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奶爸带娃杂记
前记
不可否认,做父母比做任何工作挑战都大,因为要对另一个人的一生负责,而其他任何工作都不需要这样。所以,虽然我有时卑微,有时懦弱,有时真的不怎么样,但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是不敢掉以轻心。有时感觉就像鲁迅在《故乡》里描述的那种情绪:尽管现实可能让人困惑或失望,比如麻木的闰土,刻薄的豆腐西施,凋敝萧索的故乡,但水生和宏儿又代表着新一轮的希望,这不是因为水生和宏儿是天才神童,上了全封闭私校,或者刚刚获奖,只是因为他们的年龄。一个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很正面和积极的,至少是有趣的,我认为。
一 问题
有一天,七岁的儿子突然问起,人类究竟是怎么来的?我说,大概所有的生物最初都在海洋里吧,后来到了岸上,人类的始祖一步步演变,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感觉自己的知识也不过如此,就打开Youtube,找到一段记录片给他看。但这个科教片是给成人看的,儿子难得有耐心看了50分种,还是不完全明白。后来一次去学校,我告诉了校长这个事,校长就推荐了一个网站,需要输入学校的用户名和密码,里面有各种百科知识。关于人类的进化,是用卡通表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的关键性进展,如直立,建造房屋等。
还有一次,他又问我,人类是怎么开始用钱的?我说,人类最初也没有钱这个东西。需要什么物品,大家就用物品和物品直接交换,barter,易货贸易,可是不同物品之间并不等值,比如台灯和游戏机,那就需要一个中介,那就是现在我们用的钱。过了一段时间检查,似乎他忘记了这个解释。不过可能是太抽象了。
我也问他,这些问题,你在学校问过老师吗?他说没有,因为他觉得爸爸懂得更多。(自豪啊)其实以我对儿子的了解,他会想到,假如老师答不上来,会embarrassed.
有一天,他又问了: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了怎么办呢?我也楞了。没想过...我还成天琢磨怎么不遗余力地继续消耗呢,严重缺少责任感啊。我结结巴巴地说,不会的,粮食是可以再种...再长的...不敢说牛和猪和鸡是可以不停地宰杀的...更庆幸他还没有问到煤和石油这种长不了的...
那天开车的时候,随手放了一个邓丽君的CD,儿子突然要我停放。我问他,是不是不喜欢?心想连我自己过去都特别不喜欢邓丽君,现在年纪大了,趣味复古加怀旧,一个在美国出生,几乎不会说中文的小男孩简直更没有理由喜欢这种风格。没想到儿子说,这歌很sad,还反问我,不觉得吗?嗯。是的,sad...其实我心里想,为父半生饱经风霜,备尝人间冷暖,听一首歌不至于崩溃吧。他又说,the songtouched my heart,再听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你很sentimental!我说。什么是“sentimental”?他问。我说,就是很容易感动,看到月亮看到花也会难过的那种感觉啊哈哈。
邓丽君的歌能触发一个小学二年纪男孩的愁绪,真是匪夷所思。儿童的小脑袋里,究竟还有多少好玩的东西?
一个朋友的一家是天主教徒。他们家的两个男孩很喜欢和我儿子玩。前几天,他们说,教会有给孩子举办的活动,想让他去。我不信任何形式的基督宗教,但也不反对儿子参加。他将来要不要有他的宗教信仰,在我看来,纯粹是他自己的事,我不引导,也不阻止。 没想到,他去了两个晚上回来,问了我一个问题:Whocreated God?我曾经自信能够回答他所有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想起过去读过一本似乎是中世纪神学家ThomasAquinas 写的书,里边说,有人问:上帝在创世之前在干嘛?回答是:在给那些问题太多的人挖坟墓!那,谁创造了上帝这种问题,就更是离谱了。我说我实在回答不了啊。儿子说,googleit!
真的试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这个问题和解答,是针对那些“怀疑论者”的。
这个正式的回答是:......But God by definition is the uncreated creator of the universe, so thequestion Who created God? is illogical, just like To whom is thebachelormarried?
这里的逻辑是说,上帝的本质是宇宙和时间的创造者,所以他本身不是被创造的,是超越时间,在时间以外的。宇宙有起因,但上帝没有起因(cause)。我想,这就是说上帝是自有,永有,先验的,不能用一般的因果律去看待。这可能类似中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我们同样可以问,道既然可以“生”,即孕育,那么谁“生”了道呢?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因为人们在说“道生一”的时候,已经假定“道”是永恒和先验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再去追问道本身的起源。在这里,不得不说,基督教对类似的追问总算提供了一个符合自身逻辑的解答。退一步想,为什么就一定要觉得所有的事物都必须有起源和创造者呢?
这些要给小孩解释还是太难了,对我自己来说,也只是勉力去理解。我尝试把这段英文解释给儿子听。他似懂非懂,但又发展出自己的解释:God created time;time created God.
上帝和时间互相创造? 这符合那教吗? 不知道。随他去吧。反正我什么徒都不是。我不喜欢基督教。
=======================
二 社会
前几天,七岁的,成天打任天堂游戏的儿子突然对我说,他要把钱都给穷人(poor people ),帮助他们。我吃了一惊:怎么一不小心养了一个共产主义者?虽然我的内心对这样的理想倒是嘉许的,但我故意考他:那你自己怎么办呢?这糊里糊涂的混小子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我有钱。真是“贫家养娇儿”啊。这种幻觉不知从而来。
悲愤难言。咱也是无产阶级啊。
过了几天,我们玩角色扮演游戏,进行安全教育。比如,一个陌生人笑眯眯地说,小孩你真cute,跟我走。儿子说NO!然后又问我:what will happen if I go with him?我就开始扮演绑匪,控制住他,用匪徒腔调说:Call your parents, 送$$$来。没想到, 这个理想高尚的孩子竟说:They are poor people. Give them money!
