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玉的路上,我大概错过了一个亿(猫马说玉图文版2019第一季2)
自从猫创建了“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淘玉,不敢有丝毫松懈。今后我们会将这些年行摄于各个玉石采购现场的所见所识归类总结一下,纯属实战干货,与玉友们共享!
在玉石之路上奔波了十多年,见到过很多神神秘秘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一闪而过,但也有一些印象颇为深刻。由于南疆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东西大多都是一些在内地不常见到的古物。是不是真的很有价值呢?莫非我错过了一个亿?
南疆,漫漫戈壁,沙子,沙子,沙子
大风,大风,大风
还有,,,,古墓,干尸

这个小家伙是我们大概十多年前在策勒见到的,算是一个。
就这小样还一个亿?
什么?您们一致认为这只是一块达不到收藏标准的普通籽料?认为我是在故弄玄虚?呵呵!当维族朋友神秘地拿出它来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认为他只是在故弄玄虚,但是很快我就知道,我错了。


拿维族朋友的话来说,这是一块“古董籽料”。什么?古董?还籽料?好像所有的籽料都是经过成千上万年才形成的吧?籽料应该都是古董嘛!呵呵!不是这样的。确切地说,这是一块在古代就被人打眼直接佩戴的籽料。
掰吹了!
有证据吗?



证据就在这个眼上——喇叭形的眼(也叫马蹄眼)。据维族朋友说,这块玉石是在楼兰故国捡到的,这个眼是古人用红柳枝夹杂着金刚砂钻磨出来的。
古代人真是执着啊!俺有点相信铁杵磨针的故事了。
这个证据??应该是有道理的。首先,喇叭形开孔就是古代玉器的特征之一(古代没有先进的琢玉工具,给玉石打眼都是分别从两头钻,就会有两个特征:a,孔是喇叭形,两头大中间小;b,中间往往对不齐。这两个特点这块玉都有。);其次,古人用红柳枝沾着金刚砂给玉石钻孔的说法确实是有的;另外,楼兰古国遗址确实发现过不少古代玉器。当然,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这块玉石是否古董我还不能确信,但是应该八九不离十。如果是真的,那就说明古人也和咱们一样,有着把玩料直接打孔佩戴的习惯。呵呵!填补了玉石研究的空白?还是我让古玉造假者骗了?
费劲钻个喇叭孔拿来骗人,是不是脑子不大好使?

这个是???呵呵!另外一块古董籽料,据说也是在楼兰古国发现的。
您们仔细看看上图。籽料没有问题,但是您们有没有看出来,它和其他籽料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照片不够清晰,还是我来讲一讲吧。首先,这块料子有一种带有包浆的感觉,似乎是被人盘玩过很久的料子;其次,这一面(上图)的表皮有一层戈壁料才有的超薄的黑皮子——这样的皮子是风沙吹出来的,比水冲出来的黑皮子要朦胧许多,一般不会出现在籽料上。

再看背面,完全是籽料特征,没有风沙吹出来的黑皮子。
这样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合理的解释是:原本是一块河道里面的籽料,被人盘玩很久以后,遗落在沙漠中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里(比如说残缺的房屋。)。朝上的一面经过千百年轻微的风沙洗礼,蒙上了薄薄的戈壁料特征的黑皮字,而朝下的一面没有。但是由于环境比较封闭,所以说这块料子经历的风沙比较轻微,没有形成明显的戈壁表皮特征。
一来,凭我的经验我很难找到另外一种解释;二来,我对这位维族朋友非常信任。所以说,我个人比较相信这两块都是古玉。


几个侧面也有戈壁特征的黑皮子,符合逻辑。

打灯无结构!呵呵!古人玩玉的标准和咱们差不多嘛!

上图就厉害了,是十多年前我在策勒见到的一些号称古代木简的东东。据说这上的文字已经失传,基本没有人能认识。
记得当年我路过乌鲁木齐的时候,有一位公安上的朋友刚好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他们刚刚破获了一起盗挖古墓的案子。说这些盗墓贼晚上在戈壁滩上冻得受不了,居然把盗挖出来的珍贵木简当劈柴烧了取暖。这些会不会是他们烧剩下的?要知道,带文字的文物都是最有价值的文物。


木头看来有年代了,看着这些字我在想,,,
这要是穿越到古代,俺岂不是成了文盲?
我问货主这东西有价值吗?他说一个字五十元。我数了数最后这个木简上面有16个字,也就是说,这个木简要价800嘛!他却说:“最低嘛9000块,少了嘛不卖!”。
呵呵!我掉进文盲村里了。
那时去策勒,住进酒店后就会不停地有人敲门进来。认识的都是送玉石的,不认识的基本都是神神秘秘地拿些古董给您看。现在只有送玉石的。

这张布币很便宜,后来我找人懂的人看过,是真的。不过没什么价值,网上就有卖,几十元一个。

这枚铜钱叫普尔钱,据说在新疆确实有真货,但市面上绝大多数都是假货。

上图这一坨是另外一次我在策勒看到的,据货主说,这是一块“老玉边角料”,是以前掏壶剩下的。僵杂比较多。我在想,这样没有美感的东西,即使真的是古董,也价值不大吧?

