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墨展——走马观花“乌金千秋照”
之前在网上看到了展览的宣传海报,就想去看看,了解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于是本周的某天中午,趁午间休息的时候,过去走马观花般看了看。看的不怎么认真,拍了些照片,稍微梳理。

对于墨的了解真不多,只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学着写过几天毛笔字,那 时候买的是瓶装的墨汁,还没有高端到要买块墨来磨一下,毕竟,研墨还需要砚台啊!说起砚台,我印象中好像韩天衡美术馆里有一块区域专门做的砚台展览,有时间倒可以再去逛逛,努力凑齐文房四宝!
乌金,我印象中这个词好像是用来形容煤炭的!墨与煤炭一样黑,但墨可比炭值钱。好的墨,价值可能要超过同等体积的黄金,称为“乌金”,物有所值!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在古代,读书人肯定是离不开墨的,而读书之人又极好文雅,那么墨少不了就成为文人发挥兴致的载体。正如在砚台上雕花刻文一般,在墨上面做文章也是一种风雅。一番雕刻描绘,顿时乌黑的墨块平添了许多美感和艺术气息,让人爱不释手!展览中收集有左宗棠《墨赞》。

既然是艺术,那必须也得高大上啊!于是各种的墨的艺术创作喷涌而出,比如这套二十八星宿墨,就非常的抢眼。

再比如这套黄山风景墨,则为山水景物图。

可能那时候的集墨就像现在的集邮一样,成套的更有意趣。不过也不排除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你得买齐了一套那才有腔调!于是有人就专门研究墨,整理相关资料,汇编成册,于是有了墨谱。

既然墨是做出来的,那就有发挥空间了。既可以在上面作画,也可以做出不同形状,还可以做成不同色彩!

琳琅满目之余,墨就融入了生活,然后就可以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比如可以作为礼品。

也可以订制,依然作为特殊礼物赠送好友。下面这块墨就非常特别,貌似与李鸿章有关联。

普通老百姓要用,达官贵人要用,皇室更是离不了,这就是御墨和贡墨了。

墨是用来用的,怎么用,中国山水画里面对墨的用法有好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