障一家人的健康~

maki的烹饪手法比较忠于原味,对于小蚂蚁来说有些清淡。但这样的轻食主义、素食主义也越来越受欢迎。

但在中国的餐桌上,这样简约系的轻食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做不到。妈妈们可以尝试学习和制作这样的轻食,不一定要每天如此,可以为家庭设定一个素食日,或许有不一样的发现。



maki给孩子做的便当和早餐
快乐哲学四:
不拘泥于屋内,和孩子一起感知外面的世界
maki说,她不希望生活被家务占据着,在回顾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她发现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刮掉”的。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务劳动,花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勇敢面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maki是广告公司策划人,除了工作,孩子占据了她很大部分的精力。她希望孩子的快乐成长不只是通过玩具,而是自己亲身去学习和体验,比如通过戏剧、电影、旅行来增长知识。


春天来的时候,带孩子去摘艾草、挖竹笋;在夏天去看樱花和甲虫;到秋天,去晒干柿子;等冬天来的时候,一起做年糕...
反复的感受和体验,maki相信:对孩子情感和人格的最好培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小房子教给maki的6件事
1.学会分辨「需要」与「想要」:人的欲望无穷,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但再大的房子也可能会变成狭窄的小房子,因此自己的人生一定不能被物质主宰。
2.专注当下:拥有现在需要的物品,丢掉过去的东西。未来需要的,等到那一刻再买就好。
3.简单却富足:空间小、东西少,不仅缩短做家务的时间,心灵也获得释放。

4.倾听内心的声音:空间大的郊区房子、身在市区的小房子哪个好?因人而异,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5.不抱怨生活:与其每天抱怨房子小,生活得无精打采,不如找出小房子的好处、爱上小家庭的生活。
6.不比较的人生:不与他人比较、不好高骛远,依照自己的预算,住在负担得起的房子。
住在自己喜爱的房子,乐观向上,无论房子大小,都可以快乐地生活~
- The End -

图片来自:INS@nest_robe
素材来源:econaseikatsu
百颐文创近期热门课程
(点击以下课程名即可获取详情)
↓↓↓
更多热门阅读
▼
杨绛: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
65岁龙应台辞职照顾93岁失智母亲
这套“佛陀的涂鸦”,为什么治愈了无数人?
清洁房间的深层意义:和我们的家建立真正的关系!
泰国感人短片:无法被弄脏的善良!
日本佛系公告栏10万人点赞:人生除了死亡, 其他都是擦伤

合作联系
百颐文创:150 7316 6476
微信号:baiyitang03
微博@百颐文创
也可以找到我们哦~
扫码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