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公私分明
《汉纪五十》
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
初,武威太守倚恃权贵,恣行贪暴,凉州从事武都苏正和①案致其罪。刺史梁鹄②惧,欲杀正和以免其负③,访于汉阳长史敦煌盖勋④。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因此报之,勋曰:“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隼,欲其鸷也⑤。鸷而亨⑥之,将何用哉!”鹄乃止。正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
【注释】①苏正和,汉末及三国时期人物,凉州从事,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人,不畏强权举报了武威太守黄峻。②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书法家。初选孝廉,拜为郎官,光和元年(178年),入鸿都门学,出任凉州刺史,后入朝升为尚书。③负累,受牵连。④按胡注:郡太守置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盖勋(140—191年),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蓍名清官。活动于东灵帝时期。主要功绩:揭发杨党,不屈董卓,屡战叛军。⑤按胡注:绁,系也。广雅曰:鸷,执也。取其能服执众鸟。⑥亨,古同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