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Trumbo' 特朗勃 2015
王牌编剧从天堂落入监狱

电影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上世纪40年代,Dalton Trumbo,一位好莱坞编剧,撰写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剧本,身价水涨船高。然而,因为他的政治不正确,王牌编剧从天堂落入监狱,这部片就在描述他和他的家人如何走过风波,东山再起。
'Trumbo'由Bryan Cranston领衔主演,还有多位我们熟悉的银幕面孔,Diane Lane, Helen Mirren, John Goodman。虽然电影取材真人真事,而且发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之地,又而且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事件也许随着时间降低敏感程度?事实上,好莱坞黑名单始终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历史事件,这部有意义的电影由独立制片的方式完成,并不是由大型电影公司制作宣传,事件并未随着时间降敏。不管怎么样,拍出来就是拍出来,加上出色的演员阵容,让我们看看上个世纪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是很有文化意义的。
附带一提,当年好莱坞的巨星,John Wayne和Kirk Douglas都有出现在这部电影里,由外貌相似的演员扮演,举手投足激似!尤其模仿Kirk Douglas说话的语气,非常传神,就算是不太熟悉的读者朋友,联想Michael Douglas说话的语气也可以,因为他们俩父子说起话来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连Michael Douglas依然令你感到陌生的话,我只能说是不是走错blog?那就愉快的在这里逛逛吧!
Dalton Trumbo有许多趣闻,《特朗勃》是传记电影,自然有提及一二,例如他化名工作的时候,撰写一部剧本定名为公主与农夫,'the Princess and the Peasant',文字敏感的读者可以想像那是某种对比、某种谐音,它是一个浪漫而且有喜感的故事,但是,人家看到那个剧名就兴致缺缺,不会想看那部电影,于是修改剧名,你知道了吗?也许爸爸妈妈辈一定知道,又也许爷爷奶奶辈一定知道,那个故事就是后来深受观众朋友喜爱,并且横扫电影奖项,《罗马假期》。回过头来说,命名至关重要,不同的名称,仿佛有着不同的命运。
雨木随笔
Bryan Cranston 老经验的优秀演员Bryan Cranston从事演艺工作数十年,直到电视剧《绝命毒师》(一位贩毒的中学化学老师的故事),他生动演绎故事主人公一步步变坏的过程,他帮剧,剧帮他,从那时候开始,已经年过半百的Bryan Cranston尝到走红的滋味,后来,影视作品几乎年年都可以看见他,其实,他没有太多表演上的改变,大小银幕之外,舞台剧也是他努力的舞台。
在'Trumbo'里面担任男主角,他确实戏路比较老派,可是一点也不会过气。 Trumbo有一种坚持,那种成功人士的坚持,甚至固执,Bryan Cranston把这种个性揣摩得很传神,例如编剧。
编剧这样的人格特质,他总是有许多想法的,像Dalton Trumbo这样的王牌编剧,就算潦倒的时候替人家写垃圾,心里面还是有思想的,退一步说,没思想的话也不会被人家抓去关了,alright,有一段戏是他的女儿生日,女儿是青少女,非常非常不能理解自己的爸爸,为了工作而不能在场陪伴。一起切蛋糕,唱首生日快乐歌,爸爸五分钟都没有,连两分钟也没有!于是她气急败坏的找她爸爸抗议,今天是我生日耶!那是撒野包裹着撒娇,任何有家眷的人都可以感受剧中女儿的心情。她爸爸告诉她,就像老板告诉员工一样的口气:「我说过我在工作的时候不要敲门,你不可以敲门!」
当然,这是电影的片段,我们看见了一个寻求关怀的女儿和和一个浑蛋爸爸,但是,当我们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可以体会那一份无情的顽固,除了Bryan Cranston揣摩得非常好之外,也描述著成功是一个人的本事,还有背后一家子人在支撑,不容易啊。
伟大的太太 Diana Lane在剧里演出Trumbo的太太Cleo,伟大的女性。上世纪40年代,或是一万年后的40年代,相夫教子的女性不会消失,并且永远伟大。愿意牺牲自己而成全在乎的人,往往是女孩子专有的特质,听起来像是圣人?其实不是这样看待。
我们在剧中看见,Cleo持家有术,让先生无后顾之忧,在家庭遭逢最严重的打击,Trumbo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被抓去坐牢,太太依然支持自己的先生,把孩子带大,撑住整个家。 Trumbo出狱之后,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他开始变得冷酷,尤其对家庭成员相当严厉,就像颐指气使的老板气息,此时太太察觉一个家的核心价值恐怕出现负面影响,她尝试与丈夫沟通,她一点也不想看着自己的家庭失去凝聚力。
外面就算是天大的打击,全家人可以一起面对,但是家人之间彼此对待如果失去了爱,一切都不对了。 Cleo相夫教子并不代表忍气吞声,适时爱的沟通,也看得出她认为重中之重,始终是家和万事兴。
Cleo对Trumbo说了一段感性的自白,大意是全家人受苦也要苦得有凝聚力,而不是苦到后来形同陌路,一番话点醒了Trumbo,调整他对家人的态度,也是我认为电影里很感动人的地方。有时候,离自己最近的人说的话,很难听很难顺耳,但那是很难得的情分才愿意说的。与其想想说的内容多么刺耳,不如想想为了什么家人愿意说,事情会不一样的。
赶上某个时代 描述这部片的观后感,似乎像家庭故事一样,《特朗勃》不完全是家庭伦理片,好看的电影总是有很多面可以令人产生体会,例如这部片的大环境。
都说,生不逢时。回顾历史,为了抵抗法西斯主义蔓延全世界,在美国身为共产党员是很OK的,但是世界一直在变化,美苏进入冷战时期,身为共党份子就变得不OK了。 Trumbo也因为政治不正确,被司法调查,成为政治犯被抓去关。尊敬的读者朋友,大环境这个东西很难说… 同样是Bryan Cranston演男主角,《绝命毒师》里和小舅子喝酒聊天,他说一百年前,一样的地方因为禁酒令,我们不可能在自己家喝酒聊天,那是违法的。 精致的古装穿越剧'Outlander',也是把时间往回推一百年,只是从20世纪回到19世纪的一百年,女主角面对一大票自以为是的苏格兰大男人,认为女人懂什么东西,女主角心里面冷冷的说着一百年后相同的地方,女性有投票权。
一百年对我们来说好像橱柜顶端构不着的糖果罐子,索性就说十年吧。
现在2016年,2006年假设我想离职,手机发简讯告知主管,或许很多人觉得这么做真是太疯狂了,也许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觉得这么做草率,但是,时代一直在变,此一时不合常规,彼一时内容改变,哪天辞职一定要写「退职愿」,不懂格式的就别想要辞职;也许某天,辞职打个电话就OK了,书信概不受理。
套一句老英国的说词,Heavens!,除了讶异,恐怕真的只有天晓得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我并不是想要强调怎么样才是正确的,而是电影里Trumbo的态度,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编剧,情况严峻的时候他依然编剧,他想赚钱也想把好故事带给大家,我们都会因为赶上某个时代吃到苦,退一步说,每个时代都是这样,赶上了也就尽力而为。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