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09.06.19
这真的是一个有负担的话题。其实堵在胸口的那些正在慢慢固化,恶化的速度最近有加速,所以不得不整理一下思绪。 写下来,类似一种自我反省和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主题。
嗯,今天天气也刚刚好,外面下着雨。下雨天暖心的茶,希望写完这篇的时候,暖心的茶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说问题当然要从源头说起,那就先介绍一下我母亲的父母和我父亲的父母。先从我父亲的父母开始,爷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无法忍受当时的屈辱,上吊自杀了,所以我父亲从四岁开始就没有父亲,上面两个哥哥,可惜这两个哥哥都没有把他当过亲弟弟照顾和看待过,甚至不如说,我父亲是这两个混蛋无能哥哥的撒气筒,再加上奶奶的不负责任,跟这个男人过几年,跟那个男人过几年,从来也没有管过这三个儿子,所以,基本上,我父亲是没有什么家和家庭的概念。而我母亲那边貌似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家里兄弟姐妹一共七个人,只有姥爷一个人上班,养过这一大家子九口人,当然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艰难的生活不等于没有爱的家庭,可惜不幸的是,我母亲摊上的这个家庭也是相当的没有爱,即使当年我母亲在高中来月事的时候,痛经痛到不行以及有些崩漏,想要去上学,希望姥爷借她自行车,这样她就不必步行上一个小时走到学校。但是姥爷却非常残忍的拒绝,当我母亲提出,那你能送我一段吗?我姥爷也依然不肯让步。因为他觉得自行车是他的,他上班要用。即使这个求他的人是他自己的女儿,即使他女儿痛经到那个样子,他也觉得,上学是你的事,你能上就上,不能上就别去,“我给你交着学费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对不起,这些不是我的臆想,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话,这真的是我姥爷的原话,这是他们重新开玩笑一样地提起这件事情时,我姥爷的说的话,当时我都已经十几岁。其实我听到真的挺震惊的。嗯,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很自私,很胆小很懦弱,但是又十分无比固执和倔强以及无知的一个老人。而我姥姥的固执的程度,对于我姥爷来说真的是有过之无不及,以及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暴力倾向,打孩子真的往死里打,打我老舅把他打成了磕巴,拿着擀面杖直接往头顶上砸,并且,打孩子从来都不是一轮就结束的项目,打累了,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嗯...其实有的时候,跳出来亲情的关系,以社会的角度去看你的亲人,你会觉得更能看懂很多事情。
话题回来,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的父母,自然也不会有很正确的家庭观念和教育。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母亲最长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爸妈没有能耐,你要是在外面打架了惹祸了,你自己处理完再回来。嗯,其实这些话,对于一个女生在这样的社会很残忍,但是,我记住了,我记得还很深刻。所以,从很小很小开始,我就知道,我靠不住任何人,我只有靠自己,哪怕养你的父母,都只是能给你一口饭吃的地方,但是他们不是你的保护伞。其实总体来说,我跟我父母的关系也不是很亲近,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可是我从不到四岁就送到了长托的幼儿园,就相当于寄宿幼儿园一样,我虽然每周可以回我母亲的朋友家那里过一夜,但是我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我平时也见不到他们。所以很小的时候的这种纽带就没有建立,上了小学终于待在父母身边,可是他们要做生意,依然也没有时间管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自己走路回家,大概要走40分钟吧。后来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个自行车,我可以骑着自行车上学,可是,话说,真的是没有几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就自己天天骑车上学,尤其是当其他的同学都有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辈的带着好吃的来接的时候,我只能自己一个人先走到我的小自行车,然后骑车回家。