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火锅最重要的事你真的知道吗?
到了这个寒风瑟瑟的季节,吃火锅大概是最惬意的事

说起火锅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三国时已有的“通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当然最普遍的说法火锅是由成吉思汗发扬光大的,就是后来北京流行的“涮羊肉”,而重庆火锅则据说是一千多年前长久三峡的纤夫以长江之水烹来的。就这样在中国人一代代的改良创新下,形成了如今千变万化、形色各异的火锅文化。全国各地的火锅就像是金庸笔下的武侠江湖,可谓各有绝学,百家争鸣。

你去火锅店,不管北派南派还是粤系贵系,自然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这如今在家吃火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你知道在家吃火锅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或许会说在家吃火锅,无非是架锅,配底料,准备食材,配蘸料,待到锅里“咕噜咕噜”冒泡,下菜开吃即可!我只能说这只是初级的吃火锅,至于高级进阶教程,且听我一一道来。

这其一,自是好火锅还得好锅具。要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砂锅、玻璃锅、不锈钢锅、暖锅、石头锅还是电火锅、电饭锅?你要是选错了这火锅就吃得不够尽兴。记得上学时宿舍偷煮火锅只能用小电饭锅,一下食材就半天滚不开,一宿舍人盯着小小一口锅直呼不给力。砂锅保温,做寿喜锅或者粥底火锅不错,但如果有人爱吃辣有人想清淡而你没有鸳鸯锅怎么行。
其二,一锅好汤底烹尽天下美食。网上经常会看到关于各种火锅底料的试吃测评,可是大部分的火锅底料你会发现不管怎么煮都比火锅店要差上几分,不过是因为你没有熬制出一锅好汤底。虽然像北方涮羊肉清汤足矣,可是想吃到正宗的重庆麻辣火锅,非要熬制一个好汤底。介绍一种简单的炒制火锅底料的方法:热油下锅,倒入辣椒、花椒、葱姜蒜爆炒出香味,另加少量豆瓣酱,最后放入火锅底料煸出香味,再兑水,沸腾后加盐、味精调味,这样虽然费了一点点事,可味道却是水煮火锅底料远比不上的。很多人不喜欢红油重口的火锅,想来点清淡的三鲜、菌汤、番茄火锅,那你一定得熬个骨汤或者菌汤做汤底,否则一锅清水煮来煮去不过是开水炖菜。

其三,没有蘸料吃什么火锅。正宗的重庆火锅一般会用油碟,当然更多人吃火锅则喜欢芝麻酱再配各种辣酱蒜泥海鲜酱等等等调制而成,据说有人硬是能把火锅店里的蘸料配出个一百零八样,所以才会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最好吃的一种蘸酱,只有最好的几种不同的蘸酱。”当然大家在家自然没有那么多选择,可是给个忠告千万不要去买超市里的“xx火锅蘸酱”,大多除了咸总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味,好好的食材放进去愣是变得难吃起来。而就算是麻酱,见过许多将买来的瓶装芝麻酱直接放进调料碗里,还奇怪道怎么跟火锅店里的吃起来那么不一样,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你没有把麻酱打发。话说为了能好好在家吃火锅,家中总是常备七八种酱料,虽然比不上火锅店,但是至少能调出一碗不错的蘸料。

其四,论火锅食材的重要性。最近网上有两个不同的热议,一个是”火锅里放什么最为惊为天人?“,还有一个是”火锅里面放哪些食材最难吃?”一正一负,将火锅里能放不能放的都道个尽。大融合之下的火锅似乎是没什么不能放的,但是涮羊肉如果你没有买到好的羊肉,那岂不白搭了涮羊肉之名?又比如潮汕的牛肉火锅就因为牛肉的特别而闻名全国,你去超市买个冷冻牛羊肉卷,丢进锅里不是缩成一团就是散成一片,谈何好吃。

其五,最是讲究下菜顺序。锅开之后,先放什么后放什么,肥牛肥羊、虾滑、牛肚、青菜各需要多长时间?比如鸭肠和鹅肠就有所谓的“七上八下”的说法,你硬是丢进去煮个一分半,出来的口感就会差之千里。我还见过把土豆丢进火锅里结果忘记捞起,硬是煮化了,不仅不能吃连汤也变得浑浊粘稠,甚至容易粘锅。又比如说你吃红油火锅,结果先把青菜丢进去,吸尽了油,不仅仅影响了汤底的风味,还容易刺激到肠胃。

看了以上几点,你们觉得哪一项最重要?是不是觉得每一项都不可或缺,其实就像我们去火锅店吃一样,这家店肉一般,那家店蘸料种类太少,总会因为某一项而不甚满意。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依旧对火锅乐此不疲,这样想来或许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一份对火锅的挚爱之心吧,有了它,无数的老饕们才会不断解锁吃火锅的新方式。毕竟有了火锅,这个冬天也变得温暖起来了。
