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老龄化问题
对门阿婆83岁了,独居。她是个有钱的老太太,两套房子中一套房子自住,一套出租。除了房租收入,还有社保以及她每天辛苦在小区里收垃圾卖的💰。
老太太的老公在70多岁时去河里捉螺狮,然后突然一下子头朝下摔进河里。不知是猝死还是溺亡。老太太说第二天人们才在河下游发现他😔。
我很喜欢这个矮小却精干的老太太。她思维敏捷,爱说爱笑,是个带着点顽皮的老太太。甚至很大程度上因为她的存在,我选择了目前的房子。起因是我在南边阳台查看房子时,老太太像只🐒似的从她的阳台探出头来,笑盈盈的,甚至带着些天真烂漫。我一下子喜欢上我这个未来的邻居了。
虽然偶尔有几个词听不清楚,我还是能听懂她大部分宁波话的,何况她还是会说一些普通话。她非常礼貌,偶尔上楼时提出帮她拿重物,她总是一口谢绝,而且还总是连连道谢。耶耶耶耶,似乎就在她的嘴边。
偶尔我会在买了橘子或香蕉时送她几只,她总是会很客套地收下,但也会拿些女儿来看望她时带给她的蔬菜给我。有时候太寂寞,我会去她屋里坐一下,陪她聊聊天。去年外婆来陪我住的时候,她几乎天天带外婆去小区里转悠,把外婆介绍给小区的邻居;还带她去卖保健品的店里听讲座,拿免费鸡蛋。外婆和她几乎一般大,但比起外婆的娇气,她很皮实,总是帮外婆把鸡蛋拿回来,而外婆只用空着手就好。为这,我婉转地批评过外婆几次,让她不要滥用别人的善意。毕竟老太太已经很友善了。虽然两位老太太语言不通,但看得出阿婆因为有人做伴还是很开心的。
我其实没为她做过什么,不过偶尔给她端过几碗自己包的饺子。有几次跟她提出她可以帮她买米,她说一周来看他一次的儿子会帮她买好,所以不用麻烦我,然后随口又是几个谢谢。她唯一主动对我提的是:我年纪大了,又一个人住,如果哪天发急病恳请我开车送她去医院,因为她最怕一个人突遭不测。我连连答应,帮她在小本本上写好自己的号码。
她身体其实挺硬朗的,每天早晚出门去散步,还在不远处的世纪大道边上开辟出一小片菜园,每天要走一两公里去浇水。生活很有规律。楼上的一对经济不宽裕的中年夫妇对她很不错,男的去附近河里捞的鱼总是会给阿婆几条,女的也常常姆妈姆妈地叫得亲切。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因为他的儿子也不过一周来看望她一次,女儿们来得更是稀少。所幸阿婆腿脚灵便,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
有一天,我只有半天的课,中午回到家开始午休。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门口人声嘈杂。起初没放心上,过了一会儿忍不住打开门,却发现是对门阿婆头朝下躺在地上!我吓了一大跳,心砰砰砰地跳。满是居委会的人和身穿制服的急救人员。几个男的正在七手八脚地把阿婆固定在担架上。仔细看阿婆呢,她还在说话,但一动也不能动。小小的门口挤满了人。我只好问边上的邻居,她说阿婆是踩着凳子拿东西的时候摔倒了,可能是骨折了。然后自己爬到门边,听到门口有动静时就喊救命,终于有邻居听到呼救,找人把门打开并叫来了救护车。
我心里又难过又懊悔。懊悔我住在阿婆对面为啥没发现她的异样,为啥没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帮到她!我这个对门的邻居也太不合格了…… 想到以前我有时候还会主动敲门问候一下她,但近几个月不知忙些什么,对她的关心也少了很多。阿弥陀佛,老太太没有大碍。
邻居都在议论阿婆的儿子接到居委会打去的电话时没法及时赶来,还说我距离这么远,能有什么办法呢。她儿子住在姜山,说远也不算太远,估计是不会开车,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至于她的女儿们,据说因为嫌恶老太太不把房子卖掉拿钱给她们,平时跟阿婆走动也很少。阿婆被绑在担架上送去医院时唯一出现的亲人是她的孙子。这个孙子刚毕业实习的时候一直住在阿婆家。阿婆每天都给自己的孙子烧好吃的。可惜不久那个年轻 人因为🎎就搬去新家了。估计住得也比较远,或者年轻人的生活里要忙的事情太多,后来看到他的时候很少。他人比较安静,在众人忙前忙后送阿婆去医院的时候,他一直在边上静静站着,看不出他脸上什么表情。
阿婆倒是跟我提过几次自己的子女,说除了有个儿子正值壮年去世,其他的子女因为乡下拆迁,大面积的房子都有好几套。有💰着呢。女儿们希望她把房子卖掉,她说她才不要卖呢,卖掉💰就被她们分去了,现在自己每个月收房租,💰还可以自己支配。多明白的老太婆呀!
她会在我不开心的时候安慰我说,人啊,过着就为了洛喂——宁波话的意思应该是快乐。80多岁老人的话,说得多有道理啊!亲爱的阿婆呀,希望你早日康复,希望你长命百岁,希望早点能像平时那样总能在小区里看到您。您绝不是自己常说起的“没有用场了”,年纪大了就该轻轻松松,乐乐呵呵地过接下来的日子啊!阿婆,您早点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