当时学校里都没有可以停自行车的地方,只能锁在附近的小区里。其实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觉得有点不舒服,嗯,应该是当时还小,还不知道落寞的这个词吧。可是当时我已经知道我喜欢女孩子了。可貌似,我的父母完全不知道我有什么异常。非常不幸的是,我去的是当时那个城市的最好的小学,不是因为我父母有钱有地位,仅仅是因为,我家是外地的,我没有本地户口,没法按片分区去上小学,只能拿钱去这所小学,而我的同学家里都是开酒店的,局长的儿子,银行里高管的儿子,基本上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混合体。在当时那个每天零用钱平均都是二三十块钱的班级里,我的零用钱是一周2块5,嗯,而这个零用钱是以防我骑自行车没有气了,打气的钱。其实现在想想都觉得,嗯。。
总体来说,由于我母亲的无知和短视吧,家里当时在我小学的时候挣了一些钱,然后我母亲觉得,嗯,钱挣够了,这辈子够花了,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于是她决定,我们就靠这些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这辈子,节省点应该就够活了。嗯,什么经济发展,什么通货膨胀,什么投资挣更多的钱,通通不管不去考虑,即使我父亲要拿挣的钱去投资,也是被我母亲完全拒绝,当然我母亲也有拒绝的理由,由于我父亲在股市里损失掉了几十万,以至于我母亲一分钱都不想再掏出来去投资任何,她唯一可以接受的花销就是,家里正常的非常节省的花销,这个节省是什么概念呢?是我和我父亲当时在街上,想买付鞋垫,嗯,很便宜一块钱一付的鞋垫,而我母亲觉得没必要买,这一块钱的鞋垫导致,我父母一下午的激烈的争吵。没错,我母亲就是这么一个在对钱上,分分都要计较,都要节省的一个人。她不顾及时代的发展,不考虑我同龄人其他人的状态,我的生活完全由她决定,最难过的无非是夏天,非让我穿那种小女生的塑料凉鞋,当我的同学都穿着运动凉鞋或者小皮鞋凉鞋,或者哪怕布的凉鞋,我穿着又磨脚又难看的塑料透明凉鞋。不是因为我家穷负担不起正常的凉鞋,只是因为我母亲要节省,嗯,不节省在她的上千的意大利皮靴,好看的裙子上,节省在我的穿衣和用上,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孩子觉得家里有钱,要穷养。嗯,没错,穷养一个女孩。而我的父亲,他会像正常的父亲一样,给我做好吃的,但是也会经常因为要给我买衣服而跟我母亲吵架。哦,忘说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跟我的母亲逛过街,因为她看什么都嫌贵,而在我最初来月事的时候,她为了省钱,不给我买卫生巾,而是去药房买一大包脱脂棉花,然后让我自己拿那包脱脂的棉花大概剪出卫生巾的形状,很多时候为了隐藏我书包里那一团棉花的尴尬,我都尽量不在学校去厕所。而我父亲觉得我的越来越像男孩子,他希望我能多受我母亲的影响能女性一点,所以尽量把我往我母亲那边推。而我母亲却是一个完全不知道怎么去照顾孩子的一个可能自己还是孩子的人。
说几件记忆犹新的事情吧。
1. 高中的时候,很胖,父亲做饭很油,热量很大,而又是青春期的我开始迅速发胖,我当然不喜欢发胖的自己,所以开始尝试在不耽误太多学习时间的情况下跑步跳绳。父母也在有意无意地说我应该少吃点,减减肥。嗯,好的,我当时高二,每天晚上都去跳绳,尝试周末起大早去跑步。有一天周日,我记得非常清楚,我跑完步回家,早上爸做了好几个菜,有个菜是鱼丸炒什么,我当时运动完很饿,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还没吃两口,父亲说,你都这么胖了,别吃那鱼丸了,你少吃点。嗯,我听话的放下筷子,一声不吭回到自己屋里。其实现在想想,三分练七分吃,即使练那么多,吃的时候不注意,或者吃的东西热量就是那么大,怎么可能会瘦下来。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是你生的,任何人都可以嫌弃我,可是你怎么可以嫌弃我?
2. 大学大概大二的那年回家过暑假,当然在家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和母亲有很多矛盾,然后我母亲说:“虽然咱俩是母女,但是要是处不来,那咱俩就少处,你知道我爱你就行了。”嗯,处不来就少处,这是我上学半年不见,回家还没待上两个礼拜我母亲的状态。嗯,可以啊,第三周我买了车票回学校,待在空空荡荡的校园里,即使无所事事,闷热的寝室,我也不想回到那个所谓的家。而,你知道我爱你的这句话,我真的觉得非常的扯淡,如果所有的爱,你简单的一句,我爱你,你知道就好了,这样的狗屁理论,我没办法理解,我真的理解不上去。
