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牡丹亭》有感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全书构造十分奇特,且充满想象的因素。生动形象的叙述了杜丽娘的坚毅勇敢,更歌颂了爱情的伟大, 作为南安太守杜宝的掌上明珠,她的出身决定了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可是在婢女春香的引诱下,她偷偷越出绣房走进花园,萌发出心底的那一丝渴望爱情的念头,并在梦中与情郎柳梦梅幽会于牡丹亭畔。可是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现实中她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爱情,最终只能郁郁而终。然而其真情感动了天地鬼神,最终还魂而生,在经历了无数坎坷后和柳梦梅终成眷属。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显示出的是人性中浓烈的情,此情让“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杜丽娘本质上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并不是一个端庄沉静的成熟女子。全书中,我对那一句话记忆犹新,杜丽娘十六岁才见过自家的后花园。可想而知,这小小事情背后的社会制度是多么的封建,多么的黑暗啊。但这却更是突出了杜丽娘追爱的勇敢及对爱情的执着。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作者巧用梦境将全文融会贯通,梦境变成现实,则是对其反抗的过程的一个结果。更是表明了作者内心所想所愿。 至于书中的柳梦梅,也是值得人们去探索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他一看到杜丽娘的画像和题诗,就被吸引住了。他为她敢于冒开棺处死的危险;在烽火连天、刀兵遍地的日子里,不畏艰险到淮阳替她探望父母。在得悉自己中了状元还被吊打的情况下,第一个念头就是叫人赶紧送信给杜丽娘,让她高兴。至少,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并且给予了杜丽娘梦境变现实的机会。圆了杜丽娘的梦。我认为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扰与吸引,仅仅因为梦,便倾洒出了一腔真心,不偏不移,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坚持将丽娘放置在首位。这是值得人去深思的。 我认为,书中的杜丽娘就是作者情感表达的窗口。丽娘热爱一切,爱生命,爱自然,对一切都充满了热忱。时代所造成的缺陷,都在作者笔下被填满。这更是作者的精神象征,反抗当时封建无光的社会。也带着作者的寄托,希望被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