据说上图这个是木犊,就是古代的信件——把文字写在木头上(注意上方插进去的木片上有文字),用于传送信息。我仔细看了,木头显得很老旧的样子,但问题是沙漠边缘,这种老气横秋的木头太多了,我看不出来真假。
大概在十几年前,在策勒经常会有公路段的人拿给你一些类似的东西推销,据他们说就是维护道路施工的时候捡到的。我每次都是怀着好奇心看看,从没买过。现在没有这样的事情了,因为,,,,您往后看。


一些印章古钱和老珠子,也是公路段的人拿给我的,看着脏乎乎的,我基本上不愿意用手接触。

这是策勒县公路段某人家床底下翻出来的几个陶器。这样的东西不好看,我总感觉沾有戾气,没有仔细看。但我知道一点,这些东西即使是真的也不会太有价值。我是不是有点财迷?
这东西让我想起小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半坡。


他们说这串是老珠子,是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觉得像玻璃。不过在玻璃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那确实是比玉石的价值更高。在古玩行里有个词语叫“料器”,其实就起源于早起珍贵的玻璃制品。后来玻璃不值钱了,料器就成了玻璃造假的代名词。



呀!这个我看明白了!明明就是一位美女嘛!胖胖的美女。这个太漂亮了!看发型和丰满的脸庞像是唐代的,眼睛看似异族美女!
虽然她有双下巴,活在当下要被人说成胖纸,但是,,,,神态啊!太美了!我觉得这个是真的。什么?您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个是真的?呵呵!我的理由比较欠抽: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神态现代人表达不出来。您看嘛!寥寥几笔就神采飞扬,把媚态,神思,对了!还有寂寞的双下巴,表达得淋漓尽致!再说了,看颜料似乎是矿物泥,也不是现代人擅长配制的。
后来回到和田以后,这位美女的面庞似乎总在我眼前浮现,难道人有来世今生?我们上辈子就认识?还是古人的艺术造诣真的就这么神奇,让您过目难忘?您们试试,多看她几眼,看晚上是否会梦回唐朝!!
回到家里以后,我又觉得,她的眼神有点像蒙娜丽莎(是眼神像,不是眼睛像)。而且最神奇的是,大约十年后当我在卢浮宫见到蒙娜丽莎真迹时,瞬间眼前就浮现出这个画像,,,

是不是那神态和蒙娜丽莎非常像?
曾经有一两年,可能是策勒附近挖到了什么(策勒附近有个小佛寺,里面有大量壁画。)。当明显是位外地人的您走在策勒街头,冷不丁就会有辆车停过来,拦住您打开后备箱,把人吓一跳,以为遇到了绑匪,,,,其实是给您看后备箱的古董,都是揭下来的壁画。我也搞不懂真假,而且这种来路不明的东西咱也不能碰啊!




据说这个也是古董。我在想,要是我有机会穿越到古代,就带点玻璃,什么邓通了什么石崇了,赶紧往我后面排。
大概一年以后,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篇长文,说是策勒县破获了一起文物盗窃案,抓了一些公路段的员工,说他们趁着工作之便,偷窃壁画等古董。看着这则报道,我意识到自己确实不属于那种刚正不阿到可以大义灭亲的人——因为我第一时间担心的居然不是文物,而是那些相识的巴郎子。还好,据说我认识的巴郎子没有倒卖古董的。从此以后,我在策勒县再也没有见到向我推销古董的人了。

一位巴郎子的戒指,据说是真正的老蜜蜡。当然,这个应该是假的,因为这个人不太靠谱。



这是数年前我在若羌见到的,据说是在楼兰故城捡到的箭头。这样的箭头后来在其他地方也见过,但都没有这几个精美。
在且末若羌一带,除了偶尔能见到奇奇怪怪的古物,还有怪事。那时的玉石之路上鲜有体面的酒店,当时且末有一家玉石宾馆看着还不错,我住过两次。宾馆里面有一个发廊,灯光霓幻的那种。每次住到半夜,都会被走廊传来的一阵疯狂的敲门声惊醒:“公安查房!”。我每次都默默地打开灯,穿好衣服准备好身份证等着查到我,但就是没人来敲我的门。过一会走道传来一阵男男女女的喧闹,然后就安静了。每晚都是如此,从来就没查过我。我就是再傻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是不是好险啊?
掰胡说,俺就不是辣种银!


据说是在沙漠里捡到古代残缺的玉烟嘴,我总觉得这样的东西承载了太多说不清楚的信息,不喜欢。
漫漫的玉石之路,和传说中的丝绸之路其实是重叠的(传说中的丝绸之路有好几条,塔克拉玛干南部的丝绸之路就是玉石之路。),一路之上真真假假的古物特别的多。当然,其中不乏各种在口内也颇为流行的赝品,光是《清明上河图》我起码就见到过几十副。但我相信,一定也有真宝贝在里面。
知识就是财富啊!我有没有错过了什么宝物?看官中有没有懂行的正替我扼腕长叹呢?不识古董的我有没有错过了一个亿呢?
呵呵!错过就错过吧!其实对于猫和马而言,淘玉的过程已经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满足。经常见到一些玉商抱怨淘玉的辛苦,我觉得也许他们只是因为羊肉吃少了,累着了?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波的时候,生活已离我们远去。
——约翰.列侬
当您觉得淘玉是疲于奔命的时候,玉石已经变成了石头。
——猫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