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焦虑的中年少女:踏实做事就好,幸福会来的
填表格写到年龄一栏一算年份竟然已经27了。
25岁以后潜意识里排斥计算年纪,笑着说“永远十八”,说着说着自己就当真了,厌恶“中年”、“妇女”、“30而立”这些字眼。
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里说“20岁要开始用第一瓶眼霜”,“25岁最应该投资的单品是抗衰精华”,更是加剧了对地心引力的恐惧。
工作尚未起色,梦想无从谈起,父母们陆续退休开始旁交侧击地催嫁催生,我们或心有不甘或乐观向上地自称中年少女,未淡去的少女心却无力对抗生活里的四面楚歌。
今年我的两个好友先后从广州海关和会展公司辞职。
他们都模糊地感知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还是在辞职后那段没事做的日子里遭受了巨大的心理折磨,“所有人都各忙各的,我闲得像个废人”的感觉使他们陷入极端的空虚和恐惧,变得易怒,在自我否定的深渊里沉了又沉。
中年少女无的焦虑处藏匿,幸福看起来遥遥无期。
当年QQ空间里流行的段子“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演讲里的一句“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
早年被我们写在签名档里当作鸡汤座右铭,长了年纪回头看才悟到里面关于“有事做”的道理。
有事做是去“做”,做过的事犯过的错都会变成正向累积,培养自己做事的专业技能,争取自己做心仪事情的权利。
前几天川航成功的紧急迫降,当大家都在惊叹“史诗级迫降”,“秒杀萨利机长”的时候,一则后续刘机长的采访公布出来,他说:“只是因为飞了几十年,这条航线飞了上百次,太熟悉了。”
量变的训练重复到质变成为专业,好的习惯养成自然才生出极致,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铸就绝招。
这种踏实做事,一做一辈子的优雅故事在很多长寿老人的身上都有印证。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翻译的事情做了一辈子,从十几岁耳濡目染立志学英语到96岁每天还要“跟黑夜借一点时间”推敲诗句里的一个用词。
看他乐呵呵地跟董卿聊着被翻译折磨的乐趣,深入简出的翻译技巧张口就来,这份他踏实做的事早就成为了精神寄托,看着目光矍铄的大翻译家,很明显他是幸福的。
不是因为翻译给他带来的知名学者称号,不是因为再版的译作叫卖又叫好,而是这件事他踏踏实实做了一辈子,早已成为生活意义的一部分,身心都满足。
最近参加了一位俄罗斯老画家90周年纪念画展,90岁的老画家拄着拐杖讲话时中气十足。
这位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老兵,人到中年才发觉自己对画画好像有兴趣,简直是真人版《月亮和六便士》,拿起画笔就没在放下。
几十年画着画着就画出了人生传奇。
在90岁生日这天俄罗斯文化部送来贺信,授予他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
现场2位头发花白的优雅奶奶给他献花,自我介绍说是老先生带的第一届研究生。老先生说到激动时高举起拐杖挥动着:“喜欢画画的年轻人,踏实画画就是了”。
有梦想的中年少女们,踏实做事就是了,命运的嘉奖藏在时间的隧道里,付出总有收获。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