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看哭了,我们为什么要努力/
高考后的第一天,所有的热点都是围着今天的高考展开,甚至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短短一天评论超过20亿条……


我是在这种 全民热议高考的情况下,看到这本书的。2010年参加高考后,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高考这件事,只是记得那年数学很难,平常考120分左右的我只考了86分,没有及格。英语考了96分,高中三年唯一一次英语及格,(那年英语题简单)。然后考完后,全班20多个同学大家一起在网吧包夜通宵,之后就是毕业聚会。平生唯一一次喝了6纸杯的啤酒,回家的时候脚底有点虚,整个人有点飘,现在能回忆的就这么多了。
回到文章的标题,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曾经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以后,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终于可以上着班,挣着钱,卖自己想买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然后发现生活不是这样子的,即使有了工作,依然会有很多的迷茫,会有职业倦怠,会有事业瓶颈,会在想如何平衡事业、家庭与孩子,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事情貌似更多了。
书中有一篇叫做《你以为高考之后就是天堂?》高考后的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离开的才是天堂。曾经那么多人,一间教室,一整个年级所有的老师,同学,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齐心协力,互相鼓励。乃至于全校的学弟学妹们在你们开高考动员大会的时候也给你们鼓励,加油的日子,没有了。那么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一起奋斗那确实是天堂般的日子。
出来之后,往后的日子,更多的只有你一个人了 。在那个天堂般的日子里,我们需要逼自己一把,或许有人会说高考有种种弊端,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是相对公平的,从社会的关注度这一点,可见端倪。
曾经有一个学生找我咨询,我给他说过这么一句话“高考更多的时候,是给了我们一种选择,现在社会上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大学生好像没有什么价值,同学请你记住,超市收银的,餐厅端盘子的服务生,很有可能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当你有了那张文凭后,你可以选择去收银,端盘子,也可以选择坐办公室,站讲台……而他们,除此之外可能别无选择。”
看!这就是高考价值的一部分 ,那张纸,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我们可以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人生也多出更多选择。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在未来教育会分为两种,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普及教育注重纪律、做题、背书、高级打工仔。而精英教育讲究领导力,创造力,金融能力等。国外已然如此,中国也正在路上。(好吧,同学们,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数学课,放弃掉的一道题,不会就不会吧!
语文课,放弃掉的一首诗,这个应该不考!
英语课,放弃掉的一句语法,太难了,学不会!
物理课,这什么破定理,简直反人类!
历史课,一打开书,啊,好困,先睡一会!
……
一天天,一节节,
亲爱的同学们,放弃是会成为习惯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至少21天的坚持,放弃可能只是一瞬间。白岩松曾经在他的《白说》这本书里,说过“最幸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总有一个踮起脚尖能够够得着的目标,吸引你踏踏实实始终向前走”。学习,攻克一个难题,背会一首诗,一个单词,只要刻意练习,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伸手够到的。所以奋斗的你们,是最幸福的。
愿努力奋斗的你们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