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光》读后感
受喜欢的培训师影响,我开始系列主题阅读,试图更好地建立体系思考。
选取的第一个主题便是与我工作息息相关的“运营”,而这是今年的第二本运营书。
比起《我在阿里做运营》,这本更宏观些,不止着眼于阿里体系的提炼,而是尝试归纳总结普适性的运营基础逻辑。
可惜的是,作者的经验更偏向于内容运营板块且更多适用1-3年的基础普及,所以总体值得我日常工作借鉴的偏少。
但不碍于帮助我更系统地去看运营这件事。
不同于产品经理做一个产品、图书编辑出一本书、销售成交一单,运营的核心成果仍没有获得普遍认可的统一答案,也因此也比较难说清楚,到底运营是做什么。
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运营最终的目标是使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可以最大化,而这些价值具体体现在各种产品、用户相关的指标上,简而言之,运营指标的提升便是核心成果。
基于此,运营工作还需要先做好分类,毕竟不同的产品的商业逻辑不同,因而所需要拉升的指标也是不同的,比如内容型app关注的是用户数量和时长、电商型app关注的是成交额等。
因而,首先需要明确运营的是什么并找到关键指标,这还是相对简单的。
接着,就是体现功力的时候了,基于指标进行拆解到底要做什么,毕竟往往很多事情都会对最终结果有所裨益。
正如我在做电商运营的时候,为了最终成交提升,找到更好的供应商家、优化购买体验流程、提升客服体验等等都是有帮助的。
全部都做到并做好当然是最好的,但,投入即成本终归是有限的,所以要找到那个破局点。
这步可以称之为策略制定,往往这是需要基于数据逻辑推理的。
其次,即使找到了破局点去主动出击,作为运营还是每天会遇到纷繁复杂的各种事情,因为大多事情都会与运营相关,它们总会找上你。
这时便需要梳理能力,将事情流程化、规则化,确保基础工作稳定运转,不然很容易一直处于救火的阶段。
其次就是将所遇之事与目标相联结,否则被事情带走后,容易陷入失焦状态。
上述提及的策略制定、目标把控、节奏控制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运营有意思的部分。
可惜的是,职业生涯至今主要经验在于电商运营,此后若有机会,还是蛮想尝试其他运营岗。
比如符合我生活趣味的内容运营、能补足我较弱的消费者视角的用户运营,运营这条路上真是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
© 本文版权归 Norawoooo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