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都喜欢的绘本
查看话题 >快下雪吧

多年前,每周三早晨,我在国际学校做义工,辅导五个有阅读障碍症的小女孩,陪伴她们读英文故事书。大约是在当义工辅导员两个月后,一个名叫佳浩的华人小男孩加入了我的阅读提高小组。他的特殊需要是接受中文的听说训练。
第一次给佳浩上课,我特地从小豆的小图书馆里选出一本适合他的中文故事书,书名叫《嘟嘟和巴豆—快下雪吧》。
我来到二年级一班的教室门口,还没和班主任打完招呼,心急眼尖的佳浩已像小老鼠一样“哧溜”一下钻出来。
“佳浩,回来!我还没同意你出去呢。请回去坐下。”班主任平静地看着佳浩。
佳浩垂下头,沮丧地拖着步子又走回教室。
他重新起立,毕恭毕敬地问班主任:“老师,我可以和Helen走了吗?”
“可以,去吧。”
原来西方的绅士、淑女就是这样从小事上培养起来的呀,我不禁在心里发出赞叹。
牵着佳浩的手,刚在阅读角坐下,负责特殊语言训练的娜塔丽老师便领着一队二年级的小孩朝我们走来。和佳浩一样,娜塔丽的这组孩子也是一周接受三次特殊语言辅导。
我从书包里拿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霍利·霍比创作的绘本故事《嘟嘟和巴豆—快下雪吧》,封面上画着两只身穿红色外套的可爱小猪,它们仰起胖乎乎的小脸,无比欣喜地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佳浩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从椅子上起身站起来,紧挨着我,手开始翻弄书页,一副迫不及待地希望我快快开讲的样子。

我刚模仿儿童节目主持人的声调念出中文书名,娜塔丽老师领着的十几个小孩“呼拉”一下全拥了过来。一看这阵势,喜欢舞台表演的我兴奋劲一下子上来了。
我赶紧翻开故事的第一页,用自己想象的小猪的声音俏皮地开始配音朗诵:“圣诞节快到了,巴豆还没有见到一片雪花。哦,他望向天空,虔诚祈祷,快下雪吧,快下雪吧,请一定要下雪啊!”
知道孩子们听不懂,我接着又用英文为她们做翻译。孩子们嘻嘻哈哈地互相推搡着,看看我,再看看童话书,对着插图指指点点。

在一片寂静的树林里,小猪巴豆独自一人站在林间空地上。寒风凛冽,枝叶凋敝。他带着红头套,睁着小咪眼,仰望天空。一团白气从他的小口里冒出来,初冬的清冷快要从画页里飘出来了......
我逗孩子们:“你们听得懂中文吗?”
接着我为他们解释说这是一个关于两只小猪过圣诞节的故事。
“Chinese,he he, Chinese. Christmas, piglets.” 一个阿拉伯小胖咬着手指,笑嘻嘻地说。
“好了,好了,孩子们,来吧,我们排好队,要上楼啰,上课时间到了。”娜塔丽抱着一摞书,站在圈外,不停地发出召唤。
可小家伙们全然不理会老师的指令,紧密团结地在我和佳浩身边,吃吃笑着,兴致勃勃地盯着《嘟嘟和巴豆》,不肯离去。
娜塔丽小姐再次召唤孩子们,语气严肃。我连忙转身,对孩子们笑着说,“快排好队喔,老师要上课了。”
可孩子们的心被美丽的插画紧紧勾住,谁也不肯挪开脚步。


