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的断片残想
1,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杀食其他动物或种族,抢夺资源。为生存而战,死不足惜,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死。
2,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
3,所谓生存的意义就是做出选择,承担责任,直至死亡。
4,有得必有失,如果要获得更多,必须舍弃一些重要的东西,孤注一掷,比如自己的生命,比如人性。
5,吃人后获得巨人之力,这个想法很凤凰涅槃。
6,墙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危险的。墙外的人想进来,墙内的人想出去。
7,养韭菜和养猪差不多,历史是被改写的,韭菜是用来洗脑的。
8,巨人不一定不是自己的伙伴,人类不一定不是自己的敌人。
9,每个巨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没有绝对的不败战神。
10,靠血缘纽带的感情抵不过没有血缘关系的信任。
只是记录,不代表赞同…
暂时想这么多,不断补充…
真是一部神剧…
---------------------------------------------20190707的分割线-------------------------------------------------------------
自由:
1,自由是可以选择做某事,也可以选择不做某事的权利。自由不是去克服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是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平共处。
2,事实上,因为对行为因果的不可控性,自由怀疑论者的想法也很值得借鉴。
3,自由是内向的,自由是改变自己的自由。
历史:
1,历史是忘却,然后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尼采),艾尔迪亚人和马莱的历史都是选择性看见,然后将自己的价值观灌输到历史中。对历史的解释是为了向其他人证明自己没有生活在谬误中。
2,“记忆汇集于一条长河”打破了记忆总是发生在过去的传统。所以枭才会说:到墙内去,学着爱人。
3,为什么145代王会放弃抵抗退居小岛?因为他凭借始祖巨人的特殊力量,通过记忆的长河,看到无论如何努力,鲜血总不会避免,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理解永远是个理想,整一个西西弗斯神话。港真,对普通人来说,时间即自由,而对始祖巨人来说,时间已经不是参照物,所以如果始祖巨人和进击的巨人不能合体,看到历史的不断重复,面对没有未来的未来,不悲观才怪吧。。。避免西西弗斯循环推石的方法是被石头砸死,逃避虽然可耻却又用。
4,历史的意义是反思已知的事物,而寻找未来的可能性。
5,历史不是考古学,历史是讲故事。历史是去看,但就如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受困于视界。如果想看到历史的全貌,需要灵肉分离,用别人的位置去看自己。
战争:
1,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军事主义,国家靠边界来定义,必须假象出一个敌人,才能让爱国主义生生不息。
2,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结束战争。
结局:
1,不认同结局是马莱和艾尔迪亚的握手言和。诚如此,那太浪漫了。就像太极的黑白两极,冲突构成世界,如果不能分裂出一个“敌人”,就不能称为一个世界。
2,不认同会走向艾尔迪亚人集体安乐死的结局。吉克“艾尔迪亚人集体安乐死”的想法很有深意,在漫画中,被泪流满面的士兵称为“崇高”。人唯一可能的自由,是面对死亡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人,在接受死亡实相的同时也接受了它的后果—亦即一切传统生命价值的颠覆(加缪)。有意识的死亡的个体是自由的,但吉克的想法最大的缺陷在于替所有的艾尔迪亚人作出了这个决定。
除此之外,吉克潜意识里认为“艾尔迪亚人存在是不合理的”,这和将“特殊的即错误的”想法是同样的简单粗暴。吉克之所以认为艾尔迪亚人是特殊的,是因为有其他人类做对比,对比才产生差异,那么选择把所有的艾尔迪亚人消灭,和把所有非艾尔迪亚人消灭没有什么不同。
3,不认同艾伦会使用始祖巨人之力抹去艾尔迪亚人和恶魔定下的契约,让艾尔迪亚人成为其他人类无异的存在。理由同上,存在即合理,即使是如此特殊的存在。最关键的是,巨人之力和普通的人类之力已经不再构成压倒性的不平等,拥有巨人之力的艾尔迪亚人反而是过得最惨的一族人。顺便说一下,这个想法跟哈利波特的结局很像。
4,我认为的结局:It comes with it. 分享着不同的历史,共存于同一个未来。不断的拥抱不可预知的未来,冬天不是结束,春天总会到来,周而复始,但是每一个春天都是不一样的春天。
(emm,细节待补充...)
下次尝试谈谈“隐喻”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