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首现负增长,但明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2018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共生产电影1082部,创造总票房609.76亿元。
2019年1月~5月,在包含服务费的情况下,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是270亿元,对比去年284.53亿的收入,有大幅下滑。更是九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首次出现的负增长。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仿佛真的应了那句人人自危的寒冬期。


2018年走势太好,2019压历山大
之所以有如此大幅度的数据下降,主要原因有四方面。
其一,2018年走势太好。一件事一旦触及天花板,想再往上走,要难上加难。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认为,“2018年,中国电影创作在类型上有突破、美学上有突破,社会的影响力也在加大”。

的确如此,从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到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再到国庆档的《无双》、《找到你》,以及《无名之辈》、《后来的我们》等片,兼具了动作、刑侦、悬疑、现实主义以及爱情等题材。这些优秀的国产片为市场贡献了63%的占比。
其二,今年上半年本土爆款难出,作品平均票房低,进口大片也成绩平平。去年平均每天有1.68亿票房,而今年有将近40天左右平均票房徘徊在三、四千万。

除了春节档的《流浪地球》(46亿)、 《疯狂的外星人》(22亿)和《飞驰人生》(17亿)外,最高的便是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9.5亿)和《反贪风暴》(7.88),且口碑上差强人意。而进口大片除了《复联4》外,票房最高的《惊奇队长》和《阿丽塔:战斗天使》也只在10亿 左右,爆发力不足。

其三,继去年全面取消8.8、9.9元等超低价票之后,电视市场迎来最强票补禁令。虽然售票平台仍有19.9元的特价票对外出售,但不得不说,观影人次受到直接影响,大大减少。
其四则是与业内大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税收政策的变动,导致融资不畅、上市公司市值急剧缩水,也给电影企业经营者们带来巨大压力。去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便提出一个观点: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国内会有上千家影视公司面临倒闭。目前来看,此话不虚。


未来,需要创造和艺术性
中国电影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错综复杂的思想政治运动,电影发展步履维艰,直到1959年才迎来第一个高潮,打破了思想局限。
第二次高潮被认为是1979年,出现了以《巍巍昆仑》、《开国大典》为代表的献礼片,走出了传统献礼片的模式,注重对人内心的揭示。
第三次创作高潮则是1999年,以《黄河绝恋》、《紧急迫降》等为代表,标志着国产片开始尝试在故事结构、高科技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

今年是又一个20年,中国电影的未来要从题材的丰富性、技术的高能性,更重要的是艺术的创造性上实现突破。
首先是题材的丰富性,一段时间内,国产电影一直在喜剧片、爱情片和青春片中打转转,但真正打破困境的往往是具有创新性的,比如动作片《湄公河行动》、悬疑片《无双》、现实主义片《我不是药神》等。

另外,跟风性是市场的顽疾。当《无双》成为票房黑马后,短短一年,就有近三十部犯罪悬疑片被排上行程,比如《风再起时》、《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刺杀小说家》等。但这种试图走近路,一味讨好观众,没有创新性的套路型创作,很难复制成功。

只有做到类型的细分,才能多元发展。
其次是技术性的提高,电影是一个工业化的产物,依托于科学技术的支撑。美国的技术水平要高于国内,所以同样一部商业片,观众会因为特效好选择为好莱坞大片买单,而嘲讽国产片的粗制滥造。
在科幻题材越来越受欢迎的当下,电影的技术性必须有突破性发展,为观众营造视觉盛宴,而不是让科幻片沦为玄幻剧一样的下场。

最后,电影是大众艺术,但不是讨好大众的工具,艺术性不能一味的服务大众性。国产电影要想长足发展,就不能放弃艺术性,正如上影董事长任仲伦所言:“商业类型片也需要艺术家的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几分钟一个笑点,几分钟一个泪点。如果放弃文学创作,给观众留下印象深刻的东西就会很少。”


2020年中国或成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即使很多人因为上半年的战绩,对今年的影视市场不看好,又因为今年寒冬期甚少有新片开机不看好明年的影视市场,但据外国媒体普华永道研究显示,中国将在明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预测显示,随着海外OTT(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有线电视观看量的骤减以及实体家庭娱乐项目的转型,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爱看电影的国家。

2019年美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有望达到121.1亿美元(836.1亿元),而中国则是110.5亿美元(763.37亿元)。甚至在未来几年(2021-2023)内,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都将是世界第一。

从当下的环境来看,中国今年763.37亿元的总票房有点不切实际。但往长远来看,也不是没有可能。今年暑期档的《少年的你》、《上海堡垒》《八佰》,国庆档的《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国》,无论是从制作还是演员阵容来看,都比上半年的影片更为让人期待,成为爆款的希望很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与其一味强调寒冬期,不如把它看作挑战,寒冬之后的春意才是业内从业者们真正需要在意的。把寒冬期看作过渡期,对影视行业充满信心,潜心在内容创作上,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机遇。
© 本文版权归 影视圈Magazi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