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漫行散记(三)
从奥林匹亚到德尔斐(4.27)
今天就此告别伯罗奔尼撒半岛,进入希腊中部。一路沿着9号公路向北行驶,艳阳高照让沿途景色的饱和度增高。在经过连接两岛的安提里翁大桥后,进入科林斯湾,公路绕山盘旋,时不时的路过依山而建的村庄。平静的科林斯湾配合着远处湛蓝的天色,映衬着沧郁的山景,十分惬意。
德尔斐小镇安静祥和,仅有的一条窄小的主路被停在路边等待游客的巨型大巴阻挡。小镇距离古遗迹不远,晌午的强光下各国旅行团聚集在古遗迹外歇息,好不热闹...
德尔斐是阿波罗神所所在,由于其神谕的出奇灵验致使无数虔诚的人们不远万里,只为了能一解心中的疑惑。这神谕的灵验也恰好印证古希腊神话中的人们宿命论的悲剧性底色。
事实上在《斯巴达300勇士》中有一段充满对乞求神谕的表演。皮提亚口嚼月桂树叶,在大殿中央的地缝上,烟雾环绕着她。皮提亚在吸入气体后开始进入迷离状态,这是最神秘的环节。皮提亚不受自己控制的开始说一些常人听不懂的话,一旁的低等祭司把它的话翻译给乞求神谕的人。这一过程被描述的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美学意味,也留给艺术创作非常大的空间。
然而对于政治军事家,这种含混不清的叙述简直是一种挑衅,据说亚历山大大帝来拜访时候,为了让女祭司清楚表达而动用武力,直到女祭司说出他“不可战胜”。
今天的阿波罗神庙废墟上,神庙的造型清晰可辨,但传说中皮提亚所吸取雾气的地缝已经无从分辨。昔日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也已经不在,改换而来的是当代一车车的游客,在我看来,这不过又是换了一种方式的朝圣...
偶遇“珍珠”小镇阿拉霍瓦 近身感受复活节(4.27 - 4.28)
由于是复活节,德尔斐博物馆在周六下午4点便关闭了。再加上希腊的日落比较晚(将近晚上8点),于是和巍哥开车在山林间闲逛。
距离德尔斐大约十公里处,遇到一个美丽的小镇镶嵌在山林间,远处映衬着着雪山的山顶,到达阿拉霍瓦小镇。镇子比德尔斐大很多倍,沿途很多商铺。这里房屋依山而建,建筑错落相间,斑驳的光线从房间洒下,打在行人的身上,光线质感十分强烈。
沿着小镇找到一条岔路,一头砸进了居民生活的山间街道。山城的特点是你走的任何一条道路都不会知道你将通向哪里,我们只能凭借着小镇高点的教堂钟楼方向走去。镇子的每个街道岔口都会透出不一样的风景,房屋依山势而建,道路蜿蜒,时常透出房前开着的一簇簇粉色红花的树,打在湛蓝的天空下。夕阳渐至,光线变化丰富起来,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绵长而厚实的云,连接着山的两端,环抱着小镇,景观甚是奇特。
在天色渐暗时,我们往回走。沿途看到有几户人家敲敲打打的在街头剥羊皮,甚是惊奇。于是上前询问,得知明天在镇子里会有庆祝复活节的活动,宰羊为明天准备...
次日清晨赶回阿拉霍瓦小镇打算亲身感受小镇的复活节。走在山间远远的便感受到烟雾缭绕,昨日热闹的小镇主街道空空荡荡,大部分店铺都已关闭。走到镇口便问道铺面的烤肉香气,人们聚集在临时布置的烤肉池前,有说有笑,伴着欢快的歌声交谈着。之所以叫“烤肉池”是因为用来烤肉的碳池非常大,横跨在碳池上是一排全羊,串气羊的架子横跨在碳池上。两头各坐一个男人转动着全羊,好不壮观!围在烤池的周围的女人和孩子们欢快的聊着天儿。
事实上这是当地人们庆祝复活节的方式,以家为单位,每家一头羊,前日宰割串好以街道为单位摆在一起整整齐齐。邻里街坊时不时的拿出自家酿好的白葡萄酒。
看到我们前来拍照,大家都乐呵的配合着。拿起已经考好的一大盘羊杂和葡萄酒让我们俩品尝。味道非常棒!
悬立在崖顶的迈泰奥拉(4.28 - 4.29)
早在去年做攻略的时候就在“LP希腊”的封面上看到一个悬筑在孤峰山崖上的教堂,心下便觉得此景只应天上有,于是对这个地方有了深刻的好奇。
驱车三个多小时,一驶近卡兰巴卡小镇,便看到远处一柱山峰直耸入天,景观甚是奇幻。这便是迈泰奥拉众多岩峰中的一柱。迈泰奥拉地区岩峰林立,观感陡峭险峻,彼此之间直观感受彼此孤立。这里在一千多万年前曾是内海的沉积物,由于地壳运动,将整个地区推出海面,形成了迈泰奥拉不同的裂沟和裂缝。由于是海底沉积物,经过多年的洗礼,砂岩逐渐风化,便形成了眼前这样一座座形态百变的岩峰。
我们一头砸进山谷中今人修建的盘山公路,激动不已。事实上整个石峰地区范围并不算大山。每座山峰的形状奇特而圆润,似乎是被精心打磨过。由于主要峰区座东面西,所以这里的日落比日出壮观。
山峰的质地为圆润的石子夹杂着砂岩,因此少有植被生长。近身观看岩峰当中,有非常多千奇百怪的洞穴。早在公元11世纪,不少隐修道士来到这里,居住在洞穴中学经避世。后到14世纪,拜占庭政权逐渐衰落,土耳其对希腊的入侵,导致修道士们开始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在,便开始在险峰岩顶修建修道院,这就造就了如今在迈泰奥拉的奇观。
最初的修道院并没有石阶,修道士们的生活用度主要靠网兜从峰底拉上顶峰的修道院内。和平年代,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于是这里名声大作,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往山间。
不得不说声名远扬好坏两面,我们来时恰巧复活节遇上五一前夕,于是世界各国的旅游大巴在山间穿梭,将正午的狭窄山路堵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如今的迈泰奥拉的各修道院观感已经非常商业化,忙时无异于各地的热门旅游景点。但是这里的风景、教堂景观、建筑、修道院教堂的建筑和早年修士们的精神依然让二人为之惊叹。
如今的迈泰奥拉活跃着六座大小不一的修道院,修道院建筑风格一致,黄砖红顶,围绕着中心圆形的主教堂而建。主教堂内的墙壁和天顶上都绘满了14、15世纪时期的基督教壁画,壁画风格与文艺复兴前夕风格的祭坛画大相差异。其中一座“”的修道院最为华丽,教堂内壁画依教堂建筑结构严丝合缝,形式丰富精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