娜塔丽忽然发现了新大陆似地:“要不这样吧Helen,你方便和我们一起去二楼教室吗?可以请你为所有的孩子念这本中文故事吗?这周是二年级的国际文化教育周,我们正在了解世界各地的语言。看得出来,孩子们对中文很感兴趣。你可以为他们讲一堂中文故事课吗?”
为孩子们讲故事,这可是我的最爱呀。我三下两下收拾好书包,走到队伍的最前列,娜塔丽殿后,领着十几个轻声嘻笑的小孩,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上了楼。
来自芬兰的娜塔丽长了一张酷酷的脸,严肃却不失温和。孩子们叽叽喳喳各自坐在地毯上,我正准备开讲,娜塔丽发声了:“你们刚才上楼的时候,我看见了,有两个不是轻轻走,是用跑的,还有两个同学疯闹、推撞。现在全体起立,请出去,排好队,再一个个轻轻走进来。”
“哇!”我又一次在心里感叹,原来国际学校并非我先前所想象,任孩子们嬉笑、疯闹,自由奔放,无限宽松,无组织无纪律啊。
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轻轻走出课室,再排好队,文静地走回来,依次落座。
娜塔丽让佳浩上前,坐在我身边:“佳浩,现在请你给Helen当助教兼翻译。让同学们听到你的母语,听懂美丽的中文故事,好吗?”
“嗯!”重任在肩的佳浩认真地点点头。
好高兴又有机会展现我的绝活,又可以为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
作者霍利的水彩插画色调温暖、鲜艳,充满童趣,每翻开一页,娜塔丽都会把书从我手里拿过去,送到孩子们面前,一个一个地提问,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我能再看看吗?我要看中文字!” 名叫莫罕默德的阿拉伯小胖急得高高举起小手,大声提出要求。
“喔!这就是中文啊。”小胖盯着插画下的中文字,无比憧憬和陶醉。
翻开下一页,小猪嘟嘟和巴豆坐在一个由纸箱做成的红色雪橇上滑雪。
娜塔丽指着插图问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没有人滑过雪橇?”
孩子们一脸茫然。
”Sled,雪橇。雪橇,Sled。” 我一遍遍用中、英两种语言念出这个词。
“雪橇。”两个坐在后排的阿拉伯小女生轻轻重复着我的中文。
我忽然想到一首《铃儿响叮当》的滑雪歌,
“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娜塔丽苦笑一下,“Helen, 他们多是阿拉伯人,不知道这首圣诞歌的。”
“我知道!老师!我知道这首歌!滑雪!雪橇!”一个阿拉伯小姑娘眼中闪着光,高举小手,兴奋地叫着。
每当小朋友回答正确,或展现创意,我都微笑着,起劲地鼓掌。因受到鼓励,孩子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娜塔丽问孩子们:“圣诞节就要到了,小猪巴豆不知该给好朋友嘟嘟做什么礼物好。你们呢?你们会送什么圣诞礼物给好朋友呢?”
“我,我,我要送一辆兰博基尼豪车给我的好朋友!”小胖莫罕默德抢着回答。
这次,我和娜塔莉小姐一起苦笑了。石油王国的孩子确实是在金山银山里长大的啊。
“我要送两千个蛋糕!”
“我送八千个大蛋糕!”
娜塔丽一看势头不对,赶紧转换话题:
“送朋友的礼物不一定要贵重,我们亲手做个小东西,更有意义,更暖心呢。对了, 佳浩的母语好听吗?你们喜欢Helen讲的中文故事吗?”
“喜欢!”孩子们眼里星光闪耀,满脸阳光灿烂。
“我,我,我要去中国!”
“我要学中文!”
“我,我,我还要看看中文字!”小胖再次发出强烈的恳求。
看着孩子们激情万丈的模样,娜塔丽倍受鼓舞。
我悄声对她说:“瞧?我们今天种下爱中文的小种子了。”
一堂绘本故事课在欢笑声中结束了。短短三十分钟的中文童话不知会给孩子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初当小翻译的佳浩会不会日后走上比较文化研究的道路?阿拉伯小胖莫罕默德将来会不会致力于推动阿中商贸与文化交流?那个名叫戴建的韩国小男孩长大后会不会去中国留学、工作、定居?
我向来相信,我们为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多多少少会对那个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每次和孩子们在一起,我都希望,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把爱、友情、仁慈、良善的种子撒进他们幼小的心田。
回到阅读角,继续为我的五个小女生读英文故事。正读着,身穿白袍的阿拉伯小胖莫罕默德摇摇摆摆走下楼梯。又见到他喜欢的中国阿姨了,小胖开心地笑起来,眼睛都看不见了。
“嗨!”他热情地同我打招呼。
我冲他挥挥手。小胖高兴地蹦蹦跳跳往教室跑。
我正准备继续辅导,小胖又折回来。他羞答答地在墙角探出头,抛给我一句中文:
“谢谢!”
然后,踩着拖鞋,“嗒嗒嗒”地跑走了。
我的心里一片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