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结构原则4:主次分明
在讲匀称的时候,提到过,类似“王、三”这样的字,如果横画都写得一样长短,看起来会非常呆板。

因为三横长短一样,没有差别。但一个字中的点画,应该是各有所用,各自不同。有的点画可能是决定字间架结构的关键,而另外的一些点画,亦须协调配合,整体才能合式。
比如上面的“三”字,最下一横宜写长,上两横宜短,中横比首横还要短一点。这样,看起来因变化而有姿态,而且底部稳固如山,间架结构中有所谓“地载”即此。

“三”字的最下一笔长横,被称作该字的主笔。
什么是主笔?
所谓主笔,简言之就是在一个字当中最突出、最明显的笔画。
每一个汉字中的点画都有主次之分,这是书法结构与审美的要求。主笔在字中起平衡重心、支撑字势的作用,其它的点画起辅助作用,可称作辅笔。
在书写时,要突出主笔,使之伸展舒放,而辅笔则相应地收缩,与主笔协调配合,使字的结构与体势符合规范和审美。
一般来说,可以充当主笔的点画和部件是相对固定的,以下用具体字例,略作分别。
一、单一主笔
1、横
横做主笔,一般是字中最长的点画,有左右伸展之势。若为首横,,则覆盖下方,即结构中所谓“天覆”,如下“百、言”字。若是底横,则托举上方,即结构中所谓“地载”,如下“工”字。





2、竖
竖做主笔,一般上下伸展。






3、撇






4、捺





5、钩







二、横竖主笔




三、撇捺主笔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如果一个字中同时有左撇右捺和横,则撇捺主笔而横短。







四、字头:宝盖头、雨字头
1、为主笔,即覆盖其下点画。



2、下有长横或撇捺,则字头收缩。






*注:字例字体为楷体或楷体_gb2312,与本地小学语文教材所用识字字体的楷体基本一致。
(按:如需转载,请注出处。若涉侵权,请即联系。)

更多参考请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