3.大三出国回到家,父母趁我不在家,在另外一个城市,买了新房子,搬了家,我回国回到那个新的家,由于离开学还有一阵,所以,我待在家里想休养一下,整理一下自己准备下个学期的开始,但是母亲每天逼我出去找工作,无所谓什么工作,端盘子发传单,什么都好,只要我每天能拿回来那几十块就好。家里缺那几十块钱嚒?不缺,可是,她觉得我出国花了很多钱,她觉得我没有钱的概念,她觉得应该让我知道挣钱的辛苦。我真的觉得那段时间,我快被她逼疯了,每天数落我不挣钱,出国花了很多钱。嗯,当时来德国半年,花了家里不到四万块钱,来回的机票就8000。其实我也不清楚,这个我花了很多钱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回到当时,新的房间也就是我的房间被我母亲贴了很多花花绿绿的蝴蝶花的贴纸。我这样一个中性的风格,怎么能忍受那样花花绿绿的花草蝴蝶的贴纸,于是就给撕掉了。被发现自己墙纸被撕掉的我的母亲,大发雷霆问我凭什么撕掉她的贴纸,我说这是我的房间,我有权利自己选择怎么装扮我的房间,她冲我大吼道: 这房子是我买的,我给你个房间住,你应该感恩!我说,好,那我走,我离开这个家。她冲我吼道:你有脸你别回来。嗯,我去网吧熬了一晚上,第二天实在没有钱,又渴又饿又困回到家,我母亲说,你有脸,你干嘛回来。我说,你想要逼死我嚒?那我跳下去,可能你就开心了。我母亲说,那你跳啊。我直接打开窗户,身子已经掉出去了一半,我父亲拽着我的腿,我才没有掉下去。我母亲跟我父亲说,你拦她干什么。后面算是平静了下来,但是这一幕,我这辈子都不会忘掉。
我们的关系变好是在我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工作了。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找了一份工资待遇相当不错的工作,虽然辛苦一些。他们觉得自己女儿很厉害,开始觉得我是知道上进的,是有正事的。我开始给家里钱,我和父母的关系开始渐渐缓解,我开始没有那么排斥他们,以前的状态就是一周一个电话吧,大概十多分二十分。当然,一直到去年我都没有跟他们说过任何关于我感情生活的事情。从我出国以后,变成了每周大概视频一个小时左右吧,聊聊最近的生活,聊聊他们的生活,可能也是岁数大了,我的母亲性格开始变得柔和了,我开始慢慢变得柔软,我开始愿意慢慢打开自己,想和他们去建立一种家庭的关系。 我很羡慕那些可以和母亲一起去逛街的孩子,可以一起和爸妈做点什么的那些人。我和我的父母貌似没有任何的共同的话题,也没有任何的交集。即使是回国,和他们也就是一起做做饭,吃饭,然后散步。貌似除了这三样,我们没有其他可以一起共同的活动。虽然这些年他们表达自己对我的爱,在言语上更频发更明显了。会经常说,我们爱你,爸妈爱你,父母无条件地爱你,不求你的回报...等等。
最近的一次视频,偶然说到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女生,去了美国,和她女朋友结婚了,然后两个人定居在美国。我母亲当然不知道我同志的身份,她想继续问下去,我父亲直接说,换个话题吧,我不想聊这个话题。 嗯,再一次,我们只聊过一次,就是我出柜的那一次,从那以后,我父亲不管我在爱情里的受过的伤,也没有问过我生活由于我同志的身份遇到的问题,他只字不提,他也不想知道,我每次提到相近的话题,他都明确地表明,他不想聊。
嗯,好,看来他只想知道符合他心意的那个女儿,嗯,可以。但是请不要再说,你爱我,你毫无保留的爱我,我什么样子你都爱我。因为,你并不是那样做的。
而我母亲,今天给我发了一段语音,大概的意思是,你遇到的问题,你跟我说,我其实也不明白,你跟我说,我还着急上火,我还帮不到你,你有问题,你跟上帝说,上帝能告诉你你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上帝爱你,而且上帝还能帮助你。
嗯。这段话和我小时候她对我说的:你爸妈没有能耐,你要是在外面打架了惹祸了,你自己处理完再回来。真的非常非常异曲同工。嗯,可能你的任务真的就是,把我生出来,然后上帝负责养就好了。
其实如此的难过,本质是我还是尝试,我还在努力,我还有期待,我还有盼望,我能跟他们有一天能向其他那些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我不要表面的和谐,我不要虚假的幸福,我不要假装大家都很好。我爱我的父母嚒?我不会想起来他们,我最难最苦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想到他们觉得有依靠有欣慰有勇气。我的安全感也从来没有来自过他们。我要不要放弃我的这份执着这份努力呢?可这份渺小的执着真的是对于这个世界上还跟我有那么一丁点血缘关系的人最后的关系的维持。所以我不知道我怎么回答我刚才的那个问题,我爱他们吗?他们有事,我会担心,我希望他们身体健健康康的幸福的活。我不再奢求他们对我的关心,不再奢求他们理解我,懂我的难过。
因为,其实,我早该在二十多年前就明白的道理,就像我母亲说的那句话,其实无非表达了一个很自私的态度: 你是你,我们是我们。It is your shit, you put your shit together.
其实,有些时候,无论对方是谁,他/她真的就是说说爱你而已,千万别当真。
茶凉了,心也蛮凉的,还是去暖暖茶吧,对自己好一点,毕竟,只有爱自己,才不是仅是说说而已。
Esslingen am Neck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