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长绝
85岁的老朋友张爷爷说,他是“知交全零落”,年龄相仿的知交好友,基本全都故去了。有首老歌唱道:“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 当年我还小,对歌词没啥共鸣,搞不清大人们为啥喜欢这首歌,这几年这句歌词倒是越来越多浮现在我脑中了。
所有的故人似乎都悬浮在时间的长河上不动。我走过他们身边,和他们有了交集。我再往前走,便离开了他们,再不相见。
有的人有从少年到老年伴随一生的好朋友,我不会有了。我想这可能和自己少年的迁徙经历有关,说不定还要加上某种认同。以前一位好友一度说她只和四个人说话,和其他人的对话都不算说话。也许对好友的认同使得我开始对孤独之人更加认同,喜欢“知我者二三子”那种感觉,或是觉得友谊不能勉强,孤独使人深刻,或者只是不喜欢多说谎言,或者是喜欢的人都同我一样足够自闭,我也成为了知交基本全零落的状态。算不上知交的朋友也很少,懒得去维护关系。沟通最多的是我爱人,爱人也比较自闭,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两个人的孤独。
人本质上还是社会动物,我虽然不情愿,还是得承认这一点。再喜欢孤独的人,都有社交的需求。孤独中的我多数时间怡然自得,也有时候觉得有点儿凄惶无助。但是我也深深觉得,能够在这种孤独里保持正常的理智和心态生存下去,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群居终日多少让人安心,也容易让人逃避;茕茕孑立让人不安,让人别无他路,必须追求改变。
以后随着生活状态的变化,大概会有更多的朋友,但是故人也许还是绝迹了,或者在不断的绝迹中。记忆都各自封存,大部分是美好的。遇到有的人何等幸运,虽然不长久,却让人觉得生而为人是值得的。好的相互影响,是如此的美妙。再也不见的遗憾,不能美化它,但这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