What?这得教育了。但怎么教育呢?自己先捋清:绑匪是不是穷人?应该是...谁见过富人去绑票的? 富人不用绑票,他们的办法可多了。可是贫穷就该去绑票吗?当然不对...同情穷人能等同于同情绑匪吗?当然不...那穷人该干什么呢....我快晕了,关键是怎么跟儿子解释这堆逻辑呢?
我想了想,正色道:帮助穷人是完全正确滴,但是,穷人也最好自己挣钱。如果因为贫穷,就盗窃,抢劫,绑票,那就是非法滴!那就不叫穷人,而叫坏人!
儿子点头,明白了。
以“坏人”的标签来贴在上述行为人身上,当然有过度简化甚至歧视之嫌,但对于七岁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来说,似乎勉强可用,总不能培养一个“天下无贼”的“傻根”吧。就现阶段来说,他需要分清贫穷和违法的边界,至于违法的人是否都是坏人,所有的穷人是否都值得去帮,这样深刻的伦理问题我也回答不好,留待这个“新左派”长大后自己去辨析吧。
==========================
三 故事
中国传统故事和美国的儿童故事比起来,缺点就是教育性太强,太正经,每个故事都指向一个人生的光明前途,或者揭示一个无比深刻的道理,不让人肃然起敬绝不罢休。相比之下,美国孩子读的很多故事都很无厘头,纯粹就是幽默和玩笑,连放屁都拿来取乐,也有的故事会让儿童去思考和选择,而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答案。
可是,咱们的老祖宗既然已经留下了那么多标准答案,自然也不妨借用一下。讲每个故事,我都配上从网上找到的活泼可爱的卡通图画。
故事 1 愚公移山。我说,从前,有个老人,他们家门口有座大山,出门很不容易,有一天,他就想,把整座山搬掉,move the mountain,邻居听了说, “”You kidding me?“ 他说, 我一定要搬,我死了, 还有儿子,儿子有孙子,总之是endless. 儿子觉得这个故事还可以,他用英文重新讲了一遍,认识到正确答案就是要坚持不懈,最终会成功。
故事 2 铁杵磨成针。从前,有个小孩,像你这么大,一天出门,看见一个老奶奶在磨铁棍,What are you doing?老奶奶说, 要磨出一根针,小孩觉得很吃惊,老奶奶又说,只要我天天磨,磨啊磨,总有一天,会做出一根针。孩子深受感动,回去认真学习去了。儿子把这个故事复述了一遍,机械地说,then he went back to study!
故事3 守株待兔。又是从前,有个农夫去干活,他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那。他高高兴兴地逮了死兔,回家去把它做来吃了,然后,他想,我每天就在这里等,不就好了? 结果...我问儿子,你说,兔子还会来吗?儿子兴奋地说: 会! 为什么?我质问。心想,你这样恶搞祖宗的智慧,歪曲经典,我的标准答案和人生指南不就失效了吗?身为长辈我还怎么混? 儿子指着图说,因为兔子觉得很这样做很fun!我一看,图上画着三只兔子,一只倒在树桩旁边,气绝身亡,但看起来也象是在睡觉,另外两只正欢快地奔向树桩。农夫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画面还真是温馨,但故事不是这样的,必须回到正轨。我说,农夫只是在daydreaming ,兔子的死是事故,是意外,它根本不想死!另外两只只是农夫的幻想!为了突出故事的教育效果,我决定即兴表演活报剧:先演农夫扛着锄头走路,然后演死兔子,然后表演农夫吃兔子,每天等兔子,但是兔子再也没有出现,农夫嘴里念着兔子兔子,饿得瘫倒。这时候,我增加了一个人物,从地上一跃而起扮演他。这是一个老人,他看着农夫说,年轻人,好运气只有一次,回去干活吧!到此,故事终于画龙点睛,普世价值即使跨了文化也清楚明白。儿子大笑不止,很快就学会了演全套。
故事 4 司马光砸缸。前三个故事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咱就没点不苦大仇深的故事?我想到了司马光。我拿出卡通图画说,有个小男孩特别聪明,看见另一个小孩掉进了大缸,别的小孩都喊help,他拿石头一把就把人缸给砸了,把小伙伴救了。儿子很高兴,说,他喜欢这个happy ending.
最后我问,最喜欢哪个故事,儿子说,“Wait for bunny!” 其实我自己觉得,那种让孩子去比较,有选项,价值观不那么绝对和单一的故事还是会更好一些。因此,过了几天,我复习这几个故事,问儿子,如果不用人力去移山,但山又确实挡了路,该怎么办? 儿子想了一下,说,用robot!
===============
四 诗作
I Don't Care
I'll do what I want to do Please stop telling me what to do I have everything under control!
Surviving In A Game
Life is a game ... Death is a dream I don't know how I survived in my game How to get me out of the game I want to know What is it like When you are lost in a game Truth
Thetruth must be told It has been going for a while I haven't heard about it I was justnot the same again With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