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观后

《破冰行动》这部讲述打击毒品犯罪的电视剧,我看得比较晚,但一看起来,就停不下来。
从中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少看电视剧,不然是会严重影响你玩手机的时间的。
前几天,这部电视剧大结局了。看完后,给我的感受就是高开低走,据说豆瓣评分也从最初的8.5分降低到了7.5分。
确实,一开始的节奏很紧密,剧情一步步展开,悬念迭起,就像是现实版的狼人杀。到后期就显得又些拖拉,结尾的设置也有些仓促,很多事情也没有交代清楚。
不过,剧中人物的演技真的是很好,特别是那些老戏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赵嘉良和马雯了,一个有情有义,一个聪慧帅气。
当然,这不是我想写的重点,我想写的是关系网络。
提起“关系”这个单词,有些人可能会看不上,认为不就是拍马屁,阿谀奉承嘛;还有些人会觉得很重要,它是需要高情商、高技巧才能完成的事,搞好关系之后,对自己个人的成长发展会很有帮助。
不管怎样,我们都得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的关系网络之中,家庭关系、人际关系、职场关系、社会关系,我们游走在这些彼此交错关系网络中,这些关系网络多以利益与价值为基础。
《破冰行动》这部电视剧中,也有两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一个是以林耀东为首的制贩毒集团关系网络,另一个是以李维民为主的禁毒系统关系网络。

这两个关系网络相互对立,也相互渗透,而渗透是为了更好的对立。
林耀东收买公安系统的马云波、陈光荣,充当制贩毒集团的保护伞,李维民派赵嘉良作为卧底,打入制贩毒集团的内部。最终,还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可整个过程可谓是跌宕起伏,险象环生。
这两个关系网络各自内部的联系足够严密,制贩毒集团的关系网络更是有紧密的利益关系,但越是这样,它的风险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找到突破点。
虽然这个关系网络环环相扣,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弹性与开放性。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网络节点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关系网络的稳定性。
制贩毒集团的中的林胜文,手中握着林耀东贿赂公安局长马云波的视频,这成了林耀东的心腹大患,因为一旦被公安机关掌握,他的整个利益集团就会全体瓦解。
同样的,当赵嘉良将他们在法国的毒品销售渠道切段之后,他们的制贩毒“生意”就做不下了。
反观禁毒关系网络,因为有制贩毒集团保护伞的存在,导致打击毒品犯罪的工作受到重重阻碍。
那这两大彼此对立的关系网络,是如何破局的呢?
林耀东的做法就是进行销脏毁据,杀人灭口,借助赵嘉良这个中间商,重新连接起法国的销售网络,本质上只是对原有关系网络的修复;而李维民这边的方法则是,绕开马云波这个保护伞,组建新的缉毒关系网络。
可想而知,警方这边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对于这个新的关系网络,林耀东一无所知,更找不到突破口;警方这边,安插了赵嘉良到林耀东身边,击破了林耀东的关键节点,里应外合,纵使林耀东手眼通天,也只能束手就擒。
和林耀东想比,古代的帝王在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时,就要更高明一些。在古代,是不允许朝中的大臣有私交的,皇帝就是唯一一个中间节点,剩下的其他节点,都与他连接,而这些其他的节点之间是没有连接的。这就意味着谁都绕不开皇帝,皇帝的权力才能得到最大先限度的保障。
而林耀东的关系网络更像是一个关系链条,这个链条的长度越长,上下游的关系越紧密,它的抗风险能力也就越低。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呢?
首先,自己必须有价值。在一个关系网络中,你如果没有价值,或者说你所能提供的,这个关系网络中其他人也可以提供,你就是可以被取代的,或者是被当做棋子来使用的。
其次,认识多个关系人。在每一个群体之中,认识两个或以上的关系人,意味着你可以在这个关系网络中绕开其他的人,而其他的人绕不开你,你的价值才更容易被凸显出来。
最后,要有跨界学习的能力。在同一个关系网络中,人们往往能够提供或者接受的,都是同一类信息,而具备跨界学习的能力,那么你就可以一些其他角度的信息,其他的成员就更容易接纳你。
也许构建起自己的关系网络并不仅仅是高情商、高技巧才能解决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具有好奇心与跨界学习的能力,可以为他人创造价值。
上篇文章:《每个人